中德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思考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3-08-26
手机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中外合作办学在人才工作中具有独特优势,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中德合作历史悠久、成果丰硕,2022年时逢中德建交50周年,探讨分析中德合作办学的经验和问题,有利于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中德合作的优势和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中德合作办学存在的挑战与机遇,结合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简称“中德科技学院”)22年的办学历程,提出提升中德合作办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建议。

  中德合作办学的挑战与机遇

  面对国家要求及国际形势存在的挑战。一是中德合作办学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德国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本土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国内教学科研力量的高质量发展,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促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然而,德国目前新生儿出生率不断下降、老龄化严重,特别是新冠疫情加剧了本土人力资源供需关系的矛盾,拉大了本土人才缺口。因此,目前引进德方优质资源的阻力正在增大。二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中德间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学生赴德国交流学习的兴趣有所降低。同时,德方对能掌握德文和具有德国文化背景的国际化工程师数量的诉求正日益增长。三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以及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的日益凸显,也使中德合作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四是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与时代发展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针对不同国别和不同的教育体系,在合作模式上需要出台可以灵活运用的细则,如与英国、美国收取高昂学费不同,德国公立高校并不收取学费,因而对应的国家教育法规也不同,合作模式差别较大。五是随着社会发展,德方的合作诉求发生了变化,德方已从二三十年前的帮扶心态变为希望通过教育合作,实现获取人力资源、市场资源和经济利益等。

  面对教育教学存在的挑战。一是国情教育仍需加强。低年级学生在西方生活环境中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同时,在教师群体中也存在个别教师对中德文化和理念融合不够、不能兼顾双方而走两个极端的现象,对社会和学生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二是教学科研水平低、实验条件不足。调研发现,目前全国的中德合作办学机构中,多数办学机构没有独立的学科点,专业设置依托其他相关学院,其专业教师通常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意识和力量相对薄弱,教学实验条件及物理空间与德方合作高校相比存在缺口和差距,难以有效实现“优质科研资源反哺教学”。三是未能有效引进德方优质教学方式方法。目前,很多中德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教学方法仍较为传统,教研氛围不浓,未能有效引进和使用德国优秀的教学创新方式方法,如“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式和“项目教学”“小组研讨”等方法,无法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四是地方院校生源质量普遍下滑。调研发现,随着高招政策变化,中外合作办学成为一部分学生的保底志愿选择,这也导致地方院校甚至名校生源质量的位次大幅度下滑,出现生源质量与引进高质量教育资源匹配度差的情况。五是对德交流机制不健全、交流不顺畅、信息不对称。部分中德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没有形成良好的对德沟通交流机制。

  当前中德合作办学的机遇。一是当下的中美关系为拓展中德合作办学提供了机会。随着中美关系遭遇困难,各种摩擦不断出现,中美之间贸易战、科技战、人才战加剧,限制了中美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发展,但这也为加强中德合作办学提供了良好机会。二是中国快速发展为全方位的中德合作办学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德之间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对国际化人才的数量、质量、类别和层次等需求也持续增加,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相关培训等全方位的中德合作办学提供了先决条件。三是随着德国工业4.0全球推进,中德双方在先进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领域的合作需求加大加深,也为中德高层次合作办学提供了良好契机。

  中德科技学院的应对与经验

  依托中德两国政府,坚持办学定位和目标。中德科技学院创建于2001年,作为教育部正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了中德两国政府间教育合作项目框架下的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学院依法依规办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并确保中方办学主导权。2022年,学院入选为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席会第三届主席单位,获批“山东省与德语区国家交流合作研究中心”。

  2015年10月,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发布《中国战略(2015-2020)》,援引青岛科技大学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锡根大学和科布伦茨应用技术大学等在中德科技学院合作办学方面的成功范例,这既是德国政府部门对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合作办学成果的肯定,又凸显出中德科技学院在中德两国教育合作领域的引领地位与办学目标。

  依托学校强势学科,加强中德学科专业建设。中德科技学院所开设的机械工程、自动化、应用化学、复合材料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5个本科专业分别依托于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等具有一级博士点的优势学科,结合德国先进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科研管理规范,由中德双方联合制定培养和实施方案,实现了中德合作办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强强联合”。

  中德教师结对,畅顺交流机制。中德科技学院采取中德双方“结对授课”模式。德语教学由中外教师共同承担,采用小班制授课;专业课教学由具有留学德国背景的教授与德方教授进行“结对”,形成不同的“结对教授”“结对教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引进德文课件、教材,对比课程内容、研究授课方法等,开设双语课程。通过结对的方式,可以进行低成本、无障碍的交流对接,是提升中德合作办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依托工业4.0加强交流,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中德科技学院紧抓德国工业4.0在中德两国大力推进合作时机,邀请和引进德国各类专家、学者、教授来校开展德国教育教学法培训和相关专业的授课及学术讲座,提升学院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质量水平。同时,学院也会定期派出管理干部、骨干教师赴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科布伦茨应用技术大学等合作大学参加德语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相关的研修学习项目,大大提升了学院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2021年,学院获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合作试点示范单位”。

  p35.jpg

  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发布的《中国战略(2015-2020)》

  先进教学科研设施,助力中德高质量办学。中德科技学院设有德语图书资料室,藏书近6000册,均为德文原版资料。为培养满足“中国制造”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院积极建设工业4.0及智能系统与装备研究中心、智能制造机械加工中心、3D打印中心、计算机及工业互联网控制中心、微纳制造及核心元器件研发中心,以及过程控制实验室、测控实验室及化学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场所。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共建中德菲尼克斯电气实验室,与广东金宝力化工科技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中德金宝力粉体输送智慧实验室。对标德国工业4.0,通过建设智慧教室和智慧实验室(如图1),借助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充分利用国际优质资源,提升中德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p36-图1.jpg

  中德智慧教室总体框架图

  融合中德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学生增值教育。学生通过中德融合教育,掌握两国语言、文化和专业技术,学生的增值教育得以凸显。经过22年的发展,中德科技学院优秀学子层出不穷,历届优秀学生累计获得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海外留德学者奖学金”“优秀外国留学生奖”等奖学金60余万欧元。目前,在慕尼黑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的学生近百人。毕业生中很多人被德国大众、宝马、奔驰等大中型企业聘用,或在国内政府单位、科研院所、德资公司等担任重要职位。

  有组织对德交流合作,为中德合作赋能。中德科技学院发起成立中德合作办学高校联盟,创建青岛科技大学欧盟与德国研究院,为中德合作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以提升全国院校中德合作的整体水平。学院承办了2020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中德工业互联网国际合作论坛,承办了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中德合作办学研讨会,笔者亦多次作为嘉宾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第三届中德科技论坛等论坛活动上作主题演讲,深受业内关注。

  厚植友华爱华情感,筑牢中德合作关系。利用德方“大社会、小政府”特点,调动友华爱华的德国社会各界精英,筑牢中德合作办学的关系。如中德科技学院德方创始人帕尔教授荣获山东省“齐鲁友谊奖”,应用化学专业创始人菲尔斯教授先后荣获“齐鲁友谊奖”、“山东省荣誉公民”称号、青岛市贡献奖、青岛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帕德博恩大学里格拉夫校长获“山东省人民友好使者”称号。2023年4月底,青岛科技大学校长带队出访德国合作院校,签署了多个深化合作协议。近期,德方各专业负责人也陆续到访学院,双方都有“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共识,这些知华、友华、爱华人士为中德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在不断地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声誉。

  p36-图2.jpg

  中德经济工程研究所平台框架图

  提升中德合作办学质量的建议

  通过平台化组织架构,提升沟通交流效能。德方高校实施以教授为主体的治学方式,基本上每个教授负责一个专业细分方向,有很大的自主权,各教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若干个教授组成一个学科体系,院系组织架构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相对较弱;国内中德合作机构和项目是依托学校的实体学院开展,可通过中德双方的专业教授组成专业教研室和专业研究所平台(如图2),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以此提升中德合作交流沟通的办事效能。

  积极开展国际认证,搭建人才培养质量体系。针对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在中国教育部学科专业建设要求的体系框架下,可进一步通过德国工程学科专业认证机构(ASIIN)、德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机构(ACQUIN)等德国学科专业认证机构进行国际认证,通过开展国际认证,搭建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体系,为培养具有中德两国语言、文化、专业技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搭建本硕博体系,凸显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结合国际形势带来的机遇,利用中德平台优势,避开国内硕博名额的限制,实现“借道超车”,借德方硕士及博士无名额限制的优势,积极拓展硕士、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实现高规格、多层次的合作办学格局,为中德高科技合作、科技成果的引进及转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p37.jpg

  作者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上作主题发言

  平台思维,加强中德科研归口管理。通过20余年的对德合作经验发现,如果没有一个具有中德文化背景的科研平台进行统筹,很难在对德科研合作方面进行有效对接并形成合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因此,成立对德科研管理中心,统一归口对德合作的通道及平台,通过平台积极联系兄弟学院及相关单位,明确以科研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不仅可以通过科研平台积极反哺教学,助力学科专业建设,还可以通过科研平台进行先进技术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

  加强中德文化政策研究,为中德合作提供支持。积极开展对德国历史文化、目前形势、发展态势、法规政策等研究工作。对比中德之间的差异,“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为中德间全方位有效合作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支撑。(作者 李庆党系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院长)

  来源:《神州学人》(2023年第8期)

上一篇:2023年北京市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办法
下一篇:普陀区多维发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