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优良传统 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9月7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学校,强调哈尔滨工程大学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

  从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院校,到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再到“双一流”建设高校,70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始终保持强国强军的鲜明底色,走在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哈尔滨工程大学铸魂育人、强军报国、扎根中国大地办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校将牢记嘱托,迈出新步伐、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体系,为强国强军打造“永不褪色的国家队”。

  “听党指挥、为党育人” 始终保持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

  从在战火中应运而生,到为“谋海济国”因势而为,70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哈军工”优良传统,绝对忠诚的红色血脉成为学校立校之根本、育人之方向,其精髓和灵魂是“听党指挥、为党育人”,始终保持绝对的政治忠诚。

  “哈军工”是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全国各方面力量听党指挥,“哈军工”迅速组建;又应国防建设之需,按照“尖端集中、常规分散”战略决策进行分建。作为一所在“哈军工”原址办学的学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从海军工程系为主到今天的船海核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始终传承绝对忠诚于党的“哈军工”红色基因、赓续绝对忠诚于党的“哈军工”红色血脉。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学校把“听党指挥、为党育人”的精神标识内化为激发广大师生责任感使命感的向心力,内化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创新力,使培养的每名学子都打上“忠诚”的烙印,让“哈军工”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瞄准尖端、敢为必成” 始终保持为国担当的昂扬斗志

  “哈军工”诞生于新中国建设强大国防的急迫需要。筹建时,面对重重困难,“哈军工”“瞄准尖端、敢为必成”,建成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军事工程技术高等教育学府。在毫无经验借鉴的背景下,“哈军工”创造了“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第一艘试验潜艇”等无数个“共和国第一”,始终保持担当作为的昂扬斗志。

  70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坚持“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以为国家战略作出重大贡献为核心目标,“瞄准尖端、敢为必成”,打造世界一流的“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体系、以“三海一核”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在自主创新上引领前沿,不断破解关键技术难题,为国防现代化、国家重大需求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奋力打造船海核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进入新时代以来,哈尔滨工程大学胸怀“国之大者”、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并举,在国家重大任务和科技前沿探索中聚焦基础研究关键问题,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船海核领域高端急需,聚焦经济社会产业变革,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大平台、大团队、大任务、大成果、大贡献”,用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强军事业作出有力战略应答。

  “工学并举、落实到工” 始终保持强国强军的鲜明底色

  70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坚持“工学并举、落实到工”,始终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坚定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道路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学校在“可靠顶用”基础上瞄准“拔尖创新”,深化新工科人才培养示范区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军合作,紧紧围绕重大专项任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全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船海核领域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国防领域顶尖紧缺人才。

  面向未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好“哈军工”优良传统,紧盯世界科技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着力打造“三海一核”领域国家战略教育、科技、人才力量,努力培养强国强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解决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科技支撑,服务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姚郁,系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士英、张胜、王斯敏 本报见习记者 季雅宁

上一篇:招招向实!江汉区多措并举援企稳岗,打好就业服务“组合拳”
下一篇:山东济南多措并举促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