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移民村擦亮农旅融合名片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通讯员 郑修鹏 肖莉华

  10月5日,武汉市蔡甸区张湾街道新民村的无花果采摘园里,迎来一批来游玩的市民,新修建的游乐园里,欢声阵阵;距离新民村约50分钟车程的侏儒山街道军营村,藜蒿大棚内,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藜蒿……

  行走在蔡甸区的移民村,在水务局等部门的帮扶下,各村立足当地资源和区域优势,加大有机蔬菜和果树种植面积,打造出一条“以旅兴农、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新路径。

  

  10年间果蔬园长大60倍

  “好香”“好甜”……十一国庆期间,蔡甸区张湾街道新民村的无花果成熟上市,前来采摘的市民在大棚内摘下水果后,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

  不远处的草莓大棚里,一株株草莓苗相互依偎,大棚内如同铺上绿色地毯,趁着天气不错,种植户忙着给草莓苗打药施肥,到12月中旬,这里将迎来第一波香甜果实。

  

  60岁的龚万梅是村里的水果种植带头人,2012年开始,时任村支书的她试种5亩葡萄,当年实现3万余元纯收入,给村民吃下“定心丸”。“现在村里的水果基地发展到100多亩,品种近20个,草莓、樱桃、桃子、葡萄、梨子、猕猴桃等都是优质品种,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上市,采摘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日子越过越好。”

  

  新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邵龙丰介绍,新民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移民安置点,现有居民73户290人,均于2010年从十堰郧阳搬迁而来。近年来,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村蔬菜、瓜果产业快速发展,打造了以蔬菜、葡萄、桃子、草莓为主的四大特色农业板块,果蔬面积达300亩,村集体收入达40万元。

  

  如今,依托乡村旅游,新民村利用移民后扶资金修建了绿色休闲道路、花海连廊、观光休息亭等配套设施,还在村内种植观光月季、竹林供游客参观旅游,全力打造产业融合示范村,挖掘各村组优势、特色资源,助力移民群众增收致富。

  灌排设施为农田保驾护航

  位于318国道沿线的侏儒山街军营村,因三国名将鲁肃曾率军在此驻扎而得名。近年来,该村主导产业是西甜瓜和藜蒿。

  十一国庆期间,走进蔡甸区侏儒山街道军营村的藜蒿种植基地,诱人的藜蒿香扑面而来。连片的大棚内,藜蒿长势正旺,从9月开始,大棚藜蒿就陆续上市了,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让这里的藜蒿脆嫩爽口,很受消费者欢迎。

  

  武汉平安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军营村流转了1000亩农田种植蔬菜,今年种植了200亩藜蒿,合作社法定代表人黄平安介绍,大棚采取轮作模式,藜蒿一年可以采摘四茬,春节过后下市,再开始种植西甜瓜。

  “村里的排灌设施越来越完善,让我们安心从事农业种植。”指着藜蒿大棚附近新修的排灌泵站,黄平安介绍,泵站是村里投入100多万元水库后扶资金修建的,去年一建成就派上了用场,保障了600亩大棚蔬菜用水。

  

  军营村村支书毛华明介绍,近几年来,利用移民后扶资金对村内河道机渠进行疏挖和维修,安排专职人员对河道进行除杂管理,村里农田旱能灌涝能排,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共流转2335亩土地,规模化种植藜蒿、西甜瓜、西兰花等经济作物,吸纳村民就近务工,使集体和个人同时创收。

  今年70岁的彭婆婆是南水北调移民,正忙着在车间分拣藜蒿,“藜蒿上市高峰期,月收入1000多元,家门口就业很满意。”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
下一篇:“你先进场考试,我们来帮你找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