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种游戏,让你在陪娃玩的同时搭建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2-11-27
手机版

  01.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曾遇到这样的场景:孩子漫不经心地做着某件事,比如在画画或者在看电视,当你提醒孩子可以结束正在做的事情,虽然孩子满口应着,但就是嘴动身不动。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家长难免火大,要么用吼,要么动手,无论哪种,和孩子之间一场不和谐的“争执”是难免的。

  比如昨晚,小宝在摆弄她的布娃娃,用自己的袜子和衣服给布娃娃打扮。看时间差不多,我提醒小宝到睡觉时间了。小宝立刻答应:“哦,马上就来。”可是,五分钟过去了,小宝依然在摆弄她的布娃娃,我不得不再次提醒。这次小宝一边收拾玩偶一边答应:“好的,我来了。”可是,即便回答如此干脆,手上的动作却仍是不紧不慢……如此,又五分钟过去了,我强压住心里的火气,走过去收了她的布娃娃。

  不得不说,当孩子答应很爽快时,我们心里是开心的,可见到孩子迟迟不动时,我们心里又是恨恨的。为什么孩子会我们的话充耳不闻、闻而不动呢?

  原因有很多,但十之八九是专注力太强,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有一两个是故意不理你。

  无论哪一种,都和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有一定关系,当然,也不排除有可能是我们的“喊”法不对。

  对于此类情况,除了需要把清晰的逻辑用简单明了的表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并适时站在孩子面前进行监督。

  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充耳不闻的孩子,有家长支招,可以和孩子玩“你喊我答”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你回答我,我下次就能回答你,你若是不回答我,那么,同理,下次我也对你的呼唤充耳不闻。

  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在一喊一答间,不仅能让孩子在玩得兴味盎然时不知不觉间改掉了充耳不闻的“习惯”,欢乐的亲子时光还让亲子关系更进一步。

  02.

  说到游戏,很多父母想到的是带着孩子走出家门去玩耍,如果给游戏区域划分一个有限空间,比如在家中,“和孩子玩什么”,几乎是困扰所有父母的普遍难题。

  那如何才能既陪伴孩子成长,一起度过欢乐的亲子时光,又能让孩子玩得兴味盎然,甚至还能长些本事呢?

  由被誉为“中国非职业戏剧教父”的资深戏剧导演、导表演训练导师颜永琪与近年来一直关注儿童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少年得到App“泉灵的语文课”教研负责人陈达萌所著的《陪孩子玩的100种游戏》一书中,提供了整整100种适合在家里玩的游戏。

  书中的游戏形式丰富多样,有肢体动作的,语言表达的,还有表情拿捏的。不仅如此,操作起来都非常容易,游戏道具都是随处可见的物件,比如垫子、纸张、凳子等等,都是不需要特意准备的东西。

  当然,这些游戏并非“瞎玩”,而是来自戏剧训练中非常成熟和系统的学习方法,并将这些训练方法融入符合孩子成长特点的游戏中,让孩子在玩的同时,不知不觉间培养起控制力、注意力、感受力、观察力、表现力、想象力和记忆力等等底层能力。

  在书中,针对每个能力的训练,都提供了10个作用的戏剧游戏,并且,每个游戏都标注了适合孩子的年龄,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随意挑选孩子喜欢的来操作。

  03.

  说到“戏剧训练”,可能有很多父母会认为那就是教演戏,认为那并不适合儿童,或者说那并不能算是儿童的游戏形式。

  其实,早在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就提出了“在戏剧实践中学习”的教育观念。也就是说,对儿童进行戏剧训练,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如今,很多国家也已经把戏剧训练作为各学科不可缺少的部分。

  比如在美国,其中戏剧占重要部分的艺术课程是唯一由国家教育部制定标准的课程。其国家教育大纲规定,戏剧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开始,戏剧不仅应该作为艺术学习的对象,更应该成为学习的方式和技能。

  《陪孩子玩的100种游戏》一书,作者颜永琪和陈达萌为家长和孩子开发了戏剧游戏。他们先从训练演员能力的系统方法中,精心挑选出上百个游戏,再结合孩子的成长和认知发展特点以及兴趣,进行了改编,从而有了书中“陪孩子玩的100个游戏”。

  此书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凯叔讲故事”创始人凯叔、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宁、央视著名主持人王曦梁,以及少年得到App董事长张泉灵的联袂推荐。

  04.

  无论是小学家长还是初中生家长,甚至高中生家长,都不可避免地唠叨过或听过这么一句话——又粗心了!

  写了错别字——“你又粗心了!”数学运算把加号当成减号——“你又粗心了!”考试审题不对——“你又粗心了!”上学带错了课本——“说了多少次,你怎么还是粗心!!!”

  家长总是习惯把粗心看作孩子犯错的原因。但实际上这些错误背后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缺乏观察力。

  写作业时,观察力好的孩子能够发现字和字的区别,能够准确捕捉每个符号;而观察力差的孩子在每道题上即便花了大量时间,错误依然频频出现,日常表现就这样拉开了差距。

  考试时,观察力好的孩子能看见每道题下的提示和要求,观察力差的孩子很容易错过,成绩就这样拉开了差距。

  阅读时,观察力好的孩子看得快,而且还有余力去记忆和分析读到的内容;但观察力差的孩子集中全部能量,不仅读得慢,效率还低,长此以往,知识积累就拉开了差距,

  在生活中,观察力好的孩子能更容易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可以很快地看清各种标志牌,轻松找到需要的东西。他们还因为懂得“察言观色”,能更体贴人,也能交到更多朋友。

  观察力是能力积累的基础,是学习的底层能力,但很多孩子在生活中不懂得观察周遭的人和环境,特别是有了手机和平板电脑以后,更是沉溺于网络世界的生活,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物。那到底要怎么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呢?

  如果你的孩子处于3岁以上,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五处更动”游戏

  训练目的:培养孩子对人的观察和关注道具要求:室内、计时工具参加人数:3人

  第一步:1人坐在沙发上先摆好一个舒服的静止动作,成为“静止人”。让孩子仔细观察“静止人”,包括其穿着打扮,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

  第二步:孩子观察3分钟后,请孩子转过身去,或者到其他房间去。由另一位家长在“静止人”的身上进行5处更动,这些更动可以是衣饰的调整(比如换掉一个发卡,调整手上的戒指,或是卷起衣袖等),也可以是动作姿势上的细微变更(比如弯曲某根手指,脚尖的位置改变等)。

  第三步:调整完以后,让孩子再次回来观察,并在3分钟内找出“静止人”的5处变化,一一告知家长。

  这个游戏也可以和年纪小的孩子玩。只需要在游戏过程中把变化加大,把变化的部位减少。比如只给两到三处变化,在训练中随着孩子观察力的提高,再提高难度。

  如果你的孩子处于4岁以上,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手的不同”游戏

  训练目的: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提问能力道具要求:无参加人数:2人以上

  第一步:让孩子仔细观察自己的手,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比如:

  食指和中指有什么不同?

  手心和手掌有什么不同?

  手掌上有几条最明显的线?

  每根手指的指纹都一样吗?

  第二步:让孩子观察一位家长的手,说说自己又观察到了什么不同。比如:

  家长的手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有茧子吗?有伤疤吗?有装饰吗?哪里有装饰?)

  孩子的手掌和家长相比有什么不同?

  除了用眼睛观察,还可以去感受手的温度、触觉、气味等。

  第三步:让孩子看着家长的手,试着提出至少3个有关手的他觉得疑惑的问题。如果孩子提不出来,家长可以和孩子轮流对对方的手来提问和回答。让孩子模仿家长提出问题,从而慢慢学会主动提问。

  再进一步,可以让孩子观察更多家人的手,找出不同。还可以把家人的手都拍成照片,让孩子来试试能不能认出是谁的手。

  这个游戏看起来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好好地观察自己的手和家长的手,但是玩起来也可以有很多变化。

  如果你的孩子处于5岁以上,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什么不见了”游戏

  训练目的:培养快速观察能力和图像记忆能力道具要求:室内,家里的各种小物件参加人数:2人

  第一步:家长在一张桌子上摆放许多小物件,如:鞋子、帽子、钥匙、卡片、牙签、铅笔、针线、梳子等。根据孩子的能力确定数量,但每次游戏最少需要摆放10件物件。

  第二步:摆好物件后,让孩子仔细观察每个物件并记住它们。

  第三步:让孩子闭上眼睛,家长悄悄拿走一个物件藏起来,再让孩子睁开眼睛,重新查看桌上的物件,问问孩子,刚刚丢失的物件是什么?

  参与的孩子年龄越大,可以放的物件就越多,在他闭上眼睛后,一次拿走的物件也可以越多。

  以上只是提升观察力中的三个小游戏,在《陪孩子玩的100种游戏》一书中,针对3-12岁孩子,提升每一项底层能力的游戏都有10个以上。我们只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喜好选择适合孩子的游戏,即可在玩中培养并提升孩子的9大能力。

  如果,你和孩子在一起时,除了读绘本,玩玩具,不知道还能一起玩点啥,那么,翻开《陪孩子玩的100种游戏》,赶快用书里的游戏和孩子玩起来吧!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思维训练题集+常考应用题,小同学们都练练吧
下一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课内阅读”专项练习,打印练熟,考试不下96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