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3-02-05
手机版

  初二语文《<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能流利朗读及背诵课文。

  2.理解每则语录的内容,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

  3.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学习重难点】

  1.积累归纳,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意思及有关句子的含义。

  2.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交代目标: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也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依据导纲,自主学习

  1.介绍孔子及《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被后世尊称为“圣人”。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通六艺者72人。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二十篇,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2.轻松听一听:学生听教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圈点勾画生字词。

  3.大胆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合作译一译: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注意以下重点词语和句子。

  ①三省 愠 说 罔 殆 信 传 矩 十有五 堪 饭疏食饮水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分组研讨,组内合作

  5.理解课文,揣摩每章的意义

  (三)组间互助,答疑解惑

  组间合作解决疑惑

  (四)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思考并讨论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哪几则讲的是品德修养?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宋开国丞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的《论语》十二则,说说你的理解。

  四、反馈检测,布置作业: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习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作业设计】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吾日三省吾身。( )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2.请根据以下提示,从课文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1)孔子认为学习要时常复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这里!”

  (3)孔子强调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谁填的对。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面对不义之财,孔子的态度是

  (3)在生活中,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

  (4)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句子是

  4.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

  这个事例证实了课文中的哪一句话?

  5.翻译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温故而知新。

  6. 选择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 B.表示多数 C.表示少数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必”的意思是( )

  A.必须 B.一定 C.必然

  7. 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回答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吾日三省吾身( )

  不逾矩( )

  (2)“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学习心得】

  举报/反馈

上一篇:北京大学迎来2021级新生
下一篇:今年开始招生!苏州大学获批两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