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地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状况浅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厚植各民族师生爱国主义情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西北民族地区高校在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成效显著
近年来,西北民族地区高校在各级党委领导下,不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
党的领导机制日益完善。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各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不断健全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过程。西北师范大学探索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各基层单位通力合作、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常态化民族工作格局。石河子大学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学院积极落实、群团组织主动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各高校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着力探索构建系统有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青海大学探索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协同体系,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导向,尊重学生成长发展主体规律,遵循价值观教育基本逻辑,从“理论+实践”双重维度重点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研究等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强化。新疆大学在5门思政课和25门各学科专业课设立30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专题,形成“1+3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群。
平台建设日益坚实。各高校建设研究基地,着力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兰州大学成功入选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名单,其研究基地致力于西北文化遗产与中华文化符号、丝绸之路民族深化交往交流交融、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心理特征及西北边境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建设与传播等研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的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围绕“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怎样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根本任务,建成学术成果馆、文创展览馆、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等多个教研实训场所,以及宁夏云博览馆、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数字资源库等线上数字教育平台和研究数据库,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示范基地。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效果明显。各高校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民族团结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深入人心,民族团结实践蔚然成风,营造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喀什大学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制定一系列文件,强化制度保障,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有的高校在做好自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同时,积极服务地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如河西学院举办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管理干部暨第三期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班,承担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第三方评估工作。
各族学生交往交流深入推进。民族地区高校不断优化各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机制,丰富了活动内容。伊犁师范大学以大力培育各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文化自信、团结互助精神为目标,通过打造互嵌式校园环境,积极促进各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新疆科技学院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混班混宿工作的意见》,有序稳妥推进混合住宿、混合编班教学、混合编队活动。
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更加巩固。民族地区高校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石河子大学利用校内展板、阅报栏、电子屏等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宣传,引导全校师生认清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增强学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甘肃医学院党委树牢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底线意识,成立学院反邪教协会,坚决阻断校园宗教邪教渗透,维护校园民族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进一步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再思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当前,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还面临一些短板和弱项,比如,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涵的认识还存在偏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不够贴近学生实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成效有待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材建设还不完备。解决好这些问题,各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过程,坚持把增进共同性作为前提和方向,抓好理论研究阐释,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形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育人格局,探索完善课程教学、专题教育、实践活动等有机衔接、相辅相成的育人体系。积极建设有助于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校园文化,着力呈现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充分发挥校园网、微博、微信、广播、电子屏等数字媒介的作用,加大对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创新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向广大师生全面宣传党的精神谱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价值共识。
深化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认识。深入研究阐释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水平,把道理讲明白、讲透彻,深化各族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引导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夯实 “五个认同”思想基础。
开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民族地区高校要统筹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学针对性,组织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凝聚智慧,精心打磨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精心挑选教学案例,构建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有序开展、见到实效。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事关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也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条件。民族地区高校要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适度增加大学语文、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写作课程的学时、学分,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训练,提升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
以教育数字化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抓住教育数字化机遇,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形成全方位、多平台、立体化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教格局,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教育,实现多渠道、高密度、深层次、长效化的宣传效应,提高大学生教育参与度、沉浸式学习和共情能力,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作者胡炜,系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
《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10期
作者:胡炜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三年等待 造就国产最强超大杯!华为自主旗舰Mate 60 Pro+全面评测
下一篇:合肥市庐阳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四里河畔园:重阳暖人心孝润暖人心
最近更新健康教育
- 注意!这种东西“入侵”校园,已有小学生上瘾!专家紧急提醒→
- 英国本科心理学多少学费
- 亮相!第60届高博会!
- [浦东]澧溪中学: 用好教育惩戒这把“戒尺”
- 重阳节吃糕去,闵行颛桥糕会全面回归
- 武强县周窝镇开展重阳节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 继“网”开来|我校学子参与2023年国际网联世界网球巡回赛青少年年终总决赛志愿服
- 河北遷安:多樣形式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宣傳
- 青海各地全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 汇聚育人合力 助力学生成长
- 静待花开,每一粒种子都值得等待
- 用我们的“青春”,描绘我们的济南
- 2023年浙江一级造价师打印准考证时间:10月23日-27日
- 托福听力考试的步骤-流程-程序
- 龙向洋:履职尽责 担当作为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蓝山贡献计生协力量
- 美翻了!用“型”打开山师
- 论坛实录|易延友:二审纠错何以可能
- 蕲春一小区自筹20余万资金,共谋共建扮靓美丽家园
- 拼音“o”读“喔”不读“窝”?回应来了→
- 成都心理咨询去哪儿做?成都心理医院排名前十名单
- 漯河:全省团体第一名!
- 海天味业股价业绩“双杀”!市值蒸发5000亿,经销商半年“跑路”416家
- 留学美国申请资料怎么写
- 湖南:打造“法治湘西”样本 护航生态旅游
- 自考是先报名然后再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