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法大 | 勤恳教学 笔写春秋:江兴国教授用近百本日记记录校园变革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2-12-03
手机版

  

  编者按:为迎接建校70周年,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组织校史修订工作。自今年年初,组建学生志愿者团队采访学校老干部和老教授,记录他们讲述的法大建设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刻画法大师生与时代同行、为全面依法治国艰苦奋斗的一幅幅历史画卷。

  个人简介

  江兴国,北京政法学院1962级校友,复办后首届研究生,师从曾炳钧教授。毕业留校后担任法律史系教师,后历任法律系副主任、教务处处长。江兴国有常年写日记的习惯,六十多年来,他的日记累计已有上百本之多,这些日记生动、详实地记述了他的生活经历和法大的校园变革。

  (点击可收听本文章音频)

  

  

  从人民公社法庭重返校园

  

  “三十多岁上研究生不容易,大家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面,无所谓艰苦的生活条件。”江兴国在回忆当年的学习生活时这样感慨。1967年,从北京政法学院本科毕业的江兴国被分配至广西省桂林市永福县下的人民公社法庭工作,直到12年后,他在偏僻的大山中收到了来自昔日大学恩师何长顺老师的一封信,从中得知了北京政法学院复办并招收研究生的消息。江兴国果断报名参加了考试,并于1979年11月20日以北京政法学院第一届研究生新生的身份回到了校园。这一年,江兴国36岁,需要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家中妻小。当时研究生共招收35人,分为7个专业,其中大部分学生都与江兴国有相同的情况。

  

  (北京政法学院79级新生开学典礼)

  研究生生活有困难也有愉快,因为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江兴国与同学们格外珍惜这三年时光。当时的教学楼被北京市第174中学占据,北京政法学院复校后与第174中学共用教学楼,所以教室资源格外紧张,学校就给所有学生发放了马扎,没有教室就坐着马扎在操场上课。

  学校对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视,研究生课程内容丰富完善,江兴国清楚地记得当时的专业课有中外法制史、古汉语、英语,公共课有哲学、经济学、法理学。学校还用最强的师资给学生们授课,江兴国幸运地师从当时全校唯一一位教授级教师,曾炳钧先生。法制史专业的学生共有4人,教师却有7位,专业课上通常只有两三名学生,老师们时常邀请学生们来家中进行授课。

   (北京政法学院79级新生开学典礼)

  江兴国回忆,研究生时学习任务重、老师要求高,而紧张有序的学习之余,学校也组织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听讲座、参加学生会议、春游秋游、与外校进行交流等。有校舍住、有食堂吃,基本的学习条件得到满足,同学们对当时的研究生生活都感到满意。学校当时勤俭办学、重视师资、关心学生、注重教学的理念,对江兴国日后的工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出任法律系副主任 见证学校的院系变更

  

  江兴国说,在他就读研究生时学校师资力量缺乏,学校培养研究生本就有补充教学队伍之意,所以他 在毕业后欣然留校,成为一名中国法制史教师。1987年学校开始在昌平办校,法律系副主任之职出现空缺,年轻的江兴国被提拔为法律系副主任兼法律系副书记,主要分管昌平校区 法律系学生工作。

  作为法律系副主任,江兴国是我校专业调整与院系变更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他回忆说,从1952年建校开始,直到1979年复办,我校只有单一的政法系,六十年代有几年还办了政治理论教育系。

  于是,学校从1984年开始酝酿分系,1985年正式实施分系工作,分为法律系、政治系、经济法系,共三个系。当时的在校生可以自由选择院系,新招收的学生则按照院系分别开展工作。法律系每年招生三四百人,而政治系、经济法系招收的学生较少。1989年学校又成立了国际经济法系,1994年响应国家培养既懂法律又懂外语的人才的号召,成立外语系,以改变过去学生法律知识水平较高、外语水平较低的情况。后来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更多院系。

  

  “我在教务处的工作就是为教学服务”

  1994年4月,江兴国被正式任命为教务处处长。在此期间,他一边负责法制史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一边主持教务处的工作,一直到2001年底退休,江兴国在教务处工作了将近十年时间。

  江兴国认为做好教学工作有三项基本条件,一是有充足的经费支持,二是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三是有科学的教学计划。当时我校师资科由教务处管理,“教学好不好,关键是师资,在校内开设一门课程,首先要考虑的是师资力量是否充足,没有师资怎么开课?”他这样说道。

  师资建设与教学相辅相成,江兴国重视师资,而他在教务处工作期间遇到的主要困难也是师资。当时学校在师资力量方面比较欠缺,学校想办法培养或者从外校调动老师补充教学队伍。对于外校调入的老师,江兴国首先对其严加把关,考核该老师是否能够胜任某一科目的教学工作,考核通过后,再经分管教学的领导同意,才能办理人事调动手续。江兴国称自己在任期间学校有法律系、经济法系、国际经济法系、政治系、外语系等五个系,已经有了综合办学的趋势,想要开设更多的新专业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江兴国在教务处任职期间,学校的教学队伍发展壮大,师资力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除了充实教师队伍,江兴国还身兼学校职称评定办公室主任,负责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教务处每年根据北京市的要求,安排评定职称的起始时间,经学校同意确定每年评定教授、副教授、讲师的名额。据江兴国回忆,教务处提出职称评定方案后,经学校批准,由职称评定办公室下红头文件,再由教务处牵头各系成立评审委员会。江兴国认为,教师讲课好不好、科研成果是否突出是评定职称的“硬指标”。

  江兴国在教务处任职期间还参与了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改革。当时教育部的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如何认定一个学校是否有资格成立法律系提出要求:一个学校的法学专业至少要包含法理学、宪法、法制史、刑法、民法等十四门基础课。在此基础上,各高校之间评比法律系的办学情况也以这十四个科目为标准。江兴国以这十四门课程为主线,加强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配备,努力把这十四门课程办好。教务处还要至少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教学评比活动,每个系选出教学水平高的老师参与学校的教学评比,最终评选出优秀教师。除了教育部、司法部的统编教材之外,我校教学主要使用自己编写的教材,因此,教务处还主持教材的编写工作,负责组织老师牵头进行编写。

  “我在教务处的工作就是为教学服务,除了提高教学质量之外,还要从师资、教材、学生管理、教师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入手。”为了让老师安心教学,学校为老师在昌平校区提供午餐。为了解决有晚课的教师晚上的住宿问题,学校将昌平校区的学生宿舍5号楼部分宿舍开辟为教师宿舍,还为老师设置往返两个校区上课的班车,保证授课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减少老师们上下课途中乘坐公交车、等车和排队的麻烦。

  此外,凡是涉及老师的事情江兴国都格外慎重对待,能够解决的都尽量解决。为了提高教师参加科研工作积极性,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文章有困难的教师可以向教务处提出申请,江兴国帮助协调经费支持教师发展。他说,这些工作是为老师和学生创造基本合适的条件,不能说很好,也不能让大家都很满意,只是能够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荣誉证书)

  在做好教务处处长工作的同时,江兴国还参加了教育部委托北京市教育局进行的重大科研项目《<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的研究与实践》,经过几年的努力,完成了此科研任务,并获得好评,得到2000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六十多年来,他的日记从未间断

  

  

  

  (左图为江兴国本科阶段的日记本,右图为研究生阶段日记本)

  江兴国从小就热爱历史,喜欢回忆过去,也正因如此,1958年,正在上初中的江兴国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到今天已经是江老写日记的第六十三个年头,他的手写日记已经积攒了一百多本。2005年后,江老因中风而无法握笔,因此开始写电子版日记。一开始,江老的日记简单记叙了每天上什么课、和谁一起参加活动,后来内容逐渐丰富起来,他会生动详实地记上自己感兴趣的所见所闻。

  六十年前,刚刚开启大学生活的江兴国在1962年9月6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一生中最后的学生时代——大学时代的学习生活在今晨八点的铃声中揭开了序幕,迎接我的是政治经济学课程。今天讲‘导言’,由涂继武老师讲。内容深奥,不易理解透彻,很快100分钟的授课便结束了。休息20分钟后,于10:10开始了中共党史的课程……”

  

  江兴国说从在北京政法学院上学,直到毕业后留校当老师,他的日记一天不少,都与曾经的北京政法学院、如今的中国政法大学有关。他作为学校变革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为法大今天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江兴国的日记也在继续谱写着中国政法大学新的篇章。

  法大微信 【第20211201期】

  内容来源:新闻中心

  记者:李诗阳 周佳如

  图片:摄影工作室 受访者提供

  音频:杜天一

  校对:何栩 王燕燕 赵浩然

  封面设计:牧牧

  责任编辑:黄雨薇

  

上一篇:平安港口|市桃源小学2022年秋季学期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下一篇:项目团队管理专栏︱如何组建和管理项目团队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