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22年度科研系列成果在沪发布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3-01-21
手机版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11月14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沪召开“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22年度科研成果发布会”,发布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研究员出席会议作总结发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系主任奚君羊、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红霞作点评发言。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韩汉君研究员主持会议。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22年度科研成果发布会”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研究员出席会议作总结发言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作点评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奚君羊作点评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王红霞研究员作点评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韩汉君表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以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理论实践问题,分别推出了著作系列成果《中国A股上市公司景气度研究》《综合评价前沿理论与应用研究》《银行停业与近代中国银行业稳定研究(1897-1937)》,和皮书系列成果《上海经济发展报告(2022)》《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2022):聚焦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上海典当业发展报告(2020-2021年)》 。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韩汉君研究员主持会议并对《上海典当业发展报告(2020-2021年)》作介绍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A股上市公司景气度研究》的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国政介绍到,本书构建了由生产景气指数、销售景气指数、投资景气指数、现金流景气指数、成本景气指数、盈利景气指数、雇佣景气指数七个分类景气指数合成的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以期为中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基本面总体评价提供一个最客观的指标。剖析了影响上市公司景气度变化的宏、微观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促进中国A股上市公司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奚君羊点评时认为,本书揭示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本轨迹,在学术性、创新性和现实性上均有体现,未来可探讨宏观经济变化,如经济增长率变化和利率变化如何影响上市公司景气度。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国政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景气度研究》一书作介绍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综合评价前沿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谢婼青博士介绍到,本书从前沿理论与应用研究两方面为综合评价的理论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研究支持。书中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在来源多样、数量庞大、类型不同的复杂数据下,如何利用综合评价方法来科学合理地描述评价对象水平和状态的变化?二是如何将综合评价与经济变量进行关联分析。奚君羊点评时认为,本书的数理证明较为完整,创新性明显,观点独到,比如在讨论赋权方法时,依据指标的真实重要程度来设定权重比主观赋权法更合理科学。王红霞点评时认为,该书可以从理论上与中国案例运用相结合,如在《中国A股上市公司景气度研究》一书中的应用,作者之间可以加强相互交流。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谢婼青博士对《综合评价前沿理论与应用研究》一书作介绍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银行停业与近代中国银行业稳定研究(1897-1937)》的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徐琳介绍到,本书以1897-1937年间近代中国的银行停业历史为主线,探讨了近代中国银行业稳定发展的历史与逻辑,停业危机的形成与演变、银行停业的后期处置、内部治理与监管救助等发展模式的演变历程。以期为当前中国银行业的内外开放、银行风险的控制与化解、存款者权益保护提供历史经验,助力当代金融业的稳定发展。石磊点评时认为,银行业是上海开埠后始终存在并发展的行业,也表现出民族资本在参与国际化中的伟大创造,尽管呈现出不稳定的情形,但银行业是当时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银行制度演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书角度新颖,未来仍可以在银行治理及信用体系构建等研究领域进行拓展延伸。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徐琳对《银行停业与近代中国银行业稳定研究(1897-1937)》一书作介绍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培鑫博士代表课题组介绍《上海经济发展报告(2022)》的主要内容,他谈到,围绕上海“五型经济”发展主题,在专题总报告中对上海“五型经济”发展整体的逻辑、现状、问题与路径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报告中分别从上海科创板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医疗和健康产业、自贸区建设、新型电商平台和人工智能发展等视角切入对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等各类型经济形态发展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结合上海民营经济发展和“五大新城”建设,论述了推动“五型经济”发展的相关路径和载体。石磊点评时认为,本书主题明晰,聚焦五型经济,把握了当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未来要更加聚焦前瞻性,分析经济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更好发挥智库平台作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培鑫博士代表课题组对《上海经济发展报告(2022)》一书作介绍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2022):聚焦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作者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晓娣介绍到,本报告设置总报告、分报告及专题篇。总报告对2021-2022年上海宏观经济走势进行研判。分报告由5篇报告构成,聚焦浦东新区的战略定位,围绕制度型开放体系构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政府服务和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打造等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浦东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明确着力点。专题篇由6篇报告构成,主要着眼浦东新区发展的新支点和新课题。石磊点评时认为,该书立足浦东发展,主题具有前瞻性,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浦东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

  

  作者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晓娣对《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2022):聚焦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一书作介绍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典当业发展报告(2020-2021年)》主编韩汉君介绍到,本报告采用总报告和专题报告形式呈现。总报告主题为“坚持行业转型发展 期待转折曙光出现”,总结了上海典当业2020-2021年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剖析了典当业发展所处的国日韩综艺内外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环境、梳理了后疫情时代典当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专题报告中,研究和探索了典当业发展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如典当行的金融机构属性以及典当融资的法律关系特质,利率市场与典当业息费率性质的内在逻辑关系,新发展格局下典当业营商环境优化、典当企业的税收管理、《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对典当业发展的影响等。报告以厘清典当行业本源法律关系为切实出发点,以期为典当业监管和制度环境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新视角。奚君羊点评时认为,该系列报告从历史视角很好地解析了典当行业的发展逻辑与演变历程,为金融行业系统发展提供了研究素材。未来可从计量应用的角度来探析金融市场变化与典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理论论述与经验检验相结合。

  沈开艳在总结发言时表示,本次发布会为经济所的青年学者和社会媒体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真正实现了见人、见书、见思想。最后她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媒体朋友表示了感谢。

   

上一篇:「思想中国」张文显:中国法学70年的回顾与前瞻
下一篇:2015年起川大锦城会计学专业纳入省内本科一批招生录取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