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结出硕果:教师更自信,孩子更阳光主动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2-10-23
手机版

  再过几个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叶澜老师将迎来80岁生日,但她仍不知疲倦地奔走在基础教育教学第一线,忙着指导基层学校和教师。

  

  4月30日下午,叶澜老师和她的团队一行,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亚萍教授、教育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永教授,以及闵行区新基础教育研究所领衔的评估团队,来到上海市闵行区华漕学校,开展闵行区“新基础教育”创建基地校回访活动,闵行区“新基础教育”生态区学校共46位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自1999年起,叶澜教授首创创了“新基础教育”新论,并开始在上海市闵行区开展发展性研究。“新基础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观点是“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目前,“新基础教育”已深度介入沪、京、苏、浙、鲁、豫、闽、粤、滇、桂等12个省市200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带动3000余名教师、数万名学生参与研究,建设了一批现代新型学校,可谓硕果累累。

  “新基础教育”研究在闵行区坚持20多年,促进了闵行基础教育生态的根本变化,成就了一批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成长发展,华漕学校作为创建的基地学校之一,就是其中的代表学。

  

  华漕学校毗邻上海虹桥枢纽中心商务区,是由历经百年的原华漕中心小学与原华漕中学合并组建而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学生近2000名,教师160余名,学校提倡“博雅”教育,贴近“博学雅趣,得体精致”的育人目标,着力于“唤醒”人的“生命自觉”,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

  

  在当天的活动中,第一、二节课进行了听课活动,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和班队共开设了10节研讨课。经过几年“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实践,基地学校的教师们对“新基础教育”有了一定的理解。前期磨课的过程中,老师们都非常积极主动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和研讨,收获很多、成长明显,体现了过程的价值。

  

  第三节课进行了研讨,通过说课、评课,执教老师与专家和同行们围绕教学预设、课堂开放、互动生成资源处理等进行了激烈讨论,也围绕着课堂如何贯彻“新基础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头脑风暴式的碰撞、反思与重建,使研讨老师们受益匪浅,对“新基础教育”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评估组对10节研讨课分别进行了反馈,专家们对华漕学校师生践行“新基础教育”以来发生的变化给予了充分肯定,教师更自信,孩子更阳光主动。

  

  华漕学校校长刘厚萍博士代表基地学校做了主题为“赞天地之化育 养心灵之卓逸”的汇报,刘校长介绍说,华漕学校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尤其是2015年11月以来的5年间,在学校管理和领导变革、课堂教学和教师发展、学生工作和学生成长三领域、六方面的主要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叶澜教授最后进行了点评,她首先高度认可了闵行区“新基础教育”人的实践和研究,并用两个字概括了华漕学校对“新基础教育”的真心信仰和真诚实践:一是“节”,分别代表节点、节日、节气、节奏和节律;二是“入”,分别代表卷入、引入、投入、深入和融入;在给予学校肯定的同时,也指出学校进一步研究实践“新基础教育”的方向。

  

  刘厚萍校长表示,华漕学校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积淀的传统老校,“赞天地之化育 养心灵之卓逸”的办学理念,最终目标是养成每个人内心的卓越和美好。华漕教育人将谨记“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教育初心,在叶澜教授和专家们的鼓励和指导下,在“新基础教育”之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下去。

上一篇:什么是学前教育专业?
下一篇: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