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SW(社会工作硕士)培养的一点感悟——社工培养不容易!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作者:周云骞,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MBTI性格分析师、考拉读书会发起人。手把手教你心理学入门从小白到达人,带你通过阅读改变认知和人格,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联络全国1000名INFJ/INFP/INTP,开创一个致力于精神障碍康复的公益项目。

  这是我写给我们院长的信中的一部分,我就想站在一个跨专业的非985、非211的MSW的学生的切身角度,与您谈谈关于我对MSW培养的一些直观感受。仅仅是我个人的,不代表其他同学。也正是因为我本科没有学习过社会工作,我站在非本校、非本专业学生的角度,看待我们的专硕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我认为值得改进的地方,可能更客观。希望一些想法能被采纳,让我们花在MSW上面的时间心血能花得值,不管是科研还是实践,都能尽可能多地获得应有的回报。

  

  四点半学校:社区里孩子们的乐园

  1、美国MSW项目对价值教育的重视的启示

  在美国,MSW的培养非常重视价值观的教育,每学期都有价值观实务课和考试。价值观体现社工与其他专业最大的不同。一定程度上,社工的价值观是对主流价值观的挑战,所谓利他主义、助人自助、个别化、敬业、接纳、案主自决、保密等等,都和平常生活中互惠互利的价值观很不一样。这要求我们的老师授课,不仅要把伦理价值的内涵体现在课堂上,有真实案例,启发学生自己思考,举一反三;还要体现在实践中,就是课堂、课后一个样。价值教育的难点在于内化。即使很难,也应该坚持。

  我们老师对学生说,伦理很难的,她自己也做不到,自己也不适合做社工,这样的言论,无形中会伤害对社工有热情的同学。课堂上说这个话,是不妥当的。我觉得我们可以在周五下午的工作坊上,请机构和校外的导师来为我们补上一系列生动的伦理课,探讨人性弱点与伦理困境。用实际实务中遇到的真实的情境来启发学生,而不是只让学生背书通过考试。如果社工失去了伦理价值,其实就跟一般的事务员没有什么区别了。

  2、专业社工可否掌握至少一门专业技术

  在国内许多大学的社会工作,注重宏观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管理,开拓了宏观视野的同时,但也常常让学生陷入一个窘境:作为一名社工,从上到下影响宏观政策进而对案主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我觉得挺难的,大部分学生没这么大的本领,我觉得每个学生要在微观上掌握至少一门技术,增强就业的自信。比如心理层面上咨询与治疗、社工评估、音乐艺术治疗、非盈利组织运营、社工与心理自媒体运营等等。这些领域也可以写成文章去期刊投稿。每一门技术可能都需要学生课后花至少1000个小时去掌握。

  

  2015年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在京举行

  3、借鉴国外的双导师制度

  关于导师,学生想法挺多的,碍于面子都不敢说。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学生蛮被动的,导师有什么课题就做什么,老师要我们怎么做就怎么做,失去了主动性和自主思考,能应付完成基本作业就算不错,谈创新,发高质量文章,其实真的蛮难的。导师与学生的距离过密与过疏远都不好,为了改善学生在导师问题上的心理问题,我觉得不妨借鉴国外的双导师制度,让学生与校外的督导、机构老师建立关系。在研一阶段就能开拓视野,在帮助导师完成课题之余,还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后面三年出成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样就把学生的成果留在了研究生阶段,等到实习结束去写作,成果就被机构抢去的了。

  4、因材施教,热爱科研的学生30%都不到

  在我眼中,社工学生一般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学术性,接受过社会学、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一心想读博,做研究的。目前我们班没有心理学本专业考社工的,只有我算是半路出家系统自学过几年心理学,还实践了,是真正热爱,但也仅限心理健康方面。我目测了一下,学术型的人,说话不多,以推免生为主,大概只有5-8个人。

  第二种类型是随遇而安型,他们说“船到桥头自然直”,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家里有矿,学了社工不一定要做社工。初略估计,会直接表达不会以社工为职业的学生占据了1/3。

  第三种类型是助人型,一心做要社工,有专业归属感的,有理想有目标,有利他主义价值观,助人工作后善于总结的,也愿意写文章的,实践中研究,有发文章意愿的助人型的学生,大概占了一半。

  我觉得学院有必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第一类学术型,尽量安排他们高强度的阅读和写作,在导师指导下多写文章来投稿,争取上好的期刊。为第二种学生及时做职业规划,树立对社工专业的信心,发挥潜能,积极实践,争取他们每个人在兴趣点也出一篇文章。第三种助人型学生,引导他们掌握一门跨学科的应用技术,比如心理咨询治疗、项目评估、非盈利组织管理、公益创投等等。实践之后,引导学生多学科融合创新,争取以让人耳目一新的文章争取高质量的期刊的版面。

  

  四点半学校:社区里孩子们的乐园

  5、创新社工培养模式从打破心理与社会之间的无形壁垒做起

  这一个多月的学习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了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社会学)老师之间、同学之间有潜在的人为的隔阂,专业边界特别清晰。我听到心理学老师说社会工作是在职教育,混文凭的,英语不好,不会搞研究,毕业都难。社会工作老师说心理学老师研究的东西过于微观,只看到一个点,没有看到社会的大环境。在同学之间,心理学与社工的同学几乎不来往,彼此不认识。心理学同学卡座经常是满的,社工同学的卡座空无一人,我有时候会感到专业焦虑。我会问自己,我放弃好的工作,费尽千辛万苦来到这里,看到这场面,还被同学笑为杞人忧天,我焦虑这三年究竟能不能学到东西?

  我们深大是特区的高等学府,是有创新拼搏,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的,接纳包容,开放共享。陈旧的专业边界的思想观念会阻碍我们学科的融合。打破这样的思想壁垒,需要导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以下建议供领导参考:

  首先从心理上接纳对方,互学互鉴。师生之间不定期举办沙龙探讨心理与社会交叉的部分,开阔学术的视野。可以邀请在两个学科有建树的校内外老师给我们做讲座。

  其次,开放课堂。允许全学院的同学互相蹭课。有一次我看到郭田友老师在隔壁教室上《心理病基础研究》,空荡荡的教室里面只有很少的学生,大概五六个人,我站在门口听,听不到,我很想进去听,又有点不好意思。这门课对社工很有用的啊,如果能开放课堂,该多好。不同专业同学互相认识,交流课堂笔记,都是很有意义的。还有认知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工同学多掌握一些,也是很好的。而我们的同学,除了我以外,没有同学会想多上一门课,教育资源浪费了真的很可惜。

  最后,鼓励社工学生在科研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多去图书馆。与心理学学术研究生不同,社工研究生更强调在实践中创新。即使我们给社工同学下硬性要求,不发核心期刊不能毕业,学生恐怕也很难做到。因为社工可以借用的理论,太少了,基础理论研究太薄弱了。社工专业的师生在原本已经狭小的池塘,如果还对心理学、管理学、精神病学、艺术等其他学科有一定偏见和抵触,只喜欢本专业的学生,不想去跨领域创新,只做老师课题没有实践开阔视野,只背讲义,如何让同学们树立专业自信?在社工专业师资不够的情况下,我觉得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自己救自己,去图书馆,看看西方的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我们现代社工短暂的历史中,有一些经典著作,需要同学去翻译、阅读、表达、传播、升华、转化、提炼。这是社工基础研究的必经之路。这需要导师给一部分喜欢阅读的学生,以自由探索的时间。就像我们哲学学院、文学院那样,学生有大量的书籍要阅读,写读书笔记,没有重大科研成果,发一些小文章,有一些小理论创新也不错啊!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将来毕业出去,知识面很宽,让市民对社工可以刮目相看。

  

  6、预防社工人才流失,深大社会工作专业责无旁贷

  刚才提到了让社工同学读经典,双导师制度参与社会实践,多学科融合创新写论文投稿,都建立在学生热爱,老师有长远打算的基础上。如果学社工的同学,连专业经典都没有读过,只是参与了老师的安排的数据处理、假设检验,最后既没有独立的科研成果,也没有人文价值观的修炼,混完研究生,继续在机构混,随随便便找了个基层社工工作,做不了督导和管理,最后因为自己专业修养不够,没有一门技术,缺乏核心竞争力,一次挫折之后,就逃离了社工队伍,造成了人才的流失,这是社工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来自深圳市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去年深圳社工流失率达到了17.8%,逼近20%的人才流失警戒线。在这些流失的社工中,有超过70%的人不再从事社工行业。

  我承认我以前有点完美主义,在专业之间存在的边界上,我与同学和老师在认知上的有一些差异,我需要调整适应这个环境,社会工作毕竟和应用心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最后,我会以饱满的创新精神,把两个专业都掌握得很好,用手上的笔,用一颗真心,去影响这个世界。我慢慢接受差异,调整好自己。祝福社工这个职业明天会更好。

  可见培养一名优秀的社工,比培养一名专业的营销员还难。因为他是复合型人才。难度大,事情杂,工资低,你还愿意做社工吗?

上一篇: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好不好?探索国际化道路,人才培养优!
下一篇:今天,三位芜湖人的故事值得读一读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