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做对了什么?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文丨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日前教育部发布消息称,“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下文简称平台)针对2022届毕业生累计发布岗位信息3140万条,毕业生投递简历1.67亿人次。教育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有31.6%的毕业生通过“24365就业平台”实现就业。

  据介绍,目前,已有519万名2022届毕业生和55万用人单位注册使用该平台。同时,全国7万余名毕业班辅导员和2万余名就业工作人员全部在平台注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可一键直达,实现“一站式”服务和管理。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的成功运行表明,做好对大学生的学业和就业发展服务,需要明晰商业和公益的界限,该提供公益服务的必须提供公益服务,不能全部交给商业机构。在提供公益服务的基础上,大学生再选择商业服务,则由其自主决定。这可让大学生平等享有公益服务,避免本该公益性的服务商业化,增加学生的求职成本,并出现某些乱象。

  近年来,以营利为目的就业中介平台快速发展,不少大学生毕业生通过这些就业中介寻找工作,这也提高了就业的效率。但是,商业化运行的就业中介平台发布违法违规信息、用户管理存在重大疏漏等问题,也一直遭遇诟病,并影响到求职者的合法就业,有的求职者就在商业就业中介平台遭遇求职诈骗。

  在国家层面打造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首先具有整合所有就业需求信息的优势,而信息共享,是做好就业服务,促进公平就业的关键。据报道,“24365就业平台”与32个省份、729所高校和11家社会招聘机构实现互联共享。这意味着任何一校的大学毕业生,只要上这一就业服务平台,就可以获得其他高校的就业信息。这便于大学生获取充分的就业信息,进行公平竞争。

  而且,这些就业信息,是各地教育部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过审核的信息,平台是要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的。这也就避免了有的商业化就业中介机构存在的为招揽客户、利益最大化,放松对机构的审核,导致虚假就业泛滥,以及贩卖求职者信息牟利的问题。

  其次具有进行“一体化”协同服务的优势,既是用人单位发布就业信息、学生投递简历、供需见面的平台,又是教育部门、高校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宣讲、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技巧指导的平台。在求职过程中,有不少大学生,并不了解具体的政策,也缺乏对自我的理性定位,这很容易在求职时被招聘单位的虚假宣传忽悠,或错过适合自己的岗位。我国教育部早就要求各高校要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但是,由于各校的重视程度与投入程度不同,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水平参差不齐。建立国家统一就业服务平台,要求所有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教师都注册,这也就促使各校都必须重视就业指导与服务,学生在这一平台上也可获得更多教师的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功能,推进解决一些老大难问题。比如,如果所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协议都在这一平台上签署,那就不用再由高校统计毕业生签约就业情况,从平台上就可了解各校毕业生的真实签约就业情况。而毕业生签约就业情况,是当前统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情况最想掌握的数据,其余的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数据,并非重点。

  还比如,通过平台,可以持续跟踪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与事业发展,向用人单位了解不同高校毕业生的职场表现、对高校毕业生能力与素质的评价,以此促进大学毕业生求职与用人单位用人的更优匹配,并为大学进行教学改革,提供来自用人单位的人才反馈意见。这比每年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情况,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改革,更有价值。

  推进大学进行现代治理,提高办学质量,需要构建新型的政府管理学校模式,深化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政府部门要放权给学校,鼓励学校自主办学,同时要通过依法监管学校办学以及做好对学校办学的服务,来规范学校办学、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为学校提供信息服务,就是最重要的服务之一。如学校开设新专业,政府部门的职责不是审批,而是给所有高校提供不同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社会需求情况,让高校结合这些信息进行科学论证、决策,避免高校盲目开设专业。

  对学生的就业服务,则是发布就业需求信息,让所有求职学生共享就业信息。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利用服务平台积累的资源、信息,面向其他学龄段的学生,开展生涯教育,让中学生了解职业、认识专业,对小学生进行职业启蒙等等。在发达国家,对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以及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生涯教育,都是由政府主导搭建公益的平台,为所有学生、学校以及社会企业、机构提供可充分共享的资源。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18会计硕士考研:牢记实用记忆法三大招
下一篇:2016考研政治:毛泽东各时期著作学习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