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儿子的向往 文/杨耀峰

栏目:网络教育  时间:2022-12-12
手机版

  

  李一川原来一直想把儿子李大鹏培养成作家,儿子有这样的天赋,在小学、中学时已经崭露头角,作文在班上常常被当作范文读讲,很受语文老师的青睐。但在考大学时儿子却报了工科大学,读了水利方面的专业,儿子这种选择一是出于找工作的需要,另一个原因儿子没有好意思往出说,他不想按照父亲的安排去生活。儿子看着父亲一辈子伏案疾书,书稿能写几麻袋,可却越过越穷,他不愿意在清贫中度过一生。儿子上大学时社会上拜金主义风潮刮得正紧,人们发了疯一样扑向金钱与权力,儿子更坚定了选择远离文科专业的志向。儿子不顾父亲的反对,矢志不渝地奔向了工科水利专业去读书。这让李一川很是伤心。但没有办法,儿子有自己选择人生的权利,他不能越俎代庖。但在儿子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李一川仍然没有忘记让儿子向文学方面靠拢。他告诉儿子要坚持写日记,坚持写散文与诗歌;要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要从独特的角度去认识生活,要有自己对生活独特的认识。

  走上工作岗位的大鹏一度满足了父亲李一川的虚荣心,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诗歌与散文,其中有几首诗歌还获了奖。这让李一川十分高兴,以为儿子从今往后会步自己后尘,会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但李一川的兴致仅仅持续了两三年便烟消云散,因为从那以后儿子再也不写东西了。儿子的时间除了工作外,大都用在开车旅游了,儿子带着媳妇驱车去青海湖游玩,去拉卜楞寺转经筒,去内蒙古大草原体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远古风味,去九寨沟看高山河谷自然景观,去峨眉山看日出。如果不旅游了,在家里就是看看电视以及手机上的一些资讯。看见儿子这样生活,李一川只能扼腕长叹了。他对儿子无能为力。他忽然觉得自己在儿子面前十分渺小。他说的话对儿子来说只被当作一股风而已,刮过了就没有任何影响,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李一川与儿子有了隔阂。在家里,儿子回来了,很少与他说话。他只干自己的事业,坐在书房里写自己的诗作与散文,要不就在网上写一些时事评论文章,发到天涯论坛、知乎网站、博客中国。每每看到有人点击与评论时,他就十分高兴,就觉得自己干了一件正事。但儿子对他的成就不以为然,甚至有些不屑一顾。这让李一川心里有点难过。

  儿子集中上班,集中休息:集中上班两个月,再集中休息一个月。一次逢到集中休息时,儿子开车出去了,一周后儿子才回到家里。李一川看到儿子神情疲惫,好像多少天没有睡觉似的。李一川悄悄地问儿媳,大鹏去哪里了。儿媳说,再能去哪里?参加彩虹救援队外出救援去了。李一川大惊,去哪里救援去了?儿媳说,秦岭太白山。有四五个驴友在太白山失踪了,家属向彩虹救援队求救,刚参加救援队的大鹏就随救援队去太白山了。李一川没有再问儿子,却听见大鹏在客厅里向妻子津津有味地说着救援的经过。那真是艰难万险,九死一生。儿子说,那几个驴友在太白山深处迷路了,有两个人已经昏了过去,另外三个人也奄奄一息。幸亏他们赶到了,把他们救了下来。大鹏说,从海拔三千多米的山上把人往下抬,那真是要命的事,缺氧让人头疼欲裂,走几步就要停下脚步呼吸。但他们硬是把驴友抬下山来。直到把他们安排住进医院,他们救援队才回家。

  虽然神情疲惫,但儿子精神头却挺好,双眼放光,沉浸于救援的喜悦当中,仿佛去太白山救援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似的。

  爸,你如果去了那地方,肯定能写出一篇好东西。大鹏说得兴致勃勃,仿佛一下子忘记了自己也是可以写的。说实话,只有经过死亡体验的人,才会对生命有自己独特的体悟。

  李一川说,大鹏,你参加救援有报酬吗?

  大鹏怪异地看着父亲,转过了目光。救援是义务,我们也就是义工,大鹏说,就是义务,有些人想报名参加彩虹救援队也参加不上。对于参加的人员要求很严格,文化程度必须是大学本科以上,必须熟知天文地理,有驾驶车辆的经验,有攀登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有强健的体质,要有敢于牺牲自己的决心与信心,要有不怕苦与累的精神准备。

  李一川哑然。他想说点什么,可是他却说不出来。儿子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热情是那么的高,劲头是那么大,这是他无法想象的。他在心里思忖道,不就是参加救援吗?有什么值得这样骄傲的?

  李一川想给儿子提点相反的意见,告诉他救援应当是国家行为,个人完全不必去冒这个风险。但是他却无法说出口。他忽然觉得儿子一下子高大起来,而自己却变得渺小了,而且还在一点一点渺小下去。与儿子所从事的工作相比,他自己坐在书房里苦思冥想出来的故事显得是那么单薄,纸糊的一样。

  李一川对自己的这种心态十分讨厌,但他却无法改变它。

  儿子回家的当天晚上,省电视台播出了太白山救援的画面,儿子的身影出现在荧屏上。他穿着一身鲜艳的橘红色的救援队的标志服装,戴着一顶红帽子,与另一个队友一起抬着一个躺在担架上的驴友;他们大口地喘着气,跌跌撞撞地走着。孙子看到他爸爸出现在电视上,高兴得在客厅里跳了起来,儿媳则激动得流下泪水。孙子问他,爷爷,你说我爸爸是不是英雄?李一川说,英雄吗?你说是就是吧。孙子高兴得在地上翻跟头,哇哇地叫着闹着。

  他想找个机会详细地了解一下儿子参加救援的全过程,可他却又羞于开口。他只能从儿子零零碎碎的谈话中知道他们是如何上山的,又是如何在太白山的深山老林里找到迷路失踪者的。他敬佩儿子的行为,但对于儿子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又不以为然。

  

  李一川的生活是固定的,很少有什么变动。如果说有变动,也就是偶尔与老婆外出旅游一下,他会暂时停一下写作。儿子的工作也按照他们单位的要求与安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但李一川却有一种隐隐的担心,那就是儿子可能不会再在原单位待下去了。李一川从儿子与媳妇断断续续的谈话中知道他们正在谋求一项重大的转变。儿子大鹏似乎不愿意让妻子再去打工,他说他一个人挣的钱够他们生活。李一川有点担心,可又知道自己在儿子面前提起这事只会自讨没趣。儿子遇事自己会拿出办法的。儿子办事比较果断,不会拖泥带水的。但李一川却希望这次儿子能拖泥带水一些,所谋划的事能中途夭折了最好。就在他与妻子在私下担心的时候,大鹏不再上班去了,说他已经辞了职。李一川问他接下来干什么,大鹏说,他准备办一个商店,经营百货。李一川大吃一惊说,商店有那么好开吗?现在有多少实体商店都倒闭关门了,你现在凑的什么热闹!大鹏说,商业市场就这样,开的开,关的关。李一川说,万一亏损怎么办?要知道你要投资呀!你投了资,就得想办法赚钱。你成天心里想的就是如何赚钱,如何经营,哪类商品好卖,哪类商品会滞销,等等,你的大脑成天没有休息的时间。

  但儿子却不管不顾地开办了商店。商店开在一处小巷里,面积只有二十多平方米,货物布置成小超市样,顾客可以自己进来选购货物。儿子与媳妇两人经营管理,每天上午九点钟开门,晚上九点钟关门。货物的采购一般由大鹏负责,媳妇只负责店里的营销。开业时放了鞭炮,摆放了花篮,张贴了对联,有亲朋好友送来了祝贺的条幅。李一川去了,看到商店开在一处偏僻的小巷里,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但他没有拂他们的兴致,相反还帮着儿子在店里照料。他在心里想,这商店怕是开不长久的。因为他查看了一下附近,就有五六家商店在营业,而且大都处在热闹和人群稠密地段。他问媳妇儿子投资了多少资金,媳妇说投了50万。他说,这么多呀!媳妇说,这还是少的。比起别人了,我们投得太少了。李一川说,先按照这规模办吧,看以后发展情况再作决定,鸡蛋最好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媳妇怪异地说,爸,你这话是啥意思?李一川掩饰地说,投了50万就50万,不要再加投了,现在实体商店大都不景气,我怕投得多了影响你们的生活。

  商店的生意绑住了大鹏的手脚,他再没有时间外出旅游了。有一段时间,李一川发现大鹏情绪低落。他明白,大鹏现在是后悔开办商店了,亏损不说,时间整块儿熬在商店里,熬在百货商品里,休闲时间、品味生活的闲情逸致没有了。大鹏感到了一种失落。但李一川没有办法帮儿子。他在心里埋怨儿子不了解社会,太草率、太鲁莽,对生活过于理想化。

  自从开办了商店,大鹏再没有时间去参加彩虹救援队了。李一川发现,大鹏有许多次呆愣愣地坐在客厅里,面前摆放着彩虹救援队发的设备与工具:榔头、拐杖、铁铲、手电筒。那一刻儿,儿子在想什么,李一川着实弄不明白。他替儿子着急。

  在李一川的担心中,大鹏的商店开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关门歇业。好在大鹏后来对一些商品打折处理,手头压的商品并不多,关门后时间不久他们就把商店转让出去,所以实际亏损大概也就是几万元而已。

  商店转让了,那么下来要干什么呢?有那么一个多月时间,李一川看见大鹏开着车子成天在外面转悠。听他回来说去的地方是洛川、礼泉等地。那里是种苹果的地方。而每次大鹏回来的时候,包里都装着苹果。他与媳妇交谈着苹果的味道,色泽,咬在口里的感觉。有时候大鹏还会拿苹果请李一川品尝,要他说出这种苹果的味道。李一川说,你是不是要办什么果汁厂?大鹏说,我想建苹果园。李一川说,在哪里建果园?我们家里又没有地。大鹏呃了一声说,爸,建果园不一定自己得有土地,我可以租地呀。李一川说,租地?谁肯租给你呢?大鹏说,这你别愁,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不但要建果园,还要建冷库贮存苹果。李一川说,这得多少投资啊!你有吗?大鹏说,爸,我不会要你的一分钱。李一川说,你刚刚关闭了商店,亏损了一笔。现在还敢再投资?但儿子不理父亲的担心,一心奔着果园去了。

  大概一个多月后,大鹏只身一人去了关中某地建果园去了。从后来与儿媳妇断断续续的谈话中,李一川知道大鹏在那个县找到了县农业局局长,他是大鹏高中同学的父亲。大鹏向他说自己辞了职要创业建苹果园,局长听了心中暗喜,因为县上要他们引进资金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他正愁找不下投资者呢。可他听大鹏说他办了一家商店亏损的事,又有些不放心,怕大鹏是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常性的主,半途而废,就有心躲着他,不见他。大鹏却缠着不放,一天晚上就睡在他办公室的楼道里,第二天局长来上班见状大为惊喜,明白这家伙是个一条道要走到黑的人,笑了,赶忙把他招呼进办公室。大鹏谈了建果园的想法与操作步骤,局长听他谈得头头是道,放心了,汇报给县长,县长拍板,要农业局协助大鹏建果园。局长并且把国家对创建果园、养殖、冷库贮藏的优惠政策也向他讲了。局长说租地与树苗由局里解决,土地的租金可以便宜一些,作务与防病虫害由局里下属的桑果站协助解决。局长还向大鹏透露,只要建上一座千头猪场,就可以向国家申请到20万元补助金。就是冷库建设,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就可以得到80万元的补助。大鹏说,只要能打出一片天地,我会好好感谢你的。如果你同意,果园我给你一些股份,你不用管事,一年下来光分红就可以了。局长摇头拒绝,说这是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与他个人无关。

  接下来的几年里,大鹏就好像把家搬到乡下去一样,一年四季很少回家,家里的事全部交给妻子打理,自己成天泡在果园里忙活。剪枝,防虫,施肥,疏花,请果树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又建了养猪场,搞循环经济。资金不够,就想方设法从银行信用社贷,从同学朋友处借,吸收股东参股。李一川去过几次,每次都看到儿子忙得脚不沾地。那是建冷库的时候,建筑工程队开了进来,工地上到处堆满了钢梁、水泥、沙子、彩钢瓦等建筑材料,装制冷机的十几个大木箱巨人一样竖立在一边。大鹏双手叉腰站在一旁监督施工,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大鹏告诉他,为了寻找质量好的制冷机,他跑遍了全市所有的冷库,又参加了几次博览会,终于找到了德国产的制冷设备。李一川问冷库建起得多少钱,大鹏说得二百万元。他大吃一惊:你哪里来的资金?大鹏说,爸,你放心,我的资金来路正当,没有贪污没有受贿,当然也没有人给我行贿,是股东们的投资。大鹏又说,不过国家会补助80万元的,但你要建起了才能得到。

  后来,大鹏又建起了千头猪场。应当说,农业局局长对大鹏的支持力度很大。大鹏果园的树苗全部是农业局无偿提供的,仔猪也是优惠的价格。是局长帮着大鹏把一个村上的二百亩土地租下了, 租金也很便宜。大鹏很会借助别人的力量帮自己办事,也很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一个外人,竟然把一个素不相识的村子的村民的土地租下了,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李一川觉得自己仿佛在做梦一样。短短四五年时间,儿子大鹏的果园与猪场已经办得有了相当的规模。每年饲养肥猪七八百头,每头猪净利润300元,保守算500头是就是15万元。冷库里收贮社会上散果500吨,每斤二毛钱,赚20万元。200亩果园收获颇丰,每亩按5000斤苹果算,200亩就是100万斤。净利润1斤按2元计算,总计是200万元。全年共收入235多万元。当然这样的计算是保守的数字。实际情况可能还要高出许多。大鹏不但创业成果显著,而且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赞扬。他的苹果被评为绿色果品,他个人被评为优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国家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各项补贴政策与待遇他都享受到了。有记者采访了他,报纸上登出了他的事迹与照片。孙子拿给李一川看,说爸爸真伟大,真了不起,说他长大了也要做爸爸这样的人。李一川听了心里一阵高兴。他觉得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自己根本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儿子选择了一条与自己迥然不同的路,儿子终于摆脱了贫穷,有了自己的车子,有了城市里的房子,儿子还在向着事业的顶峰攀登。自己终生在与贫穷进行着搏斗,就是到了老年也没有好转。他虽然是一个作家,却越写越穷而越是穷他越是要写。他不想计较贫穷与富有,可生活却处处逼迫他必须去赚钱。于是他给企业家写报告文学,给有关单位写宣传报道。他把自己搞得很狼狈,完全没有一个自由的心态。他知道这是自己成不了伟大作家的根源,但他却没有办法改变自己。

  这时候,事业成功的儿子回过头帮他了。一次他要儿子开车去一个单位催讨一个企业家欠下的一笔三千元的稿酬。儿子去了,回来给他说,爸,以后再不要写这些没有名堂的东西了。我们的日子能过得下去了,把自己的日子安排好一些吧。他想反驳,但却没有办法说出口。

  儿子明显不赞成他的人生选择。但儿子却又没有公开反对他。而且儿子事业有成之后,反过头来支持他的写作事业了。儿子要他把他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说他要投资100万元拍成数字电影。李一川大吃一惊,反对儿子投资电影。可大鹏却坚决要投资。李一川把电影改了出来。儿子找了导演,导演又找了演员。几个月后,李一川的题为《无法救赎》的电影拍成了。

  正当李一川沉浸于成功的喜悦中时,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无法救赎》送审时没有获得通过,原因是对当前官场腐败的描写有过度渲染之虞。李一川问大鹏,这么说你的投资打了水漂?收不回来了?大鹏说,甭怕。第一次投砸了,等以后有了钱,我们再投拍你别的影片。我就不信咱们还有弄不成的事情。

  儿子的100万元打了水漂,李一川觉得自己对不起儿子。李一川心想,如果自己当初回绝了儿子的善意,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损失。可自己却顺着儿子的心意办了一件傻事。要知道儿子赚钱也不容易啊。起早贪黑,风雨无阻,白不当白,黑不当黑,成天忙得脚不沾地。儿子曾经向他说,办企业坚决不要当甩手掌柜的,要亲自动手,要经常出现在生产第一线,要亲眼看着下面的人把活儿做好。儿子自从办了专业合作社后,很少回家,他已经把果园当成了自己的家,为此儿媳多次埋怨大鹏。这次儿子一下损失了100万元,儿媳更是把大鹏骂了个狗血喷头。说他以后要是再这样大手大脚,无头苍蝇一样胡扑腾,她就跟他离婚。大鹏说,我会把亏了的挣回来,不过这得有时间才行。大鹏说得很轻松。李一川发现大鹏现在对金钱看得不那么重了,也许是他经历过了赚大钱的事后反而对金钱淡漠了。

  现在,李一川对自己的创作也不像过去那样看得那么重了。他对创作很坦然,有体会有素材了就写点,如果没有了,就四处转转看看,散散心。他把自己一下放松了下来。这样一来,他创作的灵感与欲望反而越来越强烈了,写出的作品也越发好了。有那么一段时间,他的小说接二连三地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竟引起了轰动。有记者闻讯来采访他,问他创作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没头没脑地说,大概是受儿子的影响吧。

  李一川很愧疚,活到老了,才第一次体悟到心性自由对一个作家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上一篇:从日本小学生的亲情作文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
下一篇:保定少先队品牌活动特色——小干部培养"三部曲"

最近更新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