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岸携手把中医药做大做强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3-06-07
手机版

  新华社台北6月1日电(记者章利新 尚昊)台湾中医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詹永兆近日在台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医药在岛内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民众信赖的抗疫伙伴、健康助手。希望两岸携手把中医药做大做强,造福全世界。

  台北大街小巷中医诊所林立,稍有名气的中医门诊挂号常常一号难求,中医与台湾民众生活密不可分。尤其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在台湾的接受度有明显提升。

  “医院临床研究显示,台湾研制的中药复方‘清冠一号’,对新冠感染者从轻症转重症的预防效果可达八成;‘清冠二号’可使重症患者死亡率下降七成。”詹永兆说,疫情期间,这些药物一定程度安定了民心,也增加民众对中医药的信任度和利用率。

  这是5月19日在新北市拍摄的中药复方“清冠一号”所用药材。新华社记者 尚昊 摄

  黄芩、鱼腥草、栝蒌实、北板蓝根、厚朴、薄荷、荆芥、桑叶、防风、炙甘草……詹永兆办公室的茶几上,整齐摆放着“清冠一号”的组成药材。他详细介绍药材特性和产地,为其抗疫作用而骄傲。

  2021年5月岛内疫情大暴发之际,“清冠一号”投放市场,使用效果良好,引发民众抢购。詹永兆说:“这大大增强了民众对中医的信赖。去年,台湾的中医利用率成长四成,中医就诊人数增加到800多万。”

  他说,传统观念认为中医只会调理、保健身体,但这次抗疫让大家发现,中医也可以治疗像新冠这样的急症。现在,很多民众乐意走进中医诊所,还会介绍别人去看中医。

  台湾缺药危机持续有年,如今不仅西药缺,中药也缺。詹永兆认为,疫情发生后中医就诊人数大涨,是缺中药的重要原因。“台湾既有中药厂的产能最多增加两成,与满足暴增的用药需求还有差距。”

  5月30日,在台北一家中药店,工作人员为患者调配中药。新华社记者 尚昊 摄

  据介绍,台湾目前有中医诊所4000多家,约130家医院设立中医科,中医师有近8000位,4所专业院校每年能培养300多位中医师。这构成了台湾中医药发展的基础。

  “目前台湾中医发展越来越完善,并能下沉到乡镇。”詹永兆说,在中医师公会推动下,岛内医疗资源不足地区实现“巡回医疗”,每周有300多位中医师下乡。“我们有能力把中医资源带去艰困的地方,照顾当地民众,这是我们感到骄傲的地方。”

  中医师公会还推动中医观念进入中小学课纲,普及中医常识;坚持举办“小小华佗营”,让家长带小朋友体验中医;举办“中医嘉年华”,让普通民众了解中医。“我们一直努力向下扎根,让中医和更多人联结。”他说。

  两岸中医药同根同源,联系密切。詹永兆说,两岸用来培养中医师的典籍是一样的,中医师只有打好这些经典的基础后,才能产生新想法。他当初学中医时,老师都是从大陆过来的。现在,台湾绝大部分中药材需要从大陆进口。

  在詹永兆看来,两岸中医药交流一直非常频繁,台湾主要医学院基本上都与大陆的医学院系建立了“姐妹校”关系,师资学生一直在互访交流。大陆很多院校的师徒制,让台湾师生很欣赏,有很多台湾中医师到大陆拜师学艺。

  “两岸中医药是不分彼此的。”他说,虽然疫情3年间大部分交流中断,但相信会很快恢复热络。“在中医药方面,两岸同仁想法是一致的,希望互相分享好经验,大家一起努力让中医药在全世界发光发亮。”

  詹永兆最初从事西医工作,3年后转回中医,因为他对中医的亲近与信任根深蒂固。他说,中医经典方剂都是千百年累积下来的财富,是我们老祖宗同疾病斗争过程中反复验证的“真实世界的证据”。

  出身中医世家的詹永兆在中药的香味中长大,从小听父亲讲祖上行医的故事。他的曾祖父曾在乡下行医,翻山越岭去看一个病人,病人看完病却没钱抓药,他的曾祖父就拿钱给他去买药。“医者父母心。父亲跟我讲的这个故事,一直记在我心里,我们要有这种传承。如今,我儿子也从事中医,他是第五代了。”他说。

  举报/反馈

上一篇:安徽建筑大学:吟唱经典国学 推动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
下一篇:千年古城门重开 桂林旅游增添历史底蕴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