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推进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剖析与实践探索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工科关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梦想,也关系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培养工科人才,要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思政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战略举措。校企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工程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

  校企协同推进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剖析

  首先,校企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驱动。校企共建一是有利于遵循思政教育规律,将工程教育的价值感、使命感通过企业愿景、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真实案例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之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二是有利于遵循工科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企业产品研发的闭环系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工程认知体系和思维体系。三是有利于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通过企业创新发展的“匠心”精神浸润,塑造学生追求卓越、勇毅前行的品格与素养。

  其次,校企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必然要求。校企共建一是便于学生及时感知企业最前沿的技术应用,在知识结构上实现理论研究与技术发展的有效衔接。二是便于依托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数据资源开展实践实验,在教学配置上实现企业优质平台对学校教学资源的必要补充。三是便于依托企业的鲜活案例训练学生破解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能力培养上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联动,为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养成提供真实场景。

  再其次,校企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培育一流师资的重要路径。高校教师的知识层次、人生阅历、学术影响力及其固有的认知、思维习惯,使得教师思政工作更具挑战性和复杂度。过去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的问题。“重科研、轻教学”等不科学的评价导向,也造成了部分教师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投入不足。师资引进前从校门到校门的单一成长经历和引进后以理论成果论英雄的职业发展生态,导致部分教师欠缺实践能力。而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教师的实践能力关系着学生工程认知框架和工程思维的构建,关系着工科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深度和凝练成效。校企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能够有效激发教师主动接受思政教育的情感自觉,促使教师提升思想品格和教书育人境界,同时也为培养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拓展了平台载体。

  校企协同推进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校企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加强方式方法、底层规律的探索和实践应用,在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上发力,形成链条完整、协同高效的闭环建设体系。

  一是在校企共建课程思政主力军上发力,打造协同育人教学共同体。校企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要深化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也要强化对行业企业的实践认知,还要做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精准把握思政教育规律、及时响应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与校内基层教研组织有效衔接,这就需要积极构建一种涵盖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教学共同体。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自2018年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后,结合新工科建设,积极探索“一心五环”(即以育人为中心,在课程选取、教师培育、思政凝练、项目牵引、效果评价5个维度系统发力)的课程育人新机制。学院深入开展与企业共建课程思政,向内搭建“学院—教研室—教学团队”三级联动的工作载体,向外拓展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离退休党委、能源电力和信息行业龙头企业的共建平台。积极打造以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为指导,专业教师为主导,企业专家为支撑,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为补充的协同育人教学共同体。既在深化教师思政意识上下功夫,又为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本领搭建载体。形成与思政课程双向驱动、与师德师风培育同频共振、与行业背景深度融合的新时代教师培育格局。

  二是在校企共建课程思政主战场上发力,推进协同育人课程改革。校企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要对接国际工程教育前沿,对标“一流课程”核心要求,优化课程内容供给,完善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也要遵循《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基于课程自身特点,立足院校行业特色,结合学生成长需求,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形成一套与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相融合的价值引领体系。

  以学院与百度公司协同推进“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课程思政为例。学院在依托企业技术和平台优势完成课程体系重构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提炼—锻造—融入”,形成以“五引”为导向的内生式课程育人体系,既在“术”的底层逻辑上精耕细作,更在“道”的高层指引上探索提升,实现对学生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一是哲学科学思维引领,深挖领域内科学家的学术思路和重要算法背后的底层逻辑,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哲学思维;二是国家战略引领,依托百度研发“飞桨”平台支撑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创新案例,引导学生树立坚持“四个面向”科研攻关的理想信念;三是工匠精神引领,借助“简单可依赖”的百度理念和“把事情做到极致”等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四是大学精神引领,融入百度校友立志成才、反哺母校所折射出的责任担当,引导学生践行“自强不息、团结勤奋、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五是学生关切引领,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实现传道、授业与解惑相统一。

  三是在校企共建课程思政主渠道上发力,推动协同育人课堂革命。既要推动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变革,彻底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着力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能动性,也要着力优化教学方法、教学媒介,构建多元载体、多维视角的教学场域,持续提升课堂教学质效。

  学院教师结合课程内容特点设计讲授课堂、翻转课堂、研讨课堂等情境教学模式,提升教学针对性,引入问题导向、案例分析、课题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主体探索性,运用智慧教室、雨课堂、云平台等数字化手段增强师生互动性,融入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提升课程育人的感召力,借助企业专家讲授、企业平台实践、企业难题解决强化学习沉浸感,切实构造“教”与“学”的最优曲线,奏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亲师信道践行的“协奏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葛红 姜力争 单位系华北电力大学)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临港演艺中心联手上海六大院团,古老戏曲走进“年轻新城”
下一篇:AI赋能病理诊断:微软与这家行业先锋展开合作 开发检测癌症的大模型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