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旅游”格局带来了什么②丨森罗万象,好一本厚重的书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3-10-17
手机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海冰2022年5月22日,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编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剧《编钟乐舞》复排试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国庆节期间,“长江文明特展”正在湖北省博物馆热展。这一展览,汇聚长江沿线17家文博机构200余件文物精品,勾勒出从文明曙光乍现,到楚统一长江中游最后汇入中华文明的进程。观展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热情评价说,纵观中国历史,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历来占据重要位置,起到中枢作用,同时也诞生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湖北,犹如一本厚重的书,星光熠熠,珠玉串串。手捧这本书,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湖北故事,从百万年前说起2022年5月22日,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编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剧《编钟乐舞》复排试演。首演于1983年的《编钟乐舞》曾被业界誉为“音乐舞蹈史诗”“乐舞里程碑式的作品”,先后出访过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保留节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我们从哪里来?湖北是百万年人类史实证地——2022年,学堂梁子遗址出土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惊艳面世,与此前出土的1号、2号头骨相比更加完整。三人成众,这一惊世发现实证了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湖北是古人类起源地之一。2022年12月26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发布信息称,经团队数月奋战,备受瞩目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已于12月3日被顺利提取,离土出舱,进入后续修复和研究环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不仅仅是郧县人。湖北古人类遗迹的富集性和系统性,全国仅有、世界罕见。学者将汉江旧石器时代遗址点GPS定位串联起来,呈现一条令人震撼的人类进化“廊道”。湖北一万年文化史一脉相承——清江桅杆坪遗址在长江流域较早进入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测年距今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的城背溪文化“太阳人”石刻,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的长江中游最早的粟作遗存,距今5000年左右的屈家岭文化蛋壳彩陶,都是湖北作为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的见证。车马坑博物馆内展示的真车真马考古文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20余座已发现的长江中游史前城址,绝大多数分布在湖北。天门石家河古城作为持续千年的中心,在五千年文明史形成的关键时期,不断整合文化与资源,引领长江中游向前发展,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数以万计的红陶杯残件,揭示史前“大宗商品”的生产交易盛况;“中华第一凤”玉团凤,被视为凤文化的重要源头;代表史前琢玉技术高峰的精美玉器,对后世影响深远。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荆州保存完好的楚王陵,气势恢宏的车马阵,精美绝伦的出土文物,令海内外游客赞叹。凭着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楚国从方圆不足百里,到“地方五千里”,为秦统一全国及长江中游完成华夏化进程奠定基础。凭着大象无形的开放气度,在张骞出使西域前几百年,楚国的丝绸就行销到西伯利亚,楚国一度成为屹立世界东方的第一大国。楚国八百年来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学者表示,楚文化特色鲜明,精神内涵丰富,不仅对中华文化贡献突出,在很多方面能与古希腊文化比肩而立。00:57作为楚附属国的曾国,出土的乐器、漆器、青铜器令人震撼。曾侯乙编钟代表着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巅峰,象征着轴心时代人类文明的光辉成就。其复制件先后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文化交流“金色名片”,全世界超6亿人通过各种途径领略过编钟乐舞的瑰丽恢宏。湖北是长江文明重要发源地、楚文化发祥地、三国文化富集地。荆楚先民留下丰赡的物质、精神财富。数据显示,我省已有熊家冢、盘龙城、屈家岭、龙湾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且有楚纪南城、铜绿山、石家河、苏家垄、明楚王墓、学堂梁子、擂鼓墩7处获批立项。我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数及立项数、评定数均位居全国第三,南方第一。全省登记备案博物馆达200多家。屈家岭遗址挂牌“海峡两岸考古文化交流基地”,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平均年接待量30万人次,每年接待重要嘉宾近百批次。一处处考古遗址公园、一座座博物馆,不断融入人们生活中,引领着我们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名人名作,闪耀在荆楚文明天空2023年3月10日,由湖北省歌舞剧院创作的歌剧《楚庄王》在武汉首义剧场再度立于舞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长江造就的文脉,奔流不息。随着文旅深度融合,多彩文化走进景区、走向游客,不断深入人心。无数历史名人耀古烁今——炎帝神农遍尝百草、教民播种五谷,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炎帝故里随州,击建鼓,鸣编钟,声响九州。新火点燃,不管相隔多远,身在何方,炎黄子孙总是心向往之。作为国家级祭祀大典,炎帝故里寻根节已连续举办14年,在全球华人中产生广泛影响。癸卯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炎帝神农诞生地随州举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田悦 摄)“中华诗祖”屈原,创作的《楚辞》与《诗经》并称为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时至今日,人们依然用一个节日去纪念他的优美诗章、高洁人格和千古之志。2023湖北·昭君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晚会在昭君村举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曙松 通讯员 乔长姣 摄)“屈原昭君故里”非遗之旅线路的发布,让屈子问天、昭君浣纱的动人故事,与壮美三峡、清江如画、高峡出平湖等景点,及端午习俗、山歌、哭嫁、峡江号子等近30个非遗项目深度融合,入选全国12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众多经典名作万世流芳——“诗在,黄鹤楼就在。”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压轴金句,让黄鹤楼再度火爆出圈。7月21日傍晚,武汉市黄鹤楼景区华灯初上,璀璨的灯光将黄鹤楼与景区装扮得流光溢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其后屡毁屡建。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登楼吟诗作赋,留下了大量流传千古的名篇。唐代诗人崔颢所题《黄鹤楼》名扬四海,令诗仙李白兴叹。已有1800年历史的黄鹤楼,一直是八方游客来汉必去的打卡点。今年国庆期间,游客可沉浸于“黄鹤楼1800年互动体验展”,借助人工智能交互设施,与李白共赴一场诗意盛会。“千古绝唱黄鹤楼”是我省着力打造的文旅品牌,正“圈粉”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9月25日晚,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极目楚天舒——2023中秋国庆惠游湖北暨湖北金秋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在武汉黄鹤楼公园举办(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代文豪苏东坡,正是在湖北完成了一生最大的转变,赤壁一词二赋传唱千年,浸润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黄冈深度开发东坡旅游资源,打造永不落幕的东坡庙会品牌,策划组织2023春节季、花季、五一季、粽情黄冈等东坡庙会系列活动。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领略东坡文化,探寻苏东坡走出逆境、开创文学巅峰的生命内涵。今年上半年,黄冈市共接待游客2961.9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2.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82%和42.63%。滚滚长江流经湖北26个县市,她是孕育璀璨荆楚文化的母体和根基。翻阅湖北这本厚重的书,长江畔流传的动人故事数不胜数。伯牙抚琴“高山流水遇知音”,让武汉与古琴文化结缘。岳飞屯兵湖北7年,登临黄鹤楼,北望中原,留下了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代伟人毛泽东畅游长江,挥笔写就《水调歌头·游泳》,饱蘸中华豪迈气魄。我省将充分发挥长江文明资源优势,高质量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争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长江文化保护利用传承示范区,同时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灿烂文化,为旅游插上腾飞翅膀2023年3月10日,由湖北省歌舞剧院创作的歌剧《楚庄王》在武汉首义剧场再度立于舞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文化,旅游竞争力的核心密码。坚持守正创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我省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发掘荆楚文化内涵作为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用文化魅力浸润旅游地标。看宜昌,来到三峡人家景区的游客无不被船夫们的峡江号子深深震撼。景区负责人说,引进省级非遗项目峡江号子,让游客们在一声声号子里感受三峡的气魄,最火爆时一天上演12场。7月29日,游客在宜昌市夷陵区三峡人家风景区观赏土家婚俗展演,“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之美。(视界网 张国荣 摄)看天门,茶圣陆羽故里以茶为媒,文旅搭台、经贸唱戏。2023年湖北(天门)第四届陆羽茶文化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齐聚天门,共仰茶圣、共叙茶缘、共襄茶业,撬动招商引资110.81亿元。看蕲春,药圣故里,擦亮李时珍品牌。一株“蕲艾”正焕发神奇魅力,不仅吸引着各地游客参观李时珍纪念馆,感受氤氲的古朴文化,更形成年产值超100亿元的蕲艾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仙草”。文化的魅力,更激发了市场的活力。以湖北非遗项目相关产业为例,浸润文化传承,这些项目已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亮点、文旅发展的新名片。首届非遗时装秀、非遗产品优惠展销季等活动,让非遗与现代生活滋养共生。我省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所涉及的企业共441家,全省非遗相关企业年度营收总计243.28亿元,全省共有出口创汇非遗企业15家,年度出口创汇约6381万美元。观众在湖北省博物馆观看编钟乐舞夜场演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以湖北各大博物馆为例,拓展旅游休闲配套功能,开展研学游、影视游等,让游客深度感受荆楚文化的魅力。作为国内最红博物馆之一,湖北省博物馆长期位列我省最受欢迎的10大热门景区榜首。打卡镇馆之宝,观赏编钟乐舞,品尝网红编钟卤蛋面,再将越王勾践剑U盘、巧夺天工的汉绣漆艺文创等伴手礼带回家,成为游客逛省博的时髦方式。在庆祝建馆70周年之际,省博发布三年发展计划,列出2025年预期目标:总观众量、未成年观众量较2019年翻一番,分别增至500万人次、72万人次,文创销售额从2400万元增至5000万元。讲好故事,发掘内涵,灿烂的荆楚文化正给湖北文旅插上腾飞的翅膀。打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湖北样板湖北日报评论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向内旅行,进入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寻天地风物。湖北这本厚重的大书,百读不厌。阅读它,可以了解炎帝神农、诗祖屈原、茶圣陆羽、药圣李时珍等历史名人的故事;可以感悟伯牙抚琴、昭君出塞、三国争雄、岳飞屯兵等动人篇章;可以品读崔颢的《黄鹤楼》、苏东坡的《赤壁赋》等经典名作;可以欣赏瑰丽恢宏的编钟乐舞,巧夺天工的汉绣漆艺。湖北这本大书,森罗万象、细节丰富,连通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承载荆楚大地至深至厚的历史底蕴,传递跨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湖北这本厚重的大书,常读常新。在这本大书里,有科技新突破讲述的古老故事,有文化遗产与城市文明共生的故事,有以文化之韵赋能绿水青山的故事。人们在行走中读它,不仅仅是打卡,更是感受荆楚大地不断刷新的美丽气质,品读荆风楚韵千古赓续的文化魅力。为什么一波波回头客来到省博,会驻足凝视古人的闺阁饰品、沙场兵器、寻常器皿等?因为遗存背后包含的文化信息。为什么有内涵、有营养、有价值的创意能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为推陈出新的文化“打开方式”。文化因厚重而具有影响力,因鲜活而展现生命力,能引人在走读湖北这本大书中,一次次温故知新。荆楚文化源远流长,湖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我们需要推动文化和旅游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融合,推动文化元素进景区、文化场所成景点、文旅资源变产品,让分散在荆楚大地上的缤纷景致有文化韵味可品、有精彩故事可讲,用文化魅力撑起旅游地标,打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湖北样板,用心用情用力把湖北这本大书写得更厚重、更精美、更生动。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举报/反馈

上一篇:辽宁成人高考考试容易过吗 如何备考
下一篇: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教师赛)在枣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