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022学年初二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3-01-14
手机版

  原标题:【初中语文】2022学年初二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022.11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一)默写(10分)

  1.烈士暮年,。(《龟虽寿》)

  2.,终岁常端正。(《赠从弟(其二)》)

  3.月下飞天镜,。(《渡荆门送别》)

  4.,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5.黄昏时分,小苏同学来到黄浦江畔,看着江中美景,不觉吟诵起《答谢中书书》中的诗句“,”来形容此刻所见景象。

  (二)阅读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萋萋”在诗中的意思是(2分)

  7.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以仙人驾鹤而去的传说入笔,营造了神秘、空灵的意境。

  B. 颔联承接传说,抒发岁月不再、世事茫茫之慨。

  C. 颈联实写登楼所见之景,描绘了一个凄切、伤感的画面。

  D. 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诗人的归思,情融景中。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6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本文作者是(人名),号。(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富有人情味。月亮仿佛懂得作者的孤寂,主动来作伴。

  B.“亦”和“相与”等词点出两人有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C.“庭下如积水空明”表现出庭院中澄澈的积水映照出月色,使竹柏影子交相辉映。

  D.作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在内心深处并不完全想做一个“闲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5分)

  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①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注释】①尚书:职官名称。

  11.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公不许()

  (2)连易数人()

  12.军人认为这是一匹劣马的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1分)

  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分)

  A.要善于识别和培养人才。

  B. 不仅要有识别人才的眼光,还要学会用人。

  C. 用正确的方法才能驾驭千里马。

  D. 要善于发现人才。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6分)

  盲盒背后的“上瘾密码"

  ①“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电影《阿甘正传》中的这句经典台词,如今也适用于形容当下年轻人追捧各种盲盒的行为。对于我国的“80后”“90后”来说,儿时的扭蛋机、干脆面里的卡片和小玩具,就是那个年代的盲盒。为什么盲盒总能收获一代代年轻人的喜爱?

  ②这要先从我们的大脑说起。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奖赏机制”,大脑通过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来奖励某些意料之外的行为。研究证明,大脑对意料之外的奖赏释放的多巴胺比意料之中的奖赏释放的多三至四倍。大脑之所以会这样突然释放额外的多巴胺,是为了让大脑对新奇的、具有潜在重要性的刺激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对于抽盲盒而言,你事先并不知道得到的是哪一款,假如你意外得到了一款非常喜欢的手办,那么大脑就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来奖励这个行为。

  ③但是抽盲盒又是如何让人上瘾的呢?这同样和多巴胺有关。

  ④在多巴胺的作用下,人类通常对不可预见的事件有一种预测的成瘾性。当我们精心研究后,会认为自己发现了某种“规律”,例如感觉在某个时间段、某个地区出现某种盲盒的概率很大。在你迫不及待地拆开盲盒后,如果正好印证了你发现的“规律”——你得到了某个稀缺的“隐藏款”,这时就会获得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只要这件事让你足够高兴,多巴胺就会对某些图像、声音形成永久性的提示。当你看到商家有新出的盲盒时,甚至只是听到拆开包装的声音,你当初的愉快情景就会再现于你眼前,在多巴胺的推动下,你就会忍不住再次出手购买。

  ⑤这种对预测成瘾的本能,同样源自人类的远古历史,这种识别和解释简单模式的能力,帮助我们的祖先度过了危险无处不在的狩猎阶段,让他们找到食物和住所,学会根据时令种植庄稼并得以延续。我们的大脑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对模式的期望,是因为自然界中的很多事物的确是遵循某种规律的,如闪电出现之后雷声便会如约而至,大雪也常常预示着丰年的到来。然而很多事情并不存在规律,比如彩票的中奖号码、股票的涨跌、盲盒的好坏,但是我们的大脑却不习惯“随机”,通过多巴胺的助推,大脑会积极寻找规律,再现从前愉快的一幕,这就是所谓的“瘾”。

  ⑥对意外收获的期待,对寻找规律的渴望,这些都是我们的本能。因此,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存在对和错,就看发生在哪里。每一本不期而遇的好书就是一件盲盒,我们会在书中遇见一个全新的世界;通过望远镜探索星空,发现未知的行星让我们兴奋不已……这一切都是源于我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是不停地花钱买盲盒,对新奇的网络游戏着迷,却会让我们走向事情糟糕的一面。

  14.标题中“上瘾密码”的引号的作用是()(2分)

  A.特定称谓B.着重突出 C.讽刺否定 D.特殊含义

  15.第①段的作用是:(4分)

  16.阅读第④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人类通常对不可预见的事件有一种预测的成瘾性。

  17.以下这段文字应放在文章的哪一段中?为什么?(4分)

  实验人员发现,在猴子预期只能喝到一口果汁的情况下,给它喝两口果汁,多巴胺便会增加:但是如果重复给它喝两口果汁,多巴胺又会趋于平稳。这个实验意味着分泌到大脑中的多巴胺并不取决于果汁的绝对量,而在于有多少果汁是意料之外的。

  18.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脑会突然释放额外的多巴胺,是因为大脑对新奇的、具有潜在重要性的刺激

  会分配更多的注意力。

  B.当你认为自己掌握了拆取盲盒的规律,多巴胺就会对某些图像、声音形成永久

  性的提示。

  C.我们的大脑会形成这种对预测的期望,是因为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遵循某种规律的。

  D.对意外收获的期待,对寻找规律的渴望,这些本能可能会让我们走向事情糟糕

  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去除它们。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9分)

  母亲的刺绣时光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①,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xián shú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⑤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势,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沈姐的语文课堂。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⑧远离家乡的,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⑨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选自《中山日报》,有删改)

  【注释】①女红(gōng):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也作女工。

  1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xiánshú()()

  20.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结合文章②~⑦段的内容概括。(6分)

  人生阶段

  小时候

  稍微大一点

  结了婚

  后来去谋生

  主要事件

  “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

  (1)

  (2)

  (3)

  21.结合语境,品析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

  22.联系全文,分析“刺绣时光”的含义。(4分)

  2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②段中,引用唐代罗隐的诗句,突出母亲刺绣技艺的灵动高超。

  B. 第⑦段中,“我”看着母亲送的一摞鞋垫,感受到对去外地谋生的“我”的祝福。

  C. 第⑧段中,母亲的绣品在“我”心中生了根,表明作者开始拿起银针,静坐一角

  绣出画卷。

  D.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领悟到刺绣是母亲的爱好,那些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

  三、写作(40分)

  24.题目:《再坚持一下》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5:略

  6.草木茂盛的样子(2分)

  7.C (2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6分)

  18.苏轼东坡居士(两空各1分,有错别字即不得分)

  19.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评分标准:关键字:“于”、省略的主语“我们”、语句通顺各1分。本题共2分,扣完为止。)

  20.C (2分)

  (八)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5分)

  25.(1)同意,应允,允许(2)更换(两空各1分)

  26.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1分)(评分标准:写出其中一句即得分)

  27.B (2分)

  五、现代文阅读(35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6分)

  28.D (2分)

  29.(1) 以《阿甘正传》台词引出当下年轻人追捧盲盒行为,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分)

  (2)引出本文说明对象——盲盒令人上瘾的原因/引出下文对盲盒令人上瘾的原因的分析(2分)

  30.“通常”是“在一般情况下”的意思(1分)。说明了在多巴胺的作用下,人类在一般情况下对不可预见的事件有一种预测的成瘾性,但不排除有特殊情况(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评分说明:“通常”的意思解释,意到即可。)

  31.这段文字运用举例子(1分)的说明方法,写了猴子在意料之外喝到果汁,分泌的多巴胺会增加,在意料之中喝到果汁,分泌的多巴胺趋于平稳(1分),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大脑对意料之外的奖赏释放的多巴胺比意料之中的奖赏释放的多(1分)。进一步说明了大脑通过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来奖励某些意料之外的行为(1分)。(评分说明:说明方法答“作比较”也给分。)

  32.B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9分)

  33.娴熟(两空各1分,有错别字即不得分)

  34.(1)母亲让“我”学刺绣,“我”很笨拙,母亲并不勉强(2分)

  (2)年迈的母亲依然天天在刺绣,令“我”不解(2分)

  (3)母亲送“我”刺绣鞋垫,“我”理解了母亲(2分)

  35.“捏着”写出母亲刺绣时拿针的动作(1分),“执着”写出母亲刺绣时的耐心、坚持(1分)。这两个词表现了母亲的沉稳专注,心灵手巧(1分),也表达出“我”对母亲的疼惜之情(1分)。

  36.(1)“刺绣时光”指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1分);“刺绣时光”也指“我”以笔墨为针线,绣出活色生香的生活(1分)。

  (2)“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1分)。勤劳日子里,“我”与母亲拥有了柔软的内心,辽阔的眼界;人生风雨中,生活有了小欢喜,即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快乐(1分)。

  37.C(3分)

  责任编辑:

上一篇:「浦东」沪新中学:学校数学教研组屡获佳绩
下一篇:“矿老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发展差,人才流失严重,区位雪上加霜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