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好人榜”第十六期榜单发布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2-12-03
手机版

  

  

  

  

  近日,中共平凉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平凉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等部门联合发布第十六期“平凉好人榜”,18位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的身边好人上榜。

  近年来,平凉市大力选树身边好人,弘扬凡人善举,“平凉好人榜”自2014年开展以来,已累计推出并发布了16期207位“上榜好人”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弘扬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编者按:经基层群众推荐、评委会评审,第十六期“平凉好人榜”揭晓,18位普通市(农)民光荣上榜,本报特将这些好人好事予以刊登,供广大读者学习。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好人、好事,请随时向当地文明办推荐或向平凉日报社、平凉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提供新闻线索。

  

  ?

  

  用担当和初心守护万家灯火的“电力工匠” ——张鹏

  

  男,汉族,37岁,系国网平凉供电公司设备管理部副主任。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长期在配网生产、带电作业等岗位工作。2021年7月河南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张鹏积极响应公司党委号召,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加入首批援豫抢修队,与时间赛跑,连日作战,保障3000余户居民生活用电恢复正常。2021年12月西安市本土疫情集中暴发,张鹏又主动请缨与陕西公司携手战斗,全力做好供电保障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央企责任和担当。

  

  军工“小匠人”的报国“大情怀” ——张振勋

  

  男,汉族,46岁,系甘肃虹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军品装配厂厂长。1999年毕业分配进入虹光厂。他承担的RX-7101型和RX-7102型产品的研制任务,两种型号的产品都获得了装备部驻西安军代室新产品鉴定奖,赢得了军方的高度赞赏。正是他对事业无限热爱、舍得付出的精神,为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二十多年来,他先后完成了十多项无源充气微波开关管的设计定型,重点应用于我国新型军事装备,每年为公司创造出数百万元的经济效益,也为我国的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做出了突出贡献。

  

  身残志坚,耕耘讲台塑师魂的轮椅教师——张小燕

  

  女,汉族,32岁,系崆峒区柳湖镇赵堡初级中学教师。2019年因“脊髓肿瘤”手术伤到神经,从此她基本不能站立,需要依靠轮椅行走。在备课中,她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向优秀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扎实备课。在教学中,她总是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人寻味的启发,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2021年的期末考试中,她所带的八年级物理统考成绩在柳湖镇学区三所中学中取得了名列第一的好成绩。张小燕对未来充满信心,她用心钻研教学知识,课余时间积极康复治疗,争取早日重新站起来,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像燕子般展翅飞翔着。

  

  用“规范之手”拧紧公安执法“安全阀” ——王东睿

  

  男,汉族,53岁,系华亭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二级警长。作为法制大队的大队长,主要承担着刑事案件、网上办案审核、劳动教养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等繁重执法办案的审核任务。他建立的“谁办理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执法工作层级负责制,健全了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程序,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二十年来,经他审核的案件不下8000起,定性、定罪准确率达100%,经他审核过的案件,在行政复议和诉讼中全部维持。王东睿同志用高标准、严要求、强措施推动了全局执法规范化建设向纵深发展,用责任与奉献体现了一名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践行着一名人民警察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铆硬支书”的富民、爱民之路——梁伟

  

  男,汉族,48岁,系华亭市山寨回族乡甘河村党支部书记,多次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科技示范村”荣誉称号。梁伟把“关山之畔,独活之乡”的文化发挥到极致,他按照乡党委、政府“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盘活村集体经济,建成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1处,通过大户带散户的模式,带动全村群众积极参与药材种植,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育苗50余亩,帮助村民就业,引导群众种植独活、大黄、木香等药材,苦药材种出了百姓的甜日子,圆了梁伟的“富民梦”,实现了甘河村由乱到治,由稳到富,由富到强的魅力转变,村民也亲切地称他为“铆硬支书”。

  

  贴心服务诠释“公安温度”的好民警——孙小菊

  

  女,汉族,36岁,系灵台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安交管交通违法窗口民警,三级警长。为了让群众少跑冤枉路,她随时都在向群众解释交通法律法规,告知办理业务的流程和所需证件,经常延迟下班,直至最后一名办事群众离去。2007年以来她平均每年接待群众4万多人次,处理交通违法行为3万多起,没有一起群众投诉。2021年其所在的违法处理窗口被灵台县委、县政府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善于创新争当税费征管中的排头兵——戴建宁

  

  男,汉族,39岁,系国家税务总局庄浪县税务局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股股长。在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的划转改革工作中,他迎难而上,善于创新,将完善制度建设和厘清工作思路作为主攻方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深挖问题根源,推动县政府印发了《庄浪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庄浪县税务局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股工作职责》等制度,积极打造党政主导下的社保非税征缴格局,最终形成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庄浪模式,所取得的探索成果得到肯定,在省、市范围内广泛推广应用。

  

  泥土沾在脚下真情蓄满心间的好记者——杨建强

  

  男,汉族,49岁,庄浪县融媒体中心总编室主任、记者。杨建强20多年扎根基层,一直奔忙在新闻一线,用心用情用力讲好基层故事。他策划并参与了各个时期重大主题宣传战役,采制了大量主题鲜明、制作精良、文风朴实的新闻报道。每年采写编发新闻稿件260多篇,许多稿件被上级媒体采用刊播,70多次受到国家和省市县表彰奖励。他慎终如初,守正创新,以新闻人的厚重情怀和职业操守,学在先,干在前,主动适应媒体融合新趋势,耐心细致地做好“传帮带”工作,为年轻同志做出了表率。

  

  扶危救难挺身而出显担当的“好少年”——赵博

  

  男,回族,15岁,系平凉市第七中学学生。2021年6月8日下午放学,赵博走出校门看见一位正在斑马线上行走的老人毫无征兆地一头栽倒在地,他来不及多想就冲了过去,慢慢拉起老人的胳膊扶着他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人过马路,通行的车辆都主动停车让行,不长的一段路程却走得异常艰难,两名过马路的高中生看到此情此景也来帮忙,和他一起把老人扶到路边,让老人坐在安全地带休息,直到老人身体状态平稳之后,3人才放心离去。在“老人摔倒扶不扶”备受热议的情况下,赵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好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一直做雪中送炭的“暖心人”——唐小兰

  

  女,回族,62岁,系崆峒区中街办新民路社区居民。2021年10月,省内疫情突发,在新民路小区抗“疫”一线,无数的“逆行者”舍小家为大家,24小时轮流值守在各个值守点,守护着中街街道新民路社区防疫“安全线”。61岁的唐小兰看到值守在小区门口的工作人员午饭只能吃方便面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不听女儿的拦阻,主动找到网格员要求为值守的工作人员义务送饭菜。送一次不难,难的是坚持,她每天把做好的饭菜用一次性餐盒打包送到小区门口值守人员手里,看到工作人员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她总是笑得很开心,虽然年事已高,但她心甘情愿做抗疫一线“战士们”的后勤保障员。

  

  用朴实的行动诠释“孝义”的大爱美德——梁晓红

  

  女,汉族,52岁,系崆峒区峡门乡二沟村村民。梁晓红于1988年与丈夫结婚,婚后生育了两个儿子,公公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丈夫因病去世后,她挑起照顾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和年迈的公公重担。特别是面对患有心脏病、听力视力严重下降、行动不便的公公,她尽心尽力地照顾,不离不弃,做饭,给公公换洗衣服,每件事她都亲力亲为。在梁晓红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公公身体变得硬朗了,精神也好了许多。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后,她又尽己所能为两个儿子成了家,家庭生活温馨和睦。梁晓红对家庭的默默付出和坚守被邻里传为佳话。

  

  归雁还巢反哺桑梓的企业家——冯来成

  

  男,汉族,56岁,系静宁县界石铺镇祁岔村村民、宁夏鑫诚兴通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总经理。2020年,他乘着静宁县“归雁工程”的东风还巢,下定决心为家乡生态建设出一份力。他制定了造林计划并立即付诸实施,3年间每到春秋季节,他就多方联系苗木,组织公司员工在家乡荒山植树造林。3年来,种植人工林200余亩,帮助拓宽部分田间道路,投资村社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冯家大庄篮球场、健身广场。

  

  孝行感动身边人的好媳妇——张红燕

  

  女,汉族,55岁,系崇信县黄花乡高年村高坪社村民。2009年5月,张红燕的公公李银田因病高烧3天不起,家里人带他看遍了附近的大小医院都没有起色,后经市里的医院治疗,却落下了后遗症,手脚僵硬,生活不能自理。13年来,张红燕一直照顾着公公,她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在张红燕的精心照料下,85岁高龄的李银田活得很开心。张红燕的两个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奋学习,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亲。张红燕孝敬公公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感染了周边村民,是村民们的学习榜样。

  

  退而不休爱心无限的“何大姐”——何亚萍

  

  女,汉族,51岁,系泾川县水土保持工作局退休职工、阳光义工协会副会长。作为一名志愿者,多年来,她在搞好单位工作的同时,利用中午和周末等休息时间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从残障朋友到孤寡老人,从留守儿童到困难群众,一次次的风雨雪夜,一季季的严寒酷暑,到处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她还积极动员和引导身边更多的朋友、同事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且将自己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伙伴们,在她的号召和感染下,已有多人加入志愿者行列,身边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何大姐”。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勇救落水女童——李慧红 靳双勇

  

  李慧红,女,汉族,42岁,系庄浪第二小学教师。靳双勇,男,汉族,45岁,系庄浪县南坪镇大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2021年8月15日中午,有个小女孩在庄浪县水上公园玩耍时不慎落入水中,正在散步的李慧红听到呼救声后,急忙跑过去救援,随后,靳双勇也闻讯赶来,他来不及脱掉衣服,就跳进了湍急的水中,与李慧红和她的闺蜜一起,3个人手拉手,终于抓住了女孩的手,合力将在水中挣扎的女孩送到岸边。由于抢救及时,小女孩无大碍,只是受了惊吓,休息了一会就跑走了。事后,庄浪县电视台通过报道3人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找到了那个被救的小女孩家属。同年,李慧红、靳双勇被庄浪县委、县政府授予“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临危不乱二人接力勇救落水儿童——史学毅 曹敏

  

  史学毅,男,汉族,59岁,系崆峒区西郊办兴北路社区居民。曹敏,男,汉族,38岁,系平凉市博物馆干部。2021年5月24日傍晚7点多,他们二人前后在世纪花园B4区附近的泾河南岸散步时,突然看到一个孩子落水,史学毅跳入湍急的河水中抱着孩子上岸后,紧随其后的曹敏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寻求救援。救护车到来后,史学毅和曹敏一起抱着孩子向救护车驶来的方向奔去,尽可能缩短这段救援的距离。随后,接到报警赶来的车站派出所民警与崆峒区110指挥中心衔接,联系到了孩子的父母。经过及时救治,孩子转危为安。史学毅、曹敏与时间赛跑,挽救4岁溺水儿童的壮举彰显了见义勇为的人性光辉与担当正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城市注入了无限光彩。

  

上一篇:王思聪硬舔网红不得展开说战!小花赵露思手滑引战
下一篇:推进班组建设夯实管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