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基建,盘点全国6大城市新做法!
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
“新基建”于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被提出,是我国对外抢占国际竞争市场、对内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国家发改委明确“新基建”分为三大类,包括但不限于5G基站、特高压等七大领域,与传统“铁公基”相比,“新基建”的高度更高、领域更广、主体更多元、地区更集中,根据各省市的建设方案,总投资规模预计超过50万亿元,其中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人工智能投资比重最高,市场空间巨大,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一、
“新基建”到底新在哪儿?
“新基建”不是新概念,发改委明确包含三大类七大领域
2020年以来,“新基建”在多次国家会议上被频繁提及,也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但“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被正式提出,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具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新基建”是对“铁公基”的改造和提升,具体有四新
“新基建”的“新”是相对于传统“铁公基”而言的,具有两层含义,一是高技术的新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对传统基础设施的补短板建设。“新基建”有新高度,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目标和意义较传统基建更加深远,与新一轮技术变革浪潮和“数字中国”战略一脉相承;“新基建”有新领域,聚焦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领域,培育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智慧医疗、远程教育等众多新业态;“新基建”有新主体,大部分项目由政府提出、部分参股、购买服务外,投资主体可能是运营商、医院、学校、互联网平台、上市公司等,通过投资取得运营权实现投资成本的回收;“新基建”有新地区,将在人口密集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布局,因为未来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山东半岛七大城市群的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5G等基础设施将面临严重短缺。
表1?“新基建”七大领域主要建设内容
资料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
“新基建”投资规模概览
随着国家进一步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和含义,各地方“新基建”行动方案也相继出台,根据目前公布的数据,全国“新基建”计划总投资超过50万亿元,2020年实际投资超过7.9万亿元(部分省市未公布)。从总计划投资金额来看,目前广东省、四川省的投资金额最大,其次是云南、福建、山西;从2020年实际年度投资来看,河南本年度资金投入排在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山西、广东、四川、江苏。
图1 各省市“新基建”投资金额(亿元)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从细分领域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人工智能投资比重最高,均达到“新基建”总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其次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特高压、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是传统升级版,旨在加强城市间的联系,加速城市群发展,我国今年拟通车线路14条,通车里程有望达到3696公里,但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的“全国123出行交通圈”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缺口。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5G和AI芯片等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未来十年内都将是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普及的爆发期。
图2?“新基建”七大重点领域总投资金额(亿元)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三、
“新基建”怎么干?全国6大城市做法盘点
“新基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各省市也将新基建纳入重点工作加快推进落实,各类《行动方案》《行动计划》纷纷出台,目前顶层设计逐步完成完善,进入实施阶段,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上海:未来三年聚焦四大领域,首批4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预计2700亿元,部分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0年5月7日,《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正式发布,提出“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四大建设行动的25项建设任务和8项保障措施,力争用三年时间推动上海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际一流水平。具体包括未来3年,上海将高水平建设5G和固网“双千兆”宽带网络,建设100家以上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带动15万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推进硬X射线等大设施建设,开展下一代光子科学设施预研;探索建设临港新片区互联设施体系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智慧大脑工程;新建10万个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拓展智能末端配送设施等。
上海“新基建”领域未来三年实施的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资约600亿元,其余2100亿元为社会投资。经统计,截至5月上海市5G建设总投资已达到近100亿元,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地区全覆盖,全市5G平均下载速率超过200Mb,国展中心、主要商圈、机场等地区平均下载速率超过500Mb,下一步将加快独立组网建设,更好地赋能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发展;上海大数据平台累计已汇集全市200多个单位340亿条数据,接下来将规模化部署千万级社会治理神经元感知节点。
图3 上海“新基建”首批项目投资金额(亿元)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北京:锁定六大方向,30个重点任务,100个推介项目中“新基建”占四成,5G+建设全国领先
2020年6月9日,北京市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五个行动方案,其中包括《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方案》提出,北京市将锁定 “新网络、新要素、新生态、新平台、新应用、新安全”六大方向,实施30个重点任务,到2022年,北京市将基本建成网络基础稳固、数据智能融合、产业生态完善、平台创新活跃、应用智慧丰富、安全可信可控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具体包括到2020年,新增5G基站1.3万个;新增5万户千兆用户;三年内铺设网联道路300公里,建设超过300平方公里自动驾驶示范区;构建北京城市大脑应用体系,汇聚并无条件开放政务、交通、城市治理等领域数据3000项以上;创建1至2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探索组建1至2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同月,北京市向市场主体公开推介100个重点项目,共涉及11个领域,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个新基建设施项目首次被推出,高精尖产业及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包数量达到37个,占比约40%,总投资达358.69亿元,代表项目有高可靠性铁基纳米晶磁芯国产化制造、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生产基地、5G数字城市新基建等。经统计,截至6月全市累计建设5G基站21086个,5G用户数达到313万户,三家运营企业累计与工业制造、交通物流、文化商贸、教育医疗等有关垂直行业合作项目超过1000个,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图4 北京6月推介的100项目中“新基建”相关占比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广州:聚焦四大领域,实施数字新基建“40条”,首批入库项目254个,预计总投资约2600亿元
2020年7月8日《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正式印发,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四大领域,实施“数字新基建”“40条”,加快推动数字新基建在工业、交通、教育、医疗、政务等领域的应用,打造全国城市级数字新基建典范,到2022年,累计建成5G基站8万座;形成50个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应用场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培育1~2家达到国际水准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300个左右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和工业软件;全市公共充换电站点超过4000个,充换电设施数量超过5万个,充换电服务能力达到250万千瓦等。
广州市率先提出建立新基建重点项目库,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经征集,首批入库项目254个,总投资额约2600亿元。其中,投资额超100亿元(含)项目5个。项目分别分布在5G领域(含大数据中心)项目89个,投资额约970亿元;人工智能领域项目66个,投资额约281亿元;工业互联网领域项目50个,投资额约76亿元;智慧充电基础设施项目9个,投资额约36亿元;其他领域项目40个,投资额约1186亿元。经统计,截至7月全市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经超过600亿元;已建成约2.5万个5G基站,培育130余项5G+示范应用;集聚了国内20余家知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形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建成公共充电桩约2.6万台,私人充电桩逾1万台,充电总功率近150万千瓦,基本满足了目前市内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充电需求。
图5广州首批“新基建”项目细分领域投资额(亿元)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深圳:首批谋划95个项目,预计总投资约4117亿元,规模较大,5G网络已实现全覆盖
2020年7月21日《深圳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出台,围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六大任务,力争到2025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水平位居全球前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智能泛在、融合高效、科产协同的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带动信息产业升级提供崭新机遇,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具体包括累计建成5G基站5万个,成为全球领先的5G之都;建成并投入运营不少于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少于3个前沿交叉平台等。
深圳首批规划的新基建项目总数95个,总投资额约4119亿元,2020年预计完成投资1006亿元。从投资主体看,社会投资项目34个,总投资额约2447亿元,投资占比60%;政府投资项目61个,总投资额约1672亿元,占比40%。从项目类型看,5G网络、卫星通信、算力设施等信息基础设施项目28个,总投资额约2452亿元;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融合基础设施项目25个,总投资额约651亿元;集成电路、8K超高清、生物医药等创新基础设施项目42个,总投资额约1016亿元。经统计,截至8月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4.5万个,实现全市5G网络高质量全覆盖;固定宽带人口普及率达51.5%,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达94.2%;物联网核心企业数量超过2500家,累计新建和改造多功能智能杆约5478根。
图6深圳首批“新基建”项目细分领域投资额(亿元)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重庆:三年重点推进3大领域、7大板块、21个专项、375个项目,总投资额约3986亿元
2020年6月18日重庆发布《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围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3大领域,突出新型网络、智能计算、信息安全、转型促进、融合应用、基础科研、产业创新7大板块,有序推进数字设施化、设施数字化进程,打造全国领先的新一代信息基础支持体系,筑牢超大城市智慧治理底座、高质量发展基石。具体包括到2022年,5G网络重点区域覆盖率将达80%以上;培育20家以上综合性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人工智能服务平台,200家以上面向产业特定环节和领域的专业支撑平台;建设国家实验室1个、大科学装置2个等。
重庆按照“成熟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原则,分三年重点推进7大板块、21个专项、375个项目,总投资额约3986亿元。其中,基础网络、关键枢纽、未来网络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项目14个,投资总额约620亿元;数据存储、高性能计算等智能计算基础设施项目27个,投资总额约647亿元;监测、防护、测试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项目17个,投资总额约20亿元;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等转型促进基础设施项目80个,投资总额约622亿元;城市智能中枢、数字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公共服务智能化应用等新型公共卫生设施融合应用基础设施项目131个,投资总额约793亿元;基础前沿研究、科教等基础科学基础设施项目35个,投资总额约494亿元;技术研发创新平台、试验验证平台等产业创新基础设施项目71个,投资总额约790亿元。
图7重庆“新基建”项目细分领域投资额(亿元)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成都:围绕“四网融合”,实施四大工程、16项重点任务,高新区首发项目34个,总投资额近180亿元
2020年7月13日《成都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正式印发,未来三年以基础信息网、枢纽交通网、智慧能源网、科创产业网“四网融合”为目标,重点实施4大工程,16项重点任务,到2022年,基本形成技术先进、模式创新、四网融合、支撑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与铁路、公路、桥梁等传统基础设施,共同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支撑力显著提升。具体包括建成5G基站6.5万座;建成2个以上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增上云企业1万家;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515公里;建成新能源充电桩4.5万个等。
成都共梳理出“新基建”重大项目245个,预计总投资额约1.13万亿元,其中成都高新区发布首批项目34个,总投资约174亿元。从投资主体看,政府采购类项目5个、国有平台公司建设类项目9个、政企合作投资类项目10个、社会投资类项目10个,财政投资26亿元,撬动社会投资148亿元;从细分领域看,智慧无线政务专网、智慧大脑基础设施、物联网安全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6个,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智慧政务服务中心、“智慧应急”平台、“5G+AI”智能物联健康服务管理平台、智慧地下环廊、汽车充电桩、成都5G智慧城智能驾驶、成都高新数智综保区、智慧社区等融合基础设施13个,项目总投资约27亿元;5G互联科创园、智慧医疗医学中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加速器、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创新基础设施15个,项目总投资约112亿元。
图8重庆“新基建”项目细分领域投资额(亿元)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总结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基建”将是我国占领全球产业竞争和投资布局战略高地的重要举措。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五次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浪潮袭来,数字基建深入到垂直领域的产业结构肌理中,形成了产业链的数字底座,打造了产业治理和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加快实现“产业链现代化,产业基础高级化”这一目标。这将是实现产业精准治理的根本抓手。而这正是火石创造“产业大脑”的本质与内涵,目前已在北京等多地落地实践。
—END—
?作者 | 王蕊
上一篇:初三孩子迟到不交作业,外地工作的宝爸远程教育娃,效果却是这样
下一篇:华富教育集团暴涨114.7% 2020财年营收增长5.2%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