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树典范·四新四化谱新篇」黔南州有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开栏语:9月20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市(州)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黔南州专场在贵阳召开。本次发布会主题为“民族团结树典范·四新四化谱新篇”,着重介绍了黔南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团结花开结硕果,高质量发展上台阶。今年以来,黔南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积极开展“贯彻二十大、实现新跃升”大比拼,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创建,全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即日起,我们开设【民族团结树典范·四新四化谱新篇】栏目,展现黔南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成效,敬请关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后,黔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提出的“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重要指示精神,围绕“4个2”工作措施,保持帮扶政策稳妥落实、产业发展稳健推进、资源投入稳固增加、乡村面貌稳定提升,有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可持续发展。第一个“2”是抓动态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按照“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要求,通过“线上+线下”动态监测,精准识别研判返贫致贫风险,根据风险类别和农户需求,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策一干部”,落实好产业就业、“3+1”保障、金融扶持、民政救助等帮扶政策,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通过监测帮扶,全州返贫和新增贫困风险实现动态清零。村民在贵州省都匀市平浪镇凯口村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肖伟 摄 第二个“2”是抓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乡村发展的根本措施,重点从产业和就业寻求突破。在产业方面上,大力发展生猪、茶叶、蔬菜、水果、刺梨、中药材等优势产业,鼓励引导农户利用农户房前屋后、家庭院落发展庭院经济。加大衔接资金和协作资金用于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投入产业资金13.85亿元,切实提高脱贫人口家庭收入;在就业方面上,加大就业帮扶车间(基地)的认定和扶持力度,在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广以工代赈,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持续运营好现有就业帮扶车间和其他产业帮扶项目,确保脱贫人口就业稳定。建设驻外劳务协作站,搭建“一站连两端”就业服务平台,做好岗位推荐、劳动维权、技能培训、就业跟踪等服务,促进脱贫劳动力省外稳岗就业。从近期收入分析预测情况看,2023年全州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4946.2元,增速为18.41%。山上种有“摇钱树”  李庆红 摄第三个“2”是抓住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两个重点”。一方面,把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在帮扶政策、资金、项目、力量上予以倾斜支持,助力2个国家和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快发展。今年以来,7个重点帮扶县共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11.51亿元,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3.12亿元。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拓宽就业和增收渠道。加大组织劳务输出力度,做好就业跟踪帮扶服务。支持自主创业带就业,在安置区或周边发展“小店经济”“夜市经济”等。根据搬迁群众就业类型,分类给予技能培训、岗位推荐、政策落实、资金补贴等方面重点倾斜,确保各项扶持措施精准落实到搬迁群众身上。今年以来,累计投入后扶资金4亿元,搬迁劳动力就业率达95.21%。惠水新民社区幸福车间 孟祥可 摄第四个“2”是抓住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两个保障”。一方面,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对1355个有农村人口的行政村进行分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按照“精品型、示范性、普及型”推进示范试点建设,分类分级,梯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持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另一方面,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指引为抓手,构建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一体化。完善“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综合运行体系,实现“多网合一”,出台村级组织明责减负增效“十条措施”,全面提升村党组织乡村治理能力。下一步,黔南州将着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以政策稳定帮扶、制度长效保障、强劲发展动力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民不返贫、农村更美好。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袁绍阳 曾田 孟祥可编辑 何广二审 卢泰铭三审 张发扬举报/反馈

上一篇:“天宫课堂”第四课,安庆学子对话“太空教师”
下一篇:专家学者日内瓦共话“科技发展与人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