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文化走进社区,广州越秀展示“19世纪的人肉照相机”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0-12-24
手机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通讯员 梁致远

“它们被称作19世纪的人肉照相机,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去看一下吧。”6月11日,在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中,一场名为“非遗通草画——讲述古今中国故事”的展览拉开了即将到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序幕。

通过5G网络,搭建空中课堂。越秀区文化馆开展线上实时导赏和通草画文化传承教学活动,邀请越秀区少年宫美术教师、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苏昕及其团队成员与越秀区的中小学、幼儿园等学生进行互动,并结合岭南物种户外导赏活动,架起“互联网+非遗传承”的桥梁。

当通草画来到当代,诉说古今中国故事

通草画,全称叫做通草纸水彩画,是画在通草纸上的水彩画。19世纪,通草画作为广州外销画的主要品种,远渡重洋,达到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是一张知名的广州文化名片。因其造型生动,色彩浓艳,人物刻画惟妙惟肖,甚至能看清某些植物与动物的肌理,通草画又被称作是“19世纪的人肉照相机”。

观众驻足认真观看

在展厅内,记者看到了栩栩如生红嘴蓝鹊通草画。据传承人苏昕在导览中介绍,在通草画的展览中,可以看到当时广州动植物的情况。“这张19世纪的通草画,收藏于荷兰博物馆,画的也是红嘴蓝鹊,我们根据它又临摹了一张。”她说:“这几年,随着越秀区新河浦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又再次看到了红嘴蓝鹊的踪迹,且数量不少。这意味着这个物种在广州已经生活了非常长的时间了。”

从绘画历史中看广州,从当下生活反观历史,通草画展览展示了让古今中国遥相呼应。当天的展览,通过古今通草画作品的“对话”,梳理越秀区对通草画文化的研究、修复、复建、传承等保护工作的成果。其中包括融合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围绕疫情防控、现代艺术、红色文化、越秀历史文化街区、青少年传承等内容创作的跨界作品,向最早捐赠十九世纪通草画给广州的英国学者伊凡·威廉斯先生致敬。苏昕说:“2000年,伊凡·威廉斯先生将一张通草画赠予广州,才有了我们后续研究通草的历史。”

吸引各年龄层观众

本次展览还设立了通草画社区传承成果展示区域,欧美各大博物馆、图书馆所藏的十九世纪广州通草画,部分如花鸟虫鱼图鉴般,真实记录着岭南物种清代印记。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9年起,越秀区少年宫组织教师对照这些通草画作品,在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寻找到三十多种鸟类、十种昆虫,以及若干植物的生活踪迹,如红嘴蓝鹊、红耳鹎、巴黎翠凤蝶、乌桕大蚕蛾、紫荆花树等,再用当代通草画的创新性技法,结合新河浦社区的建筑和历史变迁,将它们绘制成新作品,并以此为载体,糅合自然教育体系,带领青少年走进社区体验新河浦的人文文化保育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新技术,架起“互联网+非遗传承”的桥梁

为推动非遗保护实践适应疫情防控期间的发展需求,越秀区探索“云展览+云教育”模式,依托中国联通的5G网络,通过沃视频和一直播APP,在越秀区文化馆开展线上实时导赏和通草画文化传承教学活动。

互联网搭桥

主办方邀请越秀区少年宫美术教师、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苏昕及其团队成员,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等,使用直播技术与广州市第三十七中学、建设大马路小学、东方红幼儿园、东山教工幼儿园等师生进行互动,并结合岭南物种户外导赏活动,架起“互联网+非遗传承”的桥梁。

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展示活动运用广州联通的“5G+空中课堂”远程教育方案,为非遗远程教学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今后将联合越秀区教育局、越秀区少年宫,继续探索“一点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智慧教学模式,助力越秀区“非遗进校园”的体系化、精细化、创新化、普及化。

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苏昕

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在当天举行的小型学术研讨会上,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馆长程存洁表示,“非遗的传承不仅是简单的临摹,它还需要还原原作的‘魂’。同时既然要传承,就需要创新的理论,留下让后人有记忆的今人的作品。”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艺术科科长、美术教研员陈玉萍在谈到非遗走进校园时表示,学校作为知识传播的场所可以确保社会成员对文化价值、体系的认同,同时解决非遗传承中,以师带徒单一传承的困境。她说:“非遗通过每一代人的流传,更有影响力。”

据了解,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此期间,越秀区作为广东省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实验区,将以“传承文化瑰宝,讲述中国故事”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包括“非遗通草画——讲述古今中国故事”展览及专题学术研讨会、书画装裱修复主题体验、“惜芳鲜·珍健康”广府饮食与健康生活网络交流会、“让广钟回家”——广钟制作技艺宣传展暨经典机械时钟展览等。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通讯员 梁致远

“它们被称作19世纪的人肉照相机,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去看一下吧。”6月11日,在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中,一场名为“非遗通草画——讲述古今中国故事”的展览拉开了即将到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序幕。

通过5G网络,搭建空中课堂。越秀区文化馆开展线上实时导赏和通草画文化传承教学活动,邀请越秀区少年宫美术教师、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苏昕及其团队成员与越秀区的中小学、幼儿园等学生进行互动,并结合岭南物种户外导赏活动,架起“互联网+非遗传承”的桥梁。

当通草画来到当代,诉说古今中国故事

通草画,全称叫做通草纸水彩画,是画在通草纸上的水彩画。19世纪,通草画作为广州外销画的主要品种,远渡重洋,达到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是一张知名的广州文化名片。因其造型生动,色彩浓艳,人物刻画惟妙惟肖,甚至能看清某些植物与动物的肌理,通草画又被称作是“19世纪的人肉照相机”。

观众驻足认真观看

在展厅内,记者看到了栩栩如生红嘴蓝鹊通草画。据传承人苏昕在导览中介绍,在通草画的展览中,可以看到当时广州动植物的情况。“这张19世纪的通草画,收藏于荷兰博物馆,画的也是红嘴蓝鹊,我们根据它又临摹了一张。”她说:“这几年,随着越秀区新河浦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又再次看到了红嘴蓝鹊的踪迹,且数量不少。这意味着这个物种在广州已经生活了非常长的时间了。”

从绘画历史中看广州,从当下生活反观历史,通草画展览展示了让古今中国遥相呼应。当天的展览,通过古今通草画作品的“对话”,梳理越秀区对通草画文化的研究、修复、复建、传承等保护工作的成果。其中包括融合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围绕疫情防控、现代艺术、红色文化、越秀历史文化街区、青少年传承等内容创作的跨界作品,向最早捐赠十九世纪通草画给广州的英国学者伊凡·威廉斯先生致敬。苏昕说:“2000年,伊凡·威廉斯先生将一张通草画赠予广州,才有了我们后续研究通草的历史。”

吸引各年龄层观众

本次展览还设立了通草画社区传承成果展示区域,欧美各大博物馆、图书馆所藏的十九世纪广州通草画,部分如花鸟虫鱼图鉴般,真实记录着岭南物种清代印记。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9年起,越秀区少年宫组织教师对照这些通草画作品,在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寻找到三十多种鸟类、十种昆虫,以及若干植物的生活踪迹,如红嘴蓝鹊、红耳鹎、巴黎翠凤蝶、乌桕大蚕蛾、紫荆花树等,再用当代通草画的创新性技法,结合新河浦社区的建筑和历史变迁,将它们绘制成新作品,并以此为载体,糅合自然教育体系,带领青少年走进社区体验新河浦的人文文化保育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新技术,架起“互联网+非遗传承”的桥梁

为推动非遗保护实践适应疫情防控期间的发展需求,越秀区探索“云展览+云教育”模式,依托中国联通的5G网络,通过沃视频和一直播APP,在越秀区文化馆开展线上实时导赏和通草画文化传承教学活动。

互联网搭桥

主办方邀请越秀区少年宫美术教师、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苏昕及其团队成员,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等,使用直播技术与广州市第三十七中学、建设大马路小学、东方红幼儿园、东山教工幼儿园等师生进行互动,并结合岭南物种户外导赏活动,架起“互联网+非遗传承”的桥梁。

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展示活动运用广州联通的“5G+空中课堂”远程教育方案,为非遗远程教学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今后将联合越秀区教育局、越秀区少年宫,继续探索“一点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智慧教学模式,助力越秀区“非遗进校园”的体系化、精细化、创新化、普及化。

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苏昕

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在当天举行的小型学术研讨会上,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馆长程存洁表示,“非遗的传承不仅是简单的临摹,它还需要还原原作的‘魂’。同时既然要传承,就需要创新的理论,留下让后人有记忆的今人的作品。”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艺术科科长、美术教研员陈玉萍在谈到非遗走进校园时表示,学校作为知识传播的场所可以确保社会成员对文化价值、体系的认同,同时解决非遗传承中,以师带徒单一传承的困境。她说:“非遗通过每一代人的流传,更有影响力。”

据了解,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此期间,越秀区作为广东省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实验区,将以“传承文化瑰宝,讲述中国故事”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包括“非遗通草画——讲述古今中国故事”展览及专题学术研讨会、书画装裱修复主题体验、“惜芳鲜·珍健康”广府饮食与健康生活网络交流会、“让广钟回家”——广钟制作技艺宣传展暨经典机械时钟展览等。

上一篇:远程教育模式不断变化 抓住核心要义是关键
下一篇:远程教育新规:减小毕业后的压力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