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守初心之身边榜样】不忘初心担使命 甘为人梯托青云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3-01-03
手机版

  ——长沙理工大学辅导员们的故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0日讯(通讯员 邓崛峰)“我们要培养底色亮的学生,首先为学生扣第一粒扣子的辅导员要底色亮、靠得住!”长沙理工大学校党委书记付宏渊在多个场合这样要求辅导员。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理工大学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涌现了一批“不忘初心担使命、甘为人梯托青云”的优秀辅导员,打造了一支可靠可信可爱的辅导员队伍。

  立德铸魂,为青春领航

  “非常感谢您每日充满正能量的分享。昨天我家孩子回家告诉我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让我简直不敢相信他这一年来的变化……”前段时间,丁丹收到一位2017级学生家长发来的信息。

  丁丹从2008年4月开始写博客文章,至今已写了近50万字。这些文字,记录着她陪伴一批批学生成长的育人故事与体会。朋友圈里每日的正能量分享让学生始终在她的圈里,而她也始终在学生的网里,学生称读她的博文为“捞东西”。“辅导员的事业是唤醒灵魂的事业,琐碎却不断在创造着价值,值得坚守。”丁丹说。今年8月,她的育人笔记《园丁心语》在中南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

  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相融合是丁丹多年来一直奉行坚守的原则。近四年来,她立足网络思政,探索出了提升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E家”微平台,学院4大公众号66个班级微支部已成为全程记录大学生活、讲好电气故事的网络立体育人空间平台。

  

  在长沙理工大学,为了给青春领航,很多辅导员都在探索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

  唐青,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台上到台下,从线上到线下,从群体到个体,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为学生成长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17年来,她坚持每学期与学生面对面讲党课。“半条被子的初心”“党的纪律与作风”等党课把讲理论与讲故事相结合,让党课散发出新时代的魅力。每次党课后,都有一大群学生围着她加微信好友,她让党课播下的理想种子在课后的讨论实践中生根发芽。

  今年3月,无机1602班的李天浩向唐青报喜。他以495分通过了英语六级,并表示要考研,立志成为“中国智造”的新材料研发尖兵。此前,李天浩过了英语四级后,感觉已经完成了大学任务,唐青每次下宿舍都见他在打游戏。于是,唐青引导他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启发他珍惜学习机会,跻身报国强国的时代大军。一次次谈话,让小李对党组织产生了浓厚了兴趣,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他如愿加入党组织,专业成绩排名居全年级第一。同学们都说,小李脱胎换骨了。

  一堂鲜活的党课,收获一群“青马”。在教育部“千名高校优秀辅导员‘双巡’活动”中,唐青获聘湖南省报告团骨干成员,担任宣讲团组长,先后为省内7所高校近5000名学生作题为“开启新征程,做中国奇迹的参与者”的主题报告。

  精准掌握学生需求,才能因势利导,实现思想引领的有效性。

  彭琼英,坚持深入学生,将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地气、入人心。

  为了实时掌握学生成长情况,彭琼英组织开发“长理匠心学堂”小程序,实现了学生活动的自主预约,自动生成学生成长轨迹,有效掌握学生的成长动态。面对首届大类招生的学生,她探索“学堂制”育人模式,积极整合各类资源,为学生提供“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面对同学们缺乏专业自信、对未来迷茫的情况,她针对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涯规划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专业与个体发展、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构建“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企业开放日+朋辈课堂”方式……

  擦亮底色,立德铸魂,一直以来是长沙理工大学坚持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打底工程”。长沙理工大学形成的“基础+主题+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切实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引导服务学生成长成才。2017年,长沙理工大学成立全国第一家辅导员教育学院,目前已组建7个辅导员研究团队,投入100万元用于辅导员团队建设。

  今年4月25日,长沙理工大学成立全国高校第一家“五四精神”研究中心,挂靠在辅导员学院,主体是全校辅导员。“她的成立是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校园、武装青年头脑,揭示青年成长规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传承‘五四精神’的体现。”付宏渊说。

  

  言传身教,为成长赋能

  在大学,辅导员无疑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群体之一。同学们从进校报到到毕业离校的四年,每一天都有辅导员的身影。可以说,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学生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长沙理工大学辅导员之所以称得上可靠可信可爱,与他们一直注重言传身教息息相关。

  对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华姐”的陈华而言,学生的事都是大事。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没有节假日和工作日之分,经常凌晨两三点时还有学生给她打电话:“老师我睡不着,跟你聊会天吧。”“反正我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随时随地,只要学生找我,我基本上都会第一时间回复。”她说。

  在学生上课期间,陈华还会到学生宿舍检查,在每间宿舍的不合格处留下贴心的小纸条,告诉同学们哪里做得不够到位,提醒孩子们记得按时吃早饭,要好好照顾自己,要讲卫生会收拾。“看到华姐的纸条,又羞愧又感动,小纸条见真情,让华姐费心了!”毛弘川同学说。

  开展学生的日常管理,女辅导员有细心的优势,但在管理“男生学院”的时候要比男辅导员困难一些。

  叶正芳却摸索出了与学生的相处之道。为了能尽快走进学生的世界,每天早上八点,叶正芳都会在教室检查所带年级的学生到课及听课情况,做好记录,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能够在晚上9点下班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了。”她笑着说。工程力学1701班李大为同学表示很幸运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叶老师很有亲和力,我们都愿意找她聊天,有问题也会去找她帮助。她该严肃的时候也会严肃,但不会严厉得让人有压迫感。”

  彭笠前段时间很欣慰自己的工作有了效果。他按照学校党委对辅导员的要求,想扎扎实实做点有益于学生成长的事情,“把学生宿舍打造成养成教育的坚实基地”。上学期,学院开展“21天早起叠被子”打卡活动。一开始有些同学有抵触情绪,但在彭笠的耐心开导和精心指导下,同学们从抵触到接受再到自觉,纷纷加入了朋友圈“早起叠被子”刷屏的队伍:“每天起床打卡,生活也变规律了”“每天按时吃早餐,胃病也好了很多……”彭笠说:“如何将最有意义的生活习惯变得有意思,努力让学生们从‘被管理’到‘主动加入’,一直是我们学生工作的努力方向。”

  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赋能,辅导员们更是不遗余力。

  “老师,我被录取了,这离我的教师梦又近了一步,谢谢老师和学院多年来的精心培养和关怀。”今年4月,彭博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这是能动1504班的学生祖丽胡玛尔·塔依尔发来的,她刚得知自己被新疆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录取为研究生。

  祖丽刚进大学时,性格内向,沉默少语,在班级中总有些格格不入,听课也无法跟上任课老师的节奏。彭博在一次下寝时发现她一人坐在桌前发呆,原因是当天的高数没有听懂,加上经济、学业、生活的各种压力,祖丽很苦闷。此后,彭博想了一系列办法,为她申请特困补助以缓解经济压力、找“一帮一”党员和室友、鼓励她参加学院和班级活动……慢慢的,祖丽走出了内心的阴霾。连续三年,她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一等奖学金,并获“长理十星”,还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中获银奖。

  正是因为这样的言传身教,近年来,长沙理工大学涌现了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大学生”邹勇松,“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李新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阿迪力,“全国孝心大学生”樊佳文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真情陪伴,为心灵点灯

  坚持真情陪伴、以爱心温暖学生,坚持专业服务、为学生心灵点灯,是辅导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呵护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一环。

  在担任心理辅导员10年的汪华丽老师看来,一个学生对于学校来说可能只是几万分之一,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永远的百分之百。她陪伴过患精神障碍的学生重获新生,指导过“偷窃癖”的学生消除不良行为,安抚过情感受挫的大男孩重拾信心,帮助过自卑敏感的家困生培养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截止目前,她的个体辅导量超过1800人次,团体辅导量超过2000人次,并形成了完整翔实的10大本辅导记录。

  大四时成功考上了名校研究生的小尹,大一时却曾陷入“抑郁”的泥塘无法自拔。汪华丽至今清晰记得与他第一次谈心谈话的场景:眼神茫然,神情疲惫,拘谨沮丧,一开口便泪流满面。“这是一个多么痛苦无助的孩子啊!于是,我的四年陪伴开始了。”慢慢地,小尹战胜了“心灵的感冒”,变得开朗自信起来。毕业离校前,小尹对汪老师说:“是您在我快要绝望、放弃的时候,把我挽救回来,让我有勇气去摆脱内心的苦闷,有您这样的辅导员,我真的很幸运!”

  几乎每一个心理辅导员都经历过这样的成就与感动。长沙理工大学心理中心成立于2003年,目前,二级学院成长辅导室实现全覆盖,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的辅导员达到55个。近三年心理咨询受益人次平均增幅达88.76%,成长辅导受益人次每年超过1万人,累计受益人数达9万人。

  因亲和、务实、活泼的工作作风,被学生亲切地称为“美丽老师”的李丽兰,致力于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与学生工作相结合,本着“辅学生成长,导学生成才”的理念,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有心事,找美丽老师”,成了同学们心照不宣的默契。

  李丽兰平日会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信息,及时为他们提供成长辅导。一位学生因情感问题发生情绪波动,她得知后,丢下发烧哭闹的不满两岁的孩子,第一时间赶到学生身边,耐心辅导,直至学生打开心结,树立自信。

  全身心投入、全过程陪伴,是心理辅导员们的日常。吕倩先后对多起危机事件进行有效干预,在她的努力下从未出现因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她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打造“525”心飞超市等活动品牌,平均每年组织指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0余次;易敏坚持站在“与学生心灵最近的位置”,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坚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守门人;陶传谱搭建的学院课外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心理知识小讲台”前后吸引了5000余名学生参加,他负责建设的心理成长辅导室在湖南省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项目中立项……

  无私奉献,为圆梦助力

  今年4月份,蔡湘粤的先进事迹被《湖南日报》报道,其工作视频也被广为传播。

  蔡湘粤从事辅导员工作11年,服务的毕业生累计2万多名。他情牵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走访、调研、接待用人单位4000余次,收集了3000多张企业名片,推动建立就业实习基地57家……他带的第一批毕业生很多到现在还习惯找他聊天,谈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这种信任感成就感,在我看来,比什么都有意义。”他说,“我们本来就是人梯。让每一位学生的梦想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这就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使命。”

  

  这是长沙理工大学辅导员们在工作中求新、求变,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生工作中,为学生成长成才圆梦助力、无私奉献的代表之一。

  2018届毕业生迪力夏提·阿达吾拉在学院开完未就业学生座谈会后找到年级辅导员胡琳琳,说他基本上每一场校园招聘会都参加了,可是每次不是简历石沉大海就是面试以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他开始怀疑自己,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工作,他想回新疆,不知道该怎么办。胡琳琳了解情况后马上向学院汇报,学院决定由院领导亲自带着包括迪力夏提在内的两名疆籍学生前往新疆走访用人单位,挨家单位拜访、推荐。一个月以后,迪力夏提收到华电新疆公司的录用通知。

  “帮助一名学生特别是贫困生成功就业,有可能帮助的就是一个家庭,这是个‘良心工程’。”从事就业工作10余年的吴振华说。有人称吴振华是“卡片哥”,因为他为每个学生建立《个性化就业档案卡》,档案卡包含学生自入学至毕业的个人家庭经济、学习、获奖情况、实习实践、求职意向期望等模块,还会实时更新有关信息。

  副校长谈传生曾寄语辅导员要有仁爱精神、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创新精神“四种精神”,强调辅导员要讲定职业自信、能力自信、发展自信“三个自信”。

  近年来,学校着力于打造一支专家化、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途径的就业创业指导,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近两年,学校选拔教师114人次参加UAP、GCDF和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学习培训,选派了10余名就业工作专职教师深入企业开展职场体验与实践,参与新员工入职培训;开设差异化能力训练营,通过网上预约开展“一对一”个性化就业指导与咨询辅导,对学生开展“分层、分级、分类”辅导等,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职业规划师”田双喜就表示,“指导就业也有学问。”他独创了“一导一线两平台三体系”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率先申报注册了职业生涯规划协会,改单一就业指导课形式为朋辈辅导,改职业规划教育“要我规划”为“我要规划”;精心打造“职业规划开讲了”、“名企联盟求职训练营”等多项活动。

  近年来,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效明显,2名辅导员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5名获评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名获批省级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辅导员队伍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省社科基金和省思政教育研究项目35项,实现了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精品项目零的突破;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在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74人次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创业咨询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师、人力资源师等职业资格认证。

  [责编:刘宇慧]

上一篇:初中生迎来好消息,指标到校或将实现100%分配,学生考高中更容易
下一篇:中科院公众科学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普展演“十八般武艺”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