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现场|海峡两岸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研习营暨交叉视野下的中国园林文化研究与传播研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2021年11月28日,由北京林业大学主办,学校园林学院和中国风景园林思想研究中心、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城乡园林景观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北京《风景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线上会议——情系两岸,梦启园林:海峡两岸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研习营暨交叉视野下的中国园林文化研究与传播研讨会圆满落幕。

  中国园林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但源远流长,而且一脉相承,数千年来不断推陈出新、升华完美,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山水园”,与欧洲园林、西亚园林并列为世界造园三大系统,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和社会影响。同时,中国园林又与文学、绘画、戏曲、茶艺等不同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成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有鉴于此,当代中国园林文化的研究与传播需要从交叉的视野来进行。

  来自大陆、台湾的多位专家学者,针对海峡两岸的中国园林研究、传播与实践,展开交流对话;其中既涉及大陆与台湾不同地域之间的交叉,也涉及研究与展览不同类型之间的交叉,还涉及园林与绘画不同艺术之间的交叉。通过研讨,深入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核,从更为多面的角度认识中国园林,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传播和创新转化。

  本次线上会议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与会嘉宾60余人。截至2021年11月29日,已累计观看3 403人次。不同地域、研究背景的专家们观点交锋,你来我往,层层深入,时长近5个小时的研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本次会议由策划致辞、主题报告、对谈交流以及线上云观展4部分组成。

  

  与会嘉宾合影(部分)

  嘉宾致辞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首先对来自海峡两岸,共同参加本次线上会议的各位来宾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接着,李雄校长对本次研习活动的基本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学科实力。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更是中国现代园林教育的发源地,培养了中国风景园林领域3名工程院院士,以及众多国内外知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大师和专业人才。园林学院近年来与台湾地区的园林教育领域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互动,多位来自台湾地区花卉发展协会、台湾大学、台湾中原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赴园林学院交流访问,开展学术活动。而本次研习营以“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交流”为主题,通过在线开展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师生交流、合作展望,希望可以积极推动海峡两岸高校的交流合作,共同促进两岸风景园林设计和理论研究发展,为构建美丽中国,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最后,李雄校长预祝本次研习活动圆满成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郑曦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风景园林》学刊主编郑曦教授回顾了2016年北林园林学院曾经举办的线下学术论坛——“情系两岸,缘聚园林”。当时,两岸同仁进行了近一周的学术交流、考察和分享,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本次论坛主题“情系两岸,梦启园林”,正与2016年的论坛主题相互呼应,未来还将计划举办“情系两岸,园林创新”活动,希望能够逐渐形成系列,围绕中国园林文化,在两岸之间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实现交流合作的常态化和长效化。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之一,北林园林学院拥有深厚的风景园林历史理论研究传统和基础,学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汪菊渊先生从1945年就开始研究《中国园林史》,另一位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先生不但从中国园林中总结出一整套营造理论,而且将它们行之有效地运用到设计中。《风景园林》期刊也是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之一,一直关注传统园林文化的研究,近5年每年都有一期以“园林历史理论”为专题,将其视为学科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郑曦教授表示,古代的园林文化既需要研究和实践,也需要展示和传播,这次嘉宾报告的主题还包含了写仿、图像和实景等研究内容,也涉及实践、阐释和展览等传播方式,构成了不同形式之间的交叉。希望通过这种多层面的交叉讨论和交流,产生火花,凝聚共识,深入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核,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园林的传承、传播和创新。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李倞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风景园林》学刊主编郑曦教授分别致辞,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李倞教授主持。

  主题报告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黄晓副教授

  主题报告环节由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黄晓老师主持,6位不同学术背景的中国园林研究专家,分别从写仿艺术、台湾私家园林、博物馆展陈等方面作了报告。

  

  报告题目:《清代皇家园林中的写仿艺术》

  报告嘉宾:贾珺(清华大学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贾珺教授以《清代皇家园林中的写仿艺术》为题展开演讲。贾珺教授首先以国内曾盛行的山寨建筑等引出“模仿”一词,继而提出造园中的“写仿艺术”,即园林艺术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带有模仿性的行为方式。接着,他简要介绍了园林历史中的模仿现象,尤其强调了清代皇家园林对江南园林的写仿。他将写仿方式总结为以下6种类型。1)主题再现,即同题的写意式写仿。这种方式是对被仿对象主题的再现,是一种意境移植,并非直接再现景物本身。例如圆明园平湖秋月、曲院风荷等景点是对杭州西湖相应景点的写仿。2)移植楼台,即以典型建筑为核心的写仿。例如避暑山庄文津阁、圆明园文源阁是对宁波天一阁的写仿。其中,小品等建筑附属物也会有写仿的存在,例如万寿山昆明湖碑以大唐嵩阳观碑为原型;寺庙祀宇,即对宗教建筑的写仿,以藏传佛教建筑为重点写仿对象。清漪园须弥灵境是对西藏桑耶寺的写仿。3)名园重构,即园中园式的结构写仿。这是一种重点写仿方式,更强调空间结构、布局的相似性。例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是对无锡寄畅园的写仿。4)摹山临水,即对整体山水环境的写仿。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清漪园对杭州西湖的写仿。5)叠山掇石,即假山与置石写仿。例如圆明园廓然大公假山仿无锡寄畅园。6)处处江南,即广泛借鉴。例如圆明园中别有洞天画舫以江南的诸多画舫为原型。在北方园林对江南园林的广泛写仿之下,也存在后者对前者的模仿,例如扬州瘦西湖莲性寺以北海永安寺白塔为原型。最后,贾珺老师从中国人的艺术创作与写仿境界两方面进行总结。他说,艺术是累积的人类行为,中国人在琴棋书画等艺术方面都强调参考经典,后加入自己的变化,从而推陈出新。在景观空间艺术上的模仿上,他提出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山寨,即低水平的拷贝、复制;第二层为照仿,虽模仿过程忠实而认真,但可能产生“水土不服”的情况;第三层为写仿,即脱胎于原型的再创造。其中,写仿这一层次有写有仿,有变有创,更加值得提倡。写仿同样需要精心的设计和考量,需要独具匠心的取舍,由浅入深,从模仿变成创造,最终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报告题目:《台湾私家园林发展与实践》

  报告嘉宾:王铭国(台湾建筑师)

  台湾建筑师兼台湾中华大学、台湾联合大学王铭国老师以《台湾私家园林发展与实践》为题展开演讲。王老师详细介绍了台湾私家园林的发展脉络、造园意匠和重要案例,并延伸到当代台湾园林实践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园林文化意蕴和工匠技艺对台湾园林的深远影响。首先,他从历史和造园风格两方面介绍了台湾私家园林的基本概况。自1624年以来,台湾就有官员、地主、富商兴造私家园林的记载,园林成为读书、修身养性或待客会友的场所。从清代、1895—1945年,台湾私家园林风格产生了由传统闽南、客家风格到受日式和风与洋风文化影响的转变。他分4个时期回顾了台湾私家园林发展沿革。1)1662—1683年:汉人文化传入台湾,产生首个典型文人园林。2)1684—1729年:持续兴造官署园林。3)1828—1895年:私家园林超越官署园林成为当时台湾园林的代表。4)1895—1945年:多处私家园林受到日本风格影响,出现复合的园林形式以及私人园林公园化。接着他选择了5个建于不同年代且有特点的台湾园林——台南吴园、新竹潜园、新竹北郭园、板桥林园和筱云山庄,从3个方面阐述了台湾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匠。1)选址和布局方面,台湾私家园林多选址在“傍溪地”,水岸处理方式以闽式砌岸和客家卵石砌岸为特色。2)建筑方面,闽式燕尾硬山卷棚、游廊、连轩、歇山楼等都是台湾园林特殊的建筑形式。3)掇山方面,除了时代背景以外,材料的转换和取得也决定了园林掇山的形式。同时,他将影响台湾私家园林发展的因素总结为与江南园林的关联性、与闽南园林的关联性、与客家园林的关联性、工匠技艺4点。此外,他还将思维延伸到园林实践层面,结合自己的规划设计项目,讲解了运用台湾当地材料,结合工匠原始手法模拟台湾特色自然景观并通过泥屋和木结构建筑体现台湾建筑特色的设计理念。

  最后,王铭国老师总结道,工匠技艺影响了台湾很多造园的因素,但在所有的造园过程中依然秉承中国造园文化的意蕴和内涵,是造园的主要思维。

  

  报告题目:《北林学脉:孟兆祯院士学术成就展》

  报告嘉宾:薛晓飞(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中国风景园林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薛晓飞老师以《北林学脉——孟兆祯院士学术成就展》为内容作了报告。本次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完整回顾了孟先生出生到与风景园林结缘,以及取得不朽学术成就的全部历程。共分为4个篇章:1)新域初拓,沃土幼篁;2)培根铸魂,志在山水;3)以教带研,知行相契;4)文琴园林,守正创新。第一篇章讲述的是孟兆祯先生大学毕业之前的成长经历。孟先生自称鄂生蜀长,生于武汉,长于重庆。1952年来到北京进入“造园组”学习,在学科建立之初就与风景园林结下不解之缘。第二篇章讲述的是孟先生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前20年的教学生涯,孟先生广泛地承担园林课程的教学任务,博中求精,并在山石研究领域攻坚求索,取得了突出成就,发表学术论文《山石小品艺术初探》、《假山浅识》。第三篇章讲述的是孟先生经过毕业后前20年的积累,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孟先生以假山为切入点对北方皇家、私家园林及寺观园林展开了深入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避暑山庄的复原研究工作,绘制了大量图纸并制作了多个复原模型,创作出《避暑山庄艺术理法赞》和《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经典的一文一书。教学科研方面,列举了孟先生对仿宋字基本功的重视,出版了《园林工程》教材,孟氏烫假山的绝活,《园冶例释》课,以及引入IFLA竞赛。在实践方面,列举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深圳仙湖植物园。千禧年前夕,孟先生获评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学界泰斗。第四篇章讲述的是新世纪至今孟先生在造园理论、项目实践、书画戏剧等方面的综合成就。造园理论方面为《园衍》,这是孟先生造园理论集大成的专著。项目实践主要有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林泉高致”假山,北京园博园“盛世清音”假山,“石壁流淙”假山,“秀眉清照”假山,园冶园“琼华仙矶”设计等。京剧与书画等爱好充分说明了先生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与素养。展览的最后是名为“传承有序”的照片墙,以不同形式的学生合影照片来展现孟先生投入心血的风景园林事业前有所传,后继有人。最后薛晓飞老师以孟先生常说的一句话“不忘初心,守正创新”对展览进行了总结,这句话所表达的内核便是本次展览主题,即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文化中蕴含着的“昭昭文心”。

  

  报告题目:《中国园林文化在博物馆中的阐释与表达》

  报告嘉宾:张宝鑫(中国园林博物馆园林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园林博物馆园林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宝鑫老师以《中国园林文化在博物馆中的阐释与表达》为题作了报告。此次报告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园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在博物馆有限的空间充分阐述和表达中国园林的深厚文化意蕴。张老师首先指出,中国园林文化是凝结在物质化的园林中,同时又游离于物质化的园林之外,能够被传承和传播。中国园林的独特艺术特征有3点:师法自然,巧于因借;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合乎自然之理,成天然之趣。其文化属性根植于传统文化,反映了人居理想,呈现出景面人心,在时间上传续不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融合多元文化与艺术,兼具不同地域的文化。中国园林文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传承载体,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具有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类型的独特性,能够增加民族文化自信。随后,张老师以他作为园林博物馆工作者的角度表述园林与博物馆之间的关系。两者看似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在文化层面是相通的。例如,两者都有收藏展示的功能,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两者都作为一种公共空间而存在,可获得文化体验。两者作为差别较大的两个事物,在文化层面具有显著的相通性,两者的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可以产生非凡的效果。接下来张老师讲述了如何在博物馆中阐释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景观方面,博物馆展现了空间环境特色营造。融合方面,博物馆和园林是交叉视野下的创新发展。多元方面,博物馆展陈是多学科视野下的陈列展览,固定陈列博采众长,临时展览丰富多样,经典园林场景再现,构建高效阐释系统。传播方面,博物馆加强举办全方位的社会教育活动,构建园林科普知识体系,开展特色社会教育活动,研究实施科学传播模式。最后张老师总结,在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博物馆作为为社会提供服务,具有多功能目的的场所,如何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值得思考。园林和博物馆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载体方面具有共通性,博物馆在保护历史文化遗迹或者相关历史文化的内容具有优势,园林的发展研究通过和博物馆的结合能起到延续文脉的作用。园林对博物馆的价值可以体现在,园林造景手法应用到博物馆空间环境营造,丰富展陈空间,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在打造生态型博物馆时,生态和文化是未来博物馆的发展方向,也是有利的促进。面向未来,园林和城市之间有许多工作亟待解决,希望大家能做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衔接,做好文化的传承。

  

  报告题目:《图像与实景:展览与研究中的园林绘画》

  报告嘉宾:赵琰哲(北京画院副研究员)

  北京画院副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博士后赵琰哲老师以《图像与图景——展览及研究中的园林绘画》为题作了报告。赵老师以古画中的狮子林为例,探讨了绘画与实景的互动。报告第一部分,赵老师通过列举历代画家对于狮子林的描绘(包括倪瓒《狮子林图》横卷、徐贲《狮林十二景图》册页和杜琼《狮林图》立轴),来论证实景切实影响了绘画的产生。然而到了明代晚期,惨为豪强世家所占的狮子林逐渐破败,以上几幅画作也散落无踪。时至明末清初,世上至少出现了四张倪瓒(款)《狮子林图》,其中一张经多人倒手,于乾隆四年入藏清内府。此图经后世学者比对鉴定,发现其构图和画风皆不像倪瓒本人风格,且题跋时间也有端倪,故被认定为伪作。但此图对园林的寻访考证仍发挥了重要作用。乾隆帝第二次南巡时,依据倪瓒《狮子林图》在苏州寻访到了狮子林故址,龙颜大悦,并授意重修。此后的数次南巡他也携图观景,以实现文人的意趣。乾隆帝还不满足于南下观赏,又分别在圆明园长春园和避暑山庄先后仿建了狮子林,还亲笔对《狮子林图》进行了仿绘。在他眼中,倪瓒《狮子林图》是京师仿建园林、仿画的精神范本。在此基础上,赵老师总结了园林与绘画的关系,大部分情况是画家写生园林,但也存在一部分反作用,即依据绘画仿建园林。二者相互交缠,呈互动关系。“翰墨精灵,沟通古今,林泉藉以不朽。”报告第二部分,赵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书画”系列展览中的园林绘画。首先介绍了北京画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历年展览主题。然后从展览主题、内容、展场设计、具体画作信息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惟有家山不厌看——明清文人实景山水作品展”(2015年)等展览的呈现情况。赵老师指出,当观者看到描绘自己曾实地探访之处的绘画时,往往会表现出更大的热情与兴趣,可能也会收获与乾隆帝相似的感官享受。此外,展场设计是布展的重要一环,常仿照园林的模式,利用色彩、灯光等元素的交相呼应,来创设场景,缩小古今距离感,达到“人”与“景”的融合。最后,针对北京画院2022年的古代书画展,赵老师提出疑问:如何从书画戏曲、建筑叠石、花木、雅集等方面入手,呈现综合性的园林艺术,实现园林绘画的跨界展示?

  

  报告题目:《图像与园林:学科交叉视角的园林绘画》

  报告嘉宾:刘珊珊(同济大学副研究员)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研究员刘珊珊老师以《图像与园林:学科交叉视角的园林绘画》为题作了报告。刘老师从园林绘画的实景特征讲起,阐述了实景园林绘画以真实景致为基础,经选择和取舍,“再现”园景的特点。随后在绘画视角下探讨园林绘画的3种不同类型——册页、手卷和挂轴。册页是“轿中的观赏”,如《南村别墅图》和《郊园图》,册页间的造景元素和立意有所不同,具有相对独立的关系;手卷是“深入园中的连续游赏”,以游线的序列将园景慢慢依次展开,同时蕴含丰富的文字信息;挂轴则是“园外高地上的俯瞰”,以比较高的视角将园林的结构呈现在观者面前。在此基础上,探讨3种绘画类型的交叉影响。手卷往往描绘同一时间下的不同场景,具有“共时性”,册页表现的画面却往往具有“历时性”。与此同时,手卷中也存在共时性的矛盾,如仇英《独乐园图》和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主人公同时出现在多个画面中,是手卷册页化的典型表现。沈周《东庄图》和宋懋晋《寄畅园图》的部分册页则形成模糊或明确的关联,区别于《南村别墅图》中10幅景致的各自独立,是册页手卷化的典型代表。而在《东庄图》《寄畅园图》《西林图》中又有册页挂轴化的表现。张宏的《止园图》融合了3种绘画类型,体现册页的手卷化与挂轴化,可谓园林绘画的巅峰之作。纵观从《南村别墅图》到《止园图》的近200年,园林全景图从无到有、由粗变精,既有绘画发展的内在推动,也有园林演变的外在影响。反之,从园林的视角解读园林绘画,可分为:分景式、联景式和全景式。这一视角对园林的复原研爱情片究将起到更大的作用。最后,刘珊珊老师总结:园林绘画研究天然具有学科交叉的属性,只有同时引入图像学和园林学的视角,才能对园林绘画进行恰当的解读,并在研究中加以应用。高居翰册页、手卷和挂轴的分类方式,主要是基于绘画的视角;将其调整为分景式、联景式和全景式,则是基于园林的视角。以“景”为立足点,各种绘画形式被组织到不同的理景方式中,构成交错的有机整体,这有助于分析不同图像用于园林复原的方法,并提供认识绘画的园林视角,切实推进美术学和风景园林学的交叉研究。

  对谈交流

  对谈交流环节由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黄晓老师主持。中国美术学院特聘副教授陈亮老师、东华大学王春雨老师、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闫爱宾老师、苏州狮子林管理处王萱老师、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王丹丹老师、北京建筑大学边谦老师、北京理工大学严雨老师等多位嘉宾,以及进行报告的6位嘉宾共同参与了探讨。

  

  陈亮 中国美术学院

  此前在“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园林研究与传播研讨会”上听过贾珺老师关于圆明园的报告,印象深刻。当时您谈到了“写仿江南”,我注意到这一次您的报告题目《清代皇家园林中的写仿艺术》去掉了“江南”二字,意味着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讨论“写仿”。圆明园中参照的对象不仅有中国园林。园中的“谐奇趣”“大水法”等在制作时应当也有所本。对于西方园林建筑的“仿”是一种“山寨式”的仿,还是“标本式”的复制,亦或是一类“写仿”?此外,张宝鑫老师讲的园林博物馆有一个展区是外销瓷上的中国园林。我近来研究的兴趣恰恰是中国园林如何对欧洲的园林革命发生作用。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中国的园林图像是如何在西方被接受的?外销瓷量很大,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后面几位老师的报告给予我启发,手卷、册页、挂轴等绘画形式传达的信息要丰富得多,而外销瓷受材质和技法所限,画面空间小,园林表现相对简单。在中国园林图像向欧洲的传播中,其他媒介如版画、漆屏风可能起了更大的作用。或许园林博物馆可以考虑增辟除外销瓷之外的其他藏品区?

  

  张宝鑫 中国园林博物馆

  正如陈老师所说,外销瓷体量较小,很难真正反映中国园林的细节,但是外销瓷的图案中会有一些简单的园林要素,例如山石、建筑物、人物等可以在外销瓷中体现,我想外销瓷更多的是讲述一段历史和文化的故事,在文化上交流方面的表达意义更深。如果从中国园林的风格等这些方面考虑,外销瓷能够展示园林本身的作用可能并不没有那么大。

  

  王春雨 东华大学

  第一个问题想请教贾老师,您提及的“写仿”包含了园林建筑在内,那么这个过程中,是否会有施工图纸、粉本或者稿本之类的影响,给“写仿”提供依据呢?如您讲到的,为了“写仿”会专门从江南制作一个大型的模型运至北京,那除了模型这种方式,会不会也会施工图纸、粉本或者稿本之类的流传?第二个问题想请教赵琰哲老师,在我们后世能看到的园林绘画作品中,关于园林建筑的一些细节,如门窗、栏杆等,是否并非写实?或者说期间本身就受到了粉本流传的影响?在我的研究中,目前能看到的明代的园林绘画,似乎并非明代建筑门窗的真实体现。或者说在表现建筑细节的这个问题上,似乎没有宋代屋木画(界画)那样写实?还想请教赵老师,明代园林绘画中描绘有不少屏风,大多是白屏,白屏的表现是一个普遍现象吗?明代的室内屏风,就文献等记载来说,白屏似乎并不多。

  

  赵琰哲 北京画院

  感谢王老师的提问。其实是绘画史的鉴定和断代的问题。明代的很多绘画是非写实的,也有文本的存在。文人会根据早期的文本来进行绘画,或者因为文本残缺,绘画的过程中自己会增添几笔,例如勾栏、芭蕉树此类,在明代画白屏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明清文人画写意性强,不像宋画那样精确。到了清代,其实清代宫廷中的绘画已经比较写实,比如门、窗等。

  

  王春雨 东华大学

  请教来自台湾的王铭国老师,在台湾的古建筑研究著作中,有提及台湾早期的建筑工匠多来自闽南,因而门窗等样式多与闽南建筑渊源颇深,书中也提及门窗装饰中的图案,如四点金等,感觉上是与闽南的建筑历史同步的。今天听到王老师讲到日据时期的园林建设,也会受到日本当时建筑风格的影响,请问当前在台湾的古建筑遗存中,这两个时期的影响都较为明显吗?日据时期的建筑门窗是否以直线居多?

  

  王铭国 台湾王铭国建筑师事务所

  在台湾,闽式的门窗大都比较复杂,从原有的旧建筑中收藏而来,设计师在设计木作时可以再利用。但是目前台湾的很多空间设计开始简约化。收藏的话,多为菱形,此外就是仿作,基本也是以直线型的门窗为主。

  

  闫爱宾 华东理工大学

  贾珺老师在报告中列举的山寨类型大多是建筑,我想如果把建筑剔除,仅从园林艺术来谈的话,这个状况是否依然存在?山寨和写仿的更细致的差别是什么?如果我们用追求形似或者追求神似来说,似乎是有一点笼统了。此外,刘珊珊老师报告中提到的册页,手卷化和挂轴化,我想问手卷的共时性如何来识别?此外,刘老师提到了手卷的册页化,中国古代常常将不同的场景拼接在同一幅图上,那么它们如何融合?

  

  刘珊珊 同济大学

  实际上我们是借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概念来讲这个事情,落脚点并不在于时间是否是一个绝对的客观统一时刻,还是从园林方面对绘画进行解读。描绘园林的时候,利用手卷的形式,需要重新去做一些拼接或者新的方式来呈现园林空间。在手卷展开的过程中,其实是带着我们从园门进入然后不断往前走。所以手卷不能说是共时性,而是空间的重新组织。

  

  黄晓 北京林业大学

  我想做个补充,手卷的册页化我认为它有反古的一个阶段,更早的时候,中国的手卷是册页化的,但是后期,明代园林绘画中,手卷的发展是去册页化。比如说到后来明代很多的绘画,例如吴彬的《勺园图》,园林的空间是非常统一的。所以,手卷去册页化和册页的手卷化,这两者反而是在同一个潮流下,通过不同的绘画来描绘园林,越来越根据园林所需要的来描绘园林。

  

  王萱 苏州狮子林管理处

  第一个问题请教刘珊珊老师。刘老师在研究园林图像的形式的时候,是否有关注过册页的形式的演变?例如是否所有的园林图像的册页都是蝴蝶装?还是有其他装订的形式?演变是怎样的?它们在园林图像的表达和流传上是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个问题请教张宝鑫老师,张老师在园林博物馆活动策展上已经有丰富的经验,想问张老师对我们狮子林的建园680周年的纪念活动有没有好的建议?是否有合作的可能?

  

  刘珊珊 同济大学

  我们在研究园林绘画中间确实是会看到园林绘画的册页里面有不同的装祯的,像您说的蝴蝶装,也有一页一页的散装的,文献流传的过程中,也要被重新装帧,您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我们最近在《时代建筑》上发表的一篇关于虎丘绘画的文章。

  

  黄晓 北京林业大学

  我们以往的研究比较多专注于图像本身,学者做研究好像有种天然的弱势,经常只能看到图像,不像画院或者博物馆的人员,能够看到实物。希望可以和他们多交流,与图像的实体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张宝鑫 中国园林博物馆

  我觉得明年可以在狮子林的建园680周年的基础上,再扩大规模,联合几个单位举办展览,配合学术活动,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去做的,可以接下来和各位老师还有单位一起探讨合作渠道。

  

  赵琰哲 北京画院

  其实对于狮子林,我有很深的感情,2019年我也参与了张婕主任主持的展览活动。展览我觉得其实也可以大众化一些,更平易近人,你们做的很灵活,我想这也是我们美术馆、博物馆可以去学习的一些地方。刚才黄晓老师提到,我们博物馆、美术馆工作的人看到图画易如反掌,其实我们也是展出早两三天才看到,如果真的在库房工作可能有每天看到的机会,但其实我们一般工作者这样的机会不太多。

  

  王丹丹 北京林业大学

  我一直在探讨研究性的教学,就是把遗址和图画能够连接起来。跟孟兆祯先生也汇报了我们研究过程中的想法,包括教材的写作和教学过程当中的思考。我记得老先生跟我讲,传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根,这一部分我也引到了我们的教材当中。孟先生非常注重园林意象的表达,还有动手实践的能力。我看到北林学研大厦一楼关于孟先生的成就展,从理论、实践到教学,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地去思考和领悟。

  

  边谦 北京建筑大学

  王萱老师提到了《怡园图》册的装帧排序问题,我也关注了《怡园图》册很久。刘珊珊老师刚刚总结到“册页手卷化”,非常醍醐灌顶,《怡园图》册确实带有一定的展示顺序,但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不太一样,怡园园主在图后曾亲自撰写了《怡园十六景词并序》来暗示这种展示的顺序。但因为赵琰哲老师曾参与过“唯有家山不厌看”(曾展出《怡园图》册真迹)的策展工作,所以还是想问一下赵老师,不知是否看到过《怡园图》册真实的排序情况,如果有的话希望可以交流一下。

  

  赵琰哲 北京画院

  《怡园图册》展出的时候有顺序,当时是南京博物馆给的顺序,但我不确实是否是真正的原来的入园顺序,黄晓和刘珊珊两位老师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请两位老师回答一下。

  

  黄晓 北京林业大学

  刘珊珊老师提到《虎丘十二景图》那篇文章,我们在努力研究这十二景是怎样的顺序,在吴洪德老师研究的基础上大致做了推断。我最近也在思考册页的顺序,希望大家从各自的角度去探讨,或许能总结出一些规律来。

  

  严雨 北京理工大学

  围绕圆明园这种非常重要的园林,在博物馆的展示方面,想请教张宝鑫老师,是否有比较好的手段,例如利用数字化的方式,做一个社会的普及,或者扩大三山五园的科普性教育呢?

  

  张宝鑫 中国园林博物馆

  我们一直在探讨消失园林的复原和展示。黄晓老师和刘珊珊老师做的止园,就是根据现有的资料对已经消失的园子进行了复原,这是非常好的案例。圆明园的复原,我们有专门的区域在做数字化的展示。目前的新技术,例如新媒体技术或者增强现实、VR这些,我想是非常好的,都可以利用。

  

  黄晓 北京林业大学

  今天的对谈话题都很有意思,不同平台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交叉视野来一起交流和探讨,非常有意义。平时我们都处在比较同质化的圈子里,这样的交流希望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今天我们的探讨就先到此,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探讨,感谢各位与会嘉宾还有线上的观众朋友,感谢大家。

  11月29日面向台湾营员进行了线上云参观活动。采用线上的方式参观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学科研成果展和昭昭文心:孟兆祯院士学术成就展,并展开热烈的讨论。

  至此,本次海峡两岸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研习营暨交叉视野下的中国园林文化研究与传播研讨会圆满结束。希望通过本次研讨,风景园林同仁们可以从更为多元的角度认识中国园林,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

上一篇:【经院·新闻】税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召开自评估专家论证会
下一篇:2021考研数学全新考研大纲解析!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