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开学演讲让人热血沸腾,转给孩子听,十分励志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2-12-03
手机版

  8月15日上午9点,清华大学2019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在综合体育馆举行。清华大学的开学典礼直播引来了不少围观,其中不乏许多中学生、教师、学者,充满活力又励志的开学演讲让人热血沸腾!

  在开学典礼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以“踏万古江河铸不朽人生”的讲话勉励所有新生,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清华的风采。

  校党委书记陈旭为新生代表董佳林同学佩戴校徽,全体同学也佩戴上自己的校徽,标记上“清华人”的身份,承载着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承载着清华人的使命与荣光。

  在奋斗中成就未来

  ——在清华大学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电子信息类 董佳林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电子信息大类的董佳林。很荣幸能在这里作为新生代表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生向所有帮助我们、支持我们的家人和师长道一声谢谢,你们的关爱一直是我们进步的源泉。谢谢你们。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清华,是无数莘莘学子自儿时起的梦想。在逐梦清华的过程中,我们开始理解什么是万里挑一的残酷,什么是挑灯夜战的努力。

  那是我们可以摞成几米高的试卷,那是我们可以塞满几书架的课本,那是我们可以捆几把的笔芯,那也是我们手指上难以褪去的厚厚的茧。

  我们已经用汗水证明了我们可以,现在正要用行动去谱写我们更好的未来。

  初闻清华,我憧憬于她的严谨勤奋。清华大学的学风是以严谨、勤奋著称的,严谨、勤奋是治学之本、成才之本。

  这是历代清华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每一位同学加倍珍惜并且将它继续传承。我想也正是这样的优良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不懈奋斗,投身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才成就了清华今天的耀眼。

  体验清华,我感叹于她的开放创新。在寒假工科营的活动中,一件件模型不断地刷新着我的想象力,一个个研究方向不断开拓着我的视野。

  如果我没有来到这里,我永远不会去想人工智能与现在的生活竟如此交融,也不会想到生命科学已经做到了原子水平的研究。

  那时我忽然意识到自己思想中的桎梏、观念中的保守。也正是在那个冷静的冬天,清华告诉我,创新才是发展的动力。站在知识的边界上,眼前的一切都是未知。

  深入清华, 我领悟着她的“行胜于言”。大礼堂前草坪南端的日晷时刻提醒我们,清华人从来都是坚定的行动者。

  新生骨干营的主题报告中老师给我们分享,上个世纪末表彰的23位两弹元勋中有14位在清华学习或是工作过,他们以身许国,大半辈子隐姓埋名,只为最后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努力行动,才能让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坚定不移,无愧内心,充满自信。

  今年夏天,我们都有幸收到了一份来自清华大学的礼物——邱勇校长推荐的《万古江河》,它让我们在夏日的浮躁中保持一份沉静、一份思考。

  纵观历史长河千百万年,横看六合八荒千差万别。我们读到的不止是灿烂的历史,更是宏大而融汇的思想境界。

  我想,清华所期盼我们做到的,不仅是专业扎实,更是文理并济、古今贯通,还有最重要的,是具备家国天下的情怀。

  考上清华,是我们值得骄傲一生的事。但这份骄傲的来源,绝不止只是在清华上过学的经历,而应该是我们未来四年中收获的知识、能力和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精神。

  今天,我们宣告,新的九字班已经到来。在这属于我们的时代,让我们携手并肩,为梦想拼搏,努力成长为可以承载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责任的新时代清华人!

  谢谢大家。

  

  做“最清华”的选择

  ——在清华大学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校学生会主席、2015级化工系 杨雯惠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师弟师妹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园子里的师兄师姐、代表清华大学学生会,向九字班师弟师妹们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在过去寒窗苦读的十多年里,大家一定都做过很多的选择题,在做这些选择的时候,我们或是需要精密的数学计算,或是需要缜密的逻辑推理,考入清华的大家一定都做对了其中的绝大多数。

  但我更想要恭喜大家的是,一个多月前,你们很可能做对了人生中一道非常重要的选择题,那就是选择清华。

  当然,人生并不会因为大家选择清华而变得简单。

  今后,小到选择什么样的课程,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度过课余的时光,大到在未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向,这些大大小小的选择会串联成线,构成我们最宝贵的清华时光。

  今天在这里,我虽然不能告诉大家每一道题的答案,也不能预知每一种选择的结果,但我可以和大家分享的是,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成长过的清华人都做着什么样的选择。

  清华人的选择,是少一些盲从,多一些探索。

  更自信、更开放的清华给我们更大的舞台,各位师弟师妹,你们将有至少四年的时间去探索新世界的广袤。虽身在清华,我们却可以不必把脚步设限于清华,每年的寒暑假,清华学子们都会奔向祖国大地的四面八方开展社会实践。

  能动系五字班的冯晨龙同学励志要做“最苦、最累、最折磨人”的实践,三年的时间里,他累计为贫困乡村及中小学搭建太阳能路灯5盏、太阳能灶20台、太阳能热水器40台。

  身在清华,我们的知识源泉也可以不止于中国大地,2018年,超过50%的本科生在学期间有海外学习的经历,学校新成立的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也将助力我们走向多元文化交流的世界舞台。

  身在清华,我们甚至可以不必把目光拘泥于地球表面,下至2400米深的暗物质实验室进入加快建设新阶段,上至“天格计划”首颗实验卫星发射成功,或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天格计划”学生兴趣团队的组成人员正是我们身边的50余位本科生。

  身在清华,不只有一千、一万种选择去做的事情供我们挑选,不盲从、有主见的你更可以尽情探索,去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选择。

  清华人的选择,是少一些安逸,多一些拼搏。

  清华园虽然美丽,但大家未来将要面对的,绝不是花团锦簇、无忧无虑的乐园,遇到困难、挑战和挫折,都是非常平常的事情。

  在过去的四年生活中,我也曾经历过很多个看上去惊心动魄的时刻。渐渐地,我发现了两个规律。第一个规律是,起起是偶然,落落落落才是我们生活的常态,用一颗平和从容的心去接纳困难,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状态去战胜它。

  第二个规律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各位师弟师妹,当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觉得自己是唯一的一个,在你之前,在你之后,都有无数的清华人在这里经过摸爬滚打才能成长。

  就在昨天,在座的大家都领到了一包新学期的学习加油糖,这4000余份创意糖果都是由清华大学学生会的师兄师姐们亲手包装的,糖果虽小,但却饱含了我们对大家最真挚的祝福,希望大家都能在今后遇到困难的时候咬紧牙关,选择去做一个坚持拼搏的清华人。

  清华人的选择,是少一些推脱,多一些担当。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清华前辈们用自己的选择,响应中华民族对我们的号召。百年前,他们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选择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探求人民的真幸福。

  他们在抗战的烽火中,或矢志学术,或投笔从戎,前后有千余人选择参军。新中国成立之后,清华人仍然选择站在服务祖国与人民的前线,用密云水库交上一份实干的毕业答卷,还有平均年龄23岁半的前辈们“用双手撑起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

  前辈们曾说,“选择了清华,就是选择了一生的责任”。这份责任对我们而言其实不是遥不可及,我们可以选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关心身边的朋友,在寝室、班级各个集体里发光发热,付出一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体会为他人奉献的快乐,今日的我们也将为未来承担更大的责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其实我们都知道,选择探索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挫败,选择拼搏往往让我们远离他人脚下的捷径,选择担当意味着要付出更多默默无闻的汗水。

  或许在你之前的印象中,清华人都是绝顶的聪明,精密的数学计算、缜密的逻辑推理会帮助他们做出短期内收益最大的选择。

  但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出于对探索未知的渴望、对追逐梦想的赤诚、对祖国大地的深情,那些当时看上去没那么实际、没那么安逸、没那么划算的选择,往往正是属于清华人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会在长远的未来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清华,一定会成为我们一生的骄傲,但希望,考上清华只是大家人生的新起点而不是顶点。选择清华,你一定会不虚此行,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每一个岔路都能做出属于自己“最清华”的选择。

  亲爱的九字班,再一次祝贺你们,期待你们在清华园都能不负过往、拼搏现在、成就未来!

  谢谢大家!

  

  本次典礼还特别邀请了5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校长及老师参加开学典礼。中学是各位新生成长的摇篮,感谢中学与清华共育英才,成为他们共同的母校!

  

  2019年,清华大学共录取内地学生3400余人,国际学生约300人,港澳台学生60多人。

  内地学生中:

  理工类考生占比77.3%,

  文史类考生占比8.9%,

  艺术类考生占比6.6%,

  来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占比7.2%。

  来自西部地区省份的学生约占26.3%,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占19.3%,少数民族考生占10.9%。

  今年录取的新生中既有“诗词才女”武亦姝、“围棋‘七冠王’”柯洁、“全国高考最高分730分”杨晨煜、IMO满分金牌得主谢柏庭等“明星学子”,也有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来自云南宣威的励志少年林万东,《爸爸,我考上了清华大学,以后别再对我撒谎了》文章的主人公、来自江苏如皋中学的周鹏宇,广东新兴县新兴一中37年来首位考入清华的学生邝永胜等自强典型……

  最小新生未满15周岁

  

  2001年出生的最多

  占总人数的63.05%!

  最小的同学是2004年8月出生的!

  今年才15岁!!

  这个专业招生人数最多

  

  今年是大类招生的第三年

  数理类以440人的数量再次夺得魁首

  而法学类第一次取代文理通识类(新雅书院)

  成为“熊猫”大类

  男女生比例略超过2:1

  

  清华2019级小伙伴们的男女比是2:1

  仍然与往届持平

  计算机类以7.33:1的男女比

  成为男生占比最多的大类

  艺术类男女比约为1:3

  1

  柯洁:梦想伊始,一切皆有可能

  进入清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那就是顺利完成报到!”柯洁一手拿通知书,一边笑着弯腰认真办理入学手续,阳光洒脱,笑容温暖。

  迎新现场,柯洁的出现引起了大家普遍关注。作为近几年中国围棋第一人以及世界顶尖围棋选手,柯洁目前已是世界围棋史上最年轻的“七冠王”,从四段直升九段,17岁时已排名世界第一。2017年5月,他与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的三盘大战,更是引起全世界的瞩目。

  今年22岁的他已经是中国棋坛上的传奇人物。然而就在这一年,他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要决定:加入清华,成为清华人!在被保送清华后,他曾表示:“我希望能够沉淀下来,去安心地做一件大家都觉得很平常、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上大学。”

  

  柯洁是个努力的男孩子,“选择清华,就意味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新生报到前不久,柯洁仍然一直在努力学习,每天都读书到很晚,“围棋比赛和学习都非常重要,只有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才能追赶上来。”

  面对大学生活,柯洁希望沉下身心,能像大家一样面对大学这个新起点、新征程,希望分配好学习和下围棋的时间,不希望大家对运动员有刻板印象。

  第一次以清华人的身份走进校园,柯洁表示充满期待。“梦想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我会努力与老师同学们好好相处,多向他们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文 赵姝婧 方锶

  图 苑洁 靳翔宇

  视频 方锶 王子艺 郭艺博

  2

  林万东:天朗风清,像未来的颜色

  清晨,林万东独自一人背包来到清华园报到。抬头看天空,天朗风清。“像家乡云南的天空一样亲切,也像极了未来的颜色。”

  

  大家都还记得,一个多月前,清华大学的一纸捷报,辗转2300多公里,抵达云南省曲靖市阿都乡的贫困考生林万东手中。那时的他,正大汗淋漓在工地打工搬砖头。

  林万东出生在阿都乡一个山村中,这里是深度贫困地区。家里姐弟三人,姐姐在上大学,弟弟还在念高一。父亲因病不能干重体力劳动,全家的经济来源都靠母亲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砖背沙。承受着几倍于寻常家庭的压力,这个即将有两名大学生的农村家庭没有被击倒。

  今年高考,林万东考取理科713分,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被自动化系录取。高考结束后,林万东曾去到昆明的一处工地陪母亲一起打工。他在日记中默默写下:“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

  今日,新生活开启,林万东充满希望。“清华太美,老师同学们无比亲切,我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和生活,也希望未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贡献力量。”

  文 赵姝婧

  图 苑洁

  3

  杨晨煜:希望能做真正的清华人

  来自广西南宁二中的杨晨煜无疑是2019年的高考“明星”。考出全国实考最高分730分的他,已通过选拔进入人工智能学堂班学习。“最高分、最高颜值、多才多艺”是媒体给予他的赞美,而他却说:“我并不认可这样的概括方式,高考成绩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努力才最重要。”

  

  迎新当天,杨晨煜身着深蓝色T恤,始终面带微笑,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清爽干净的阳光大男孩。谈到为什么选择清华时,他大方地表示:“这里是我一心所向。荷塘中如流水般的月色,清华学堂中厚重的历史都深深吸引着我。”

  杨晨煜被选拔参加了今年的“新生骨干训练营”。为期三天的活动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清华大学中集体的力量。

  “无论是班团组织还是社团协会,集体将每一个人团结在一起,给予每个人温暖与帮助,发挥着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杨晨煜说。作为新生骨干的他,也全程参与了今年的迎新工作,践行了自己在训练营中服务班团建设的信念。

  来到清华,杨晨煜想对自己说:“希望我能成为真正的清华人,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不忘初心,从始至终。”

  文 王媛媛

  图 苑洁

  4

  天津双胞胎姐妹携手走进清华

  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的戴蓓、戴蕾是清华2019级新生中唯一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戴蓓入读临床医学类,妹妹戴蕾则是化生类新生。姐妹俩的容貌和专业虽然不完全一样,对起话来却是异口同声、格外默契。

  

  爱唱歌、爱画画、爱动漫、爱打羽毛球……作为理科生,姐妹俩的兴趣爱好丰富多彩,性格也非常活泼开朗。

  选择医学和化生专业,她们对紧张的学业强度已经作好了思想准备,尽管如此,她们还是希望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学生社团和社会工作,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全方位体验清华的精彩与优秀。

  文 程曦

  图 苑洁

  5

  四川双胞胎兄弟双双圆梦清华

  “9字班”新生中共有4对双胞胎,来自四川石室中学的张家杰、张家豪兄弟就是其中的一对。今年高考中,两兄弟都考出了优异成绩。关注时事、心系芯片自主研发事业的哥哥张家豪选择了电子信息类,而以清华计算机科学为学术圣地的弟弟张家杰则即将开始他在清华人工智能学堂班的学习。

  “我和哥哥性格大同小异,只是哥哥做事比我麻利,也相对倔强,我会比较‘佛系’一些。”张家杰这样评价自己和哥哥的性格。

  而哥哥张家豪则打趣说:“我们俩的主要区别是我比较瘦。”说起过去常常被老师和同学认错叫错的“尴尬”经历,两人相视一笑,默契显而易见。

  自小起,两兄弟就在父母的鼓励下共同制定成长目标,在学业之余参加各类竞赛,培养了各自浓厚的专业兴趣。两人还有着共同的业余爱好:热爱篮球,喜欢NBA,有诸多彼此都熟悉的球星……

  “我们上高中时几乎天天打球,既减轻了压力,也锻炼好了身体。”正因如此,他们对清华园的期待远不止学术上的精益,多姿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节庆时紫操上的各类聚会,丰富而专业的社团活动,都是他们所追求的清华生活。

  

  张家豪说尽管来过很多次清华,对这里并不陌生,但迎新日的感受还是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兴奋。“多年努力,终于圆梦清华,心情无比兴奋。”

  对于即将在清华园里展开的精彩生活,两兄弟充满了信心:“相信在清华的四年,我们能学到许多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广博而专业,阳光而深邃。”

  文 王媛媛

  图 苑洁

  视频 刘蓓

  6

  冉宁可:酷爱计算机的中国迷

  在清华综合体育馆的国际本科新生报到现场,来自美国的冉宁可(Nicholas Matthew Ramos)正在排队办理报到手续。酷爱计算机和数学的他即将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大类学习。

  

  “我对软件开发很着迷,希望用数学这一强大的工具解决计算机科学上遇到的很多问题。清华大学的计算机学科很厉害,我期待今后能在这一领域认真钻研。”冉宁可说。

  冉宁可还是位中国迷,他从高中开始学习中文,已经有三年学龄的他可以流畅地用中文与人进行交流。冉宁可还自编了学习中文的程序Fluent Reader,并与周围喜欢中文的同学分享自己编写的程序和学习心得。

  冉宁可高中就读于伊利诺伊州数理高中,在这样一所人才辈出的学校,冉宁可不但各科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在学校内外的许多活动中表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他曾连任高中学生乐团的团长,还是学校科学与计算机代码俱乐部的负责人。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冉宁可特意提前几天来到清华。

  “清华真的太漂亮了!这几天我才参观了一部分校园美景,未来还要好好探索。”面对未来,冉宁可满怀憧憬:“能够一边提升中文一边学习计算机专业真的太棒了!未来想去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将自己的热爱付诸实践。”

  文 吕婷

  7

  刘雨桐:多次亲近清华 终于圆梦新雅

  毕业于襄阳四中的文科考生刘雨桐曾参加过清华大学的暑期学校、人文社科冬令营和优秀新生夏令营等活动。她说,多次亲近清华,但每一次的心境都不一样,“现在正式成为了清华人,对清华生活充满了期待!”刘雨桐在迎新当天显得格外沉着而自信。

  

  刘雨桐即将进入新雅书院学习,她说:“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通识人才,我希望自己在新雅书院的学习中全面发展。”

  8月11-13日,刘雨桐还参加了“2019年清华大学新生骨干训练营”,感受到了清华的集体凝聚力,对班团建设工作有了初步感知。

  记者提议为刘雨桐拍照片时,她取下了肩上的背包,放下手机,“轻装上阵”的姿态背后满是对未来的笃定。

  文 王媛媛

  图 苑洁

  8

  最小新生鹿泽宇:探索未知和自然的奥秘令人着迷

  化生类新生鹿泽宇出生于2004年,是3000余位新生中年龄最小的,既有充满活力的性格和表达,也有一份超乎年龄的成熟认知。

  

  记者见到鹿泽宇时,已经办完大部分报到手续的他正坐在会场一角,静静地阅读邱勇校长赠给新生的书籍《万古江河》。鹿泽宇说,通过这本书,能读到很多课堂上无法了解的历史脉络和细节;书中的笔法行文,也值得细细品味。在他看来,读书要么不读,要么就要仔细琢磨。鹿泽宇曾获得第32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银牌,化学是他的最爱。未来他也想继续在化学特别是超导体领域从事研究。鹿泽宇说,其实他从小对数学、物理这些基础学科都很有兴趣,探索未知和大自然的奥秘,对他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学习之余,鹿泽宇也酷爱体育。他骄傲地历数自己对游泳、乒乓球和长跑的热爱与坚持。来到清华这样一个有着优良体育传统的学校,他自然是如鱼得水。

  来自北京十二中的鹿泽宇虽然曾来过清华多次,但第一次以新生身份踏进清华园,还是有着别样的激动心情。学长们8月初就为新生建了微信群,因实习没能参加迎新工作的辅导员专门到紫荆迎接他们,并为他们规划报到路线等细节,让新生们感受到浓浓的温暖。

  展望未来,少年鹿泽宇期待无限!

  

  

  

  

  

  开学典礼期间,很多新生同学的亲友也来到了学校,学校在新清华学堂、音乐厅、主楼后厅和第六教学楼为各位亲友设置了现场直播;同时通过清华大学电视台、清华大学微博,以及人民日报客户端及人民日报微博、人民网微博、新华网、中国新闻网、腾讯网、中国网、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等媒体对典礼进行直播,全面满足观礼需求。

  

  

  

  

  

  

  

  

  

  

  

  

  

  

  

  他们在开学,同一时间,你在做什么?

  人生的不同道路,

  就是由许许多多这样“同一时刻的不同选择”决定了。

  未来可期,路还长,努力跑!

上一篇:还追什么星啊,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才是我们最应该追的最好明星
下一篇:豆瓣小组的“塌房岁月”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