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倒计时丨“宅兹中国”特展最全线上资源指南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2-11-29
手机版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作为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首个特展,即将于11月10日 结束。在展览步入尾声之际,我们整理了本次展览的教育资源。它们可以作为观展的辅助,或是展览信息的拓展,在特展结束后也将持续向公众开放。让我们顺着历史的轴线溯源而上,回到夏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探寻先秦时期波澜壮阔文明的神采与魅力。

  01

  微信导览

  本次展览的微信导览分为成人版和儿童版,供不同需要的观众选择。

  获取方式

  ① 扫描展厅文物说明牌上的二维码

  *彩色版为儿童导览,黑白版为成人导览

  

  展厅说明牌示例

  ② 关注上海博物馆公众号,点击菜单“GO上博-宅兹中国”进入导览页面。

  成人版微信导览

  精选29件器物,语音导览、文字简介、图片信息、看点推荐全get~

  儿童版微信导览

  精选9个主题,话题引入、问题思考、延伸材料,引导少年儿童获得观展乐趣~

  小少年可以自行听取和阅读;

  对小朋友,建议长辈灵活运用我们的材料,带领孩子一起看展~

  02

  特展视频/导览直播回放

  “宅兹中国”究竟讲了什么?要怎样看懂这个展览?这两个视频可以带您走进展览的台前幕后,了解展览的核心所在。

  在上海,何以读懂“最早的中国”?

  三分钟带你了解“宅兹中国”展

  ??

  ?

  ?

  如果微信导览和特展视频尚不能满足您对展览的求知欲,不如跟随上博的专家们“云游”夏商周,共同探讨考古学术新知。这些直播回放一定能给您带来对展览的深入认识。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导览直播回放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直播回放

  上博讲坛:“宅兹中国”大展与夏商周文明

  请至“视频号-直播回放”观看

  03

  线上讲座

  除了关于展览本身的导览和介绍,我们还邀请了三位著名学者,希望用线上课程的形式为大家带来与展览相关的衍生知识,拓宽视野。

  中华文明探源的回顾与述评(陈淳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中国的来历(葛剑雄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

  河南境内的夏商都市(王妙发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陈淳

  

  葛剑雄

  

  王妙发

  

  扫描二维码

  获取上海博物馆线上课程

  04

  线上课件

  ① “时间胶囊,探源文明”文物互动展

  何以中国?上下求索。让我们回溯历史长河,追寻中华文明的吉光片羽,开启“时间胶囊”,阅读古人为我们留下的中国故事。

  该数字媒体展以文物为主体,通过数字化科技扩大文物的线上展示空间,以寓教于乐的互动手段创新文物教育形式,着力增强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文物的关注和喜爱。

  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

  探索“何以中国”数字媒体展,进行文物互动。

  1. 识别海报二维码进入互动页面

  

  2. 关注上海博物馆公众号

  点击菜单栏“GO上博-时间胶囊”进入互动页面

  

  ② “宅兹中国:对话夏商周”互动网页

  人类最大的好奇来源于对自身的探索。我们从何而来?我们的文明从何而来?何以中国?若要探寻中华文明的特质,我们必将顺着绵延不绝的文化脉络向上回溯,重回夏商周。

  让我们通过城市、文字、美、自然、饮食、音乐六个主题,揭开远古迷雾,一起领略古今不同时空背景下通过文物传达的历史与文化。

  

  05

  展览细读/观展攻略

  配合展览,上博微信公众号推出了一系列展览细读与观展攻略,从多个角度阐释本次展览。

  在“宅兹中国”展览中,鼎是最多见的器物之一。“鼎”在夏商周三代的社会生活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陶鼎和铜鼎,谁先出现?方鼎和圆鼎,有等级之分吗?展览中的九鼎和五鼎分别是谁用的?在《夏商周之问“鼎”篇》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文字的起源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一般认为,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从朱书陶文、甲骨文、金文,到石圭盟书、竹简文,《夏商周之“文字”展品》一篇中,通过与文字相关的展品,勾勒出了早期文字与书写材料的演变,进而体现了文化的发展。

  

  河南是夏商周的核心区,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源地。在《夏商周之“遗址”篇》中,让我们以时间为线,以考古遗址串起展品,再看“宅兹中国”特展。

  

  除了直接聚焦遗址和遗物,我们也可以转换一下方式。跟随《夏商周之探寻文明的其他视角》,从夏代的影响范围、商代的身份标志、周代的王陵何在三个主题,再到展览中探寻三代文明。

  也许看完“宅兹中国”特展,你会觉得有一些意犹未尽,想看看更全面的夏商周,也或许你会觉得有许多似曾相识,上海博物馆的常设展厅里也有相似的器物。在《“宅兹中国”展的另一种观看路径》中整理了一些主题,串联起“宅兹中国”特展与上海博物馆其他常设展厅,邀你一起来深度探索~

  06

  其他线上资源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青铜器还是夏商周时期的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此次展览中那批独具特色的中原和楚文化青铜器,让世人得以领略中华文明之博大、古人工艺之巧思。9月初推出的《教育资源 | 青铜铸造工艺》,以动手为主,理论为辅,邀请大小朋友动手实践“失蜡法铸造青铜器”艺术手工,以体会青铜器铸造工艺。

  

  随着时代的消亡,青铜器历经岁月沧桑,身上浮现出斑驳的印记。此次展览中的众多青铜器身上,有着五彩斑斓的锈色,而这些锈蚀物使青铜器有了更多的观赏维度。国庆节前推出的《教育资源 | 青铜器的腐蚀与除锈》,以特展中青铜器上的各色铜锈为基础,解析金属腐蚀知识;同时,通过动手探索的方式带领大家了解,为了帮助金属延年益寿,文物保护工作者是如何从科学的角度去解决锈蚀病害问题的。

  

  ??

  往/期/回/顾

  上博新展预告丨“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首展“宅兹中国”即将开幕

  上博新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开幕,今晚导览直播提前看

  上博8月起至10月开放部分夜场 (特别提示)“宅兹中国”展二件精品将提前返程

  看展攻略 |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教育资源介绍

  数字展览|开启“时间胶囊”,探寻“何以中国”

  特展细读 | 夏商周之问“鼎”篇

  特展细读丨夏商周之“文字”展品

  教育资源丨青铜器铸造工艺

  看展攻略② | “宅兹中国”展的另一种观看路径(文末附调查问卷及抽奖)

  教育资源 | 青铜器的腐蚀与除锈

  在上海,何以读懂“最早的中国”?

  特展视频丨三分钟带你了解“宅兹中国”展

  “宅兹中国”H5,邀您对话夏商周

  特展细读丨夏商周之“遗址”篇

  上博导赏丨周人食器知多少

  特展细读 | 夏商周之探寻文明的其他视角

  ??

  问/卷/调/查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供稿丨教育部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上一篇:衡水中学学霸:数学手写笔记“曝光”,清晰全面,连老师都自愧不如
下一篇:孩子一二年级常考满分,就是学霸?先看看孩子是否具备这些能力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