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的在线教育,最终成就的只是“孤独型”学习者?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0-03-20
手机版

  文|姜玥

  来源 | 螳螂财经(ID:TanglangFin)

  高杨是长沙一所重点中学的老师,负责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个多月的网课中,他能明显感受到学生们,特别是高三学生普遍弥漫的焦虑情绪。

  对很多家长来说,线上教学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些家长看到学生用手机,总觉得孩子是在玩而不是学习。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状态,也和学校课堂学习有很大差异。干扰因素太多,难以专注学习。

  时下,部分地区返校时间已明确。然而,随着海外疫情的爆发,多地复课时间还是遥遥无期。上网课成为当下学生群体的流行标配。

  每个学生都成了“孤独型”学习者

  一个多月的网课过后,重庆的初二学生新昊越来越想回学校了。

  早上8点15分,准时上第一节课,通常是语文或数学,持续40分钟,15分钟后接上第二节课。此外,每天上午还有一节体育课,每天任务不同,有时候是跳绳,有时候是体能训练。打卡也相对简单,只需要每天录制一个几秒钟的视频,在晚上7点前上传就好。

  面临突如其来的疫情,教育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刚开始,学校要求一周上满八门专业课。现在只要求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课。其中语、数、英每天都有一节,物理一周两节。

  目前,学校在线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教育系统的“云课堂”、“人人通”,以及腾讯会议、钉钉等,包括直播和录播课。一二线城市的孩子家中的网络条件足以上直播课;而三、四线城市以及偏远地区的网络环境逐渐从直播走向了录播。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提供录制课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汪静是郴州的一名初中班主任,这是湖南的一座三四线城市。受网络环境限制,从3月9日开始,线上教学由直播和录播相结合改为全面录播。并不是每个老师都参与录播,而是由市教育局选派老师,录播课程统一安排给全市所有学生。

  “我们开始直播的第一天,全市的网络系统都崩溃了”。身为班主任,她的大量工作是教学之外的,比如填写行政表格、安排新书邮寄、监督学生作业答疑、对家长的意见电话回访等。

  网络限制、缺乏互动、难以监管,是人们对在线教育的普遍诟病。然而,在线教育真的适合每一个人吗?

  国际上通常将学习者分为7种不同学习风格:视觉型(Visual-spatial)、听觉型(Aural-Musical)、语言型(Verbal-Linguistic),身体型(Physical–Kinesthetic)、逻辑型(Logical-Mathematical),社交型(Social–Interpersonal)以及孤独型(Solitary-Intrapersonal)。此外,还有综合了多种风格的混合型。

  (7种学习风格: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更习惯独立学习、学习自主性更强的孤独型学习者而言,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效果区别不大。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视觉性、听觉型学习者的需求也能得到满足。

  然而,受线上教育天然的局限性,线上学习无法和老师同学实际互动,难以满足社交型及身体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后两者更依赖从老师的言传身教和实际接触中学到东西。这也使得线上教育只能长期作为教学补充模式,无法替代真实课堂。

  “螳螂财经”担心,线上教育的发展,会不会造就越来越多的孤独型学习者?

  被忽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新昊显然不属于孤独型学习者。

  与专注听课将比,他更看重和周围老师、同学的实际互动。目前课程设置还算基础,新昊并没有感到明显的学习压力。随着新课的开启,新昊明显感觉互动性变少了,“因为上课打字麻烦”;作业也减少了,他估计是因为线上交作业,老师不好改。

  尽管有班级群可以随时和同学联系,每晚7点到9点,也有老师准时在群中线上答疑,但新昊总觉得,家中并没有明确的学习氛围。他更喜欢课表被排满的感觉,“那样能明显感觉自己是在学习”,但在家里,“有时候在学习,有时候也在摸鱼。”

  与中小学生相比,成人对在线教育的接受度更高,针对成人的线上教育也发展得相对更为完善。与中小学生较单一的应试目的相比,成年学员的学习动机更多元化,目标也更加明确。此外,由于成人通常都更加独立自主,也更接近孤独型学习者的状态。

  以线上英语培训为例,成年学员大多为了升职、换工作、出国旅游或个人兴趣等报班,学习自主性更强。不少成年学员表示,与线下授课相比,网上授课省去了通勤时间,更加方便,且费用更低,成为学习新知识的首选。

  在疫情初始,便有不少评论推算疫情后的井喷行业,线上教育赫然在列。然而,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教师背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这也决定了它难以像普通企业快速扩张。如果踏着风口快速扩张,势必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

  不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有一个经典的教学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Knowledge&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steps)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values)。

  (教学三维目标: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三维目标”并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而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说直播课师生还能进行有限互动,那么录播课则将所有的互动可能一笔勾销,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技能的传输。对单纯的录制视频授课,拥有多年教学经历的汪静也表示无奈。统一的教学视频,看似实现了教育均衡,实际上也无法照顾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就像看电视一样,你不能期待和里面的主角发生互动。”

  “几乎所有老师、学生、家长都期望早日恢复线下课。”在北京某知名培训机构任教十年的Aurora反应更为直接。她主要负责高中生北美留学SAT备考。尽管以前也有线上教学,但比例非常少。她更倾向于在真实课堂中面对学生,学生也会更有仪式感。在线上,她没办法兼顾各种类型的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被动讲解PPT,而无法跟学生构建更紧密的联系。

  从目前在线教育的课程设置看,只能侧重传输“知识与技能”、其次是讲解“过程与方法”,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难以实现,也并未受到重视。这是线上教育难以忽视的一块短板,显然不利于学生,特别是正处成长期的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将成为在线教育发展的长期掣肘。

  什么才是线上教育的终局?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随着互联网普及、用户使用习惯的形成、企业的市场推广等原因,未来几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保持15%左右的速度继续增长,到2024年预计突破4亿人,总体市场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

  越来越多的老师赞同线上教育是未来趋势。高杨觉得,线上能在一定程度上方便老师教学,如对课堂知识点汇总归纳。同时,更加方便出勤管理,“学生什么时候进教室,呆了多长时间,系统都有记录”。

  然而,此次全员网课更像是应对疫情的无奈之举。待疫情过去,学校教育又将迅速果断投入线下课堂教学的怀抱。毕竟,只有在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才能更好地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传达。

  对培训学校来说,线上教学模式更加熟悉,也最早开始线上线下两手抓。2018年下半年,俞敏洪力排众议,研发直播系统“新东方云教室”,这次疫情中,这套直播系统也拯救了新东方,学生上课数量与平时区别不大。

  高思教育在2019年4月也提出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OMO模式,疫情正好成为一道催化剂。“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融合可能就是未来教育行业发展的终局。”高思教育一位负责人表示。她也提到了面对面交流的不可或缺,“未来高思教育仍旧以线下为主,但会进一步推动线上和线下教育融合进程”,力图用线下的方式去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此外,AI技术与在线教育的融合也令人期待。目前,智能作业批改、人脸识别技术、AI老师等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已经运用到在线教育的多元场景中。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平台将逐渐为用户建立专属学习模型,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规划与训练,帮助学生更合理地规划学习进程,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推动个性化教育普及。

  然而,“螳螂财经”以为,与单纯的技术跃进相比,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传达,让各种类型的学习者各赋其能,才是破解在线教育发展症结的核心。

  (文中采访对象为化名)

  此内容为【螳螂财经】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完】

  螳螂财经(微信ID:TanglangFin):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大文娱、新金融、区块链等领域。

上一篇:济南高新区打好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收官之战
下一篇:儿童健康教育绘本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