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欧阳修的文章变成山水画,张培敦绘《醉翁亭》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3-01-02
手机版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写过一篇文章《醉翁亭记》,阐述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想法。这篇流传极广,写景抒情,适合画成山水画。清代画家张培敦就画过这个题材,致敬古人,表达乐山乐水的情怀。

  生活在清代中期,他是苏州人。从画中可以看出来,他的画风有些像明代画派,注重表达独立人格。吴门画派在明代中期成为画坛中坚力量,画派中的名家重视表达内心感受。张培敦继承了吴门画派思想,赋予作品平民意识,恰好对应了《》的主旨思想。遵从内心感受,融入平民视角,电影蜜蜂创作雅俗共赏的,成了张培敦的风格特征。

  张培敦 醉翁亭

  画中有清晰的故事线索,却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这是由于,张培敦在创作中过于重视生活情趣,少了些许意境。山水画,雅俗共赏固然重要,图解经典文章要表现出文人的深厚思想。张培敦没有梳理好其中的关系,让作品显得有些直白。

  从元代开始,们越来越重视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出现书画结合的创作手法。希望可以兼顾形式美与意境深远。张培敦在创作中也运用了这一方法,但过于写实的画面显得雕琢刻意。他被的文章束缚了创作思想,按照现代人的感觉,《醉翁亭》更像插图,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

  张培敦 醉翁亭 局部

  这样评价古人的作品,显得有些不厚道。要看到他努力做到雅俗共赏,也要明白顾及世俗情趣,会影响作品的气韵。古人讲,气韵生动,包含了神气、韵味两方面的意思。内在神气不足,就不能妄谈整幅画的韵味。

  说得直白一点,张培敦绘《醉翁亭》乍一看还行,细品的时候没有滋味,很难让人感受到作品的生命力。没有生命力,何来感染力!以古人的文章为题进行创作,应该深挖古人的精神世界。

  张培敦 醉翁亭 局部

  如果单纯欣赏笔墨,这幅画的可取之处很多。张培敦用笔有力,勾画出山石的硬度。哪怕用色渲染,也没有影响到大山的气势。这一点很像宋代画家的作品,面对画中高山充满敬意。

  画中的苔点相当精彩,通过苔点强调山石结构肌理,赏画的时候可以看到立体感。张培敦在颜色处理方面,强调石块的阴阳向背,达到“山分六面,石有三方”的创作要求。

  张培敦 醉翁亭 局部

  有笔墨,有内容,唯独少了一点气韵。如果不是被绝妙文章困住手脚,估计他会画得更好。创作是需要扎实的技法,更需要深厚的学养,画古人文章难度不小。

上一篇:几十万考生不顾影响诚信档案,毅然放弃国考,这究竟是何原因?
下一篇:女子退烧后发现银手镯变黑了是怎么回事 银饰发黑是体内有毒吗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