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部分学习类App捆绑作业,由教师推广!有地方列为学校评估指标
连日来,南都记者持续曝光了互动作业、作业帮、快对作业、猿辅导、纳米盒等多款学习类App存在乱象,有的App官方微信公号中含大量不雅、性暗示内容。有的App内含大量游戏,甚至助推孩子“氪金”,有的则发布大量明星榜单和打榜攻略,20条推荐内容仅1条相关。
乱象被曝光后,全国“扫黄打非”办随即部署核查。多款学习类App作出了回应,其中,“互动作业”运营方关停了公号,“纳米盒”关闭社区功能。
10月23日,北京市教委向小学下发“关于调查学习类App有关情况的通知”,开展小学学习类App使用情况的调研,重点关注第三方学习类App是否存在内含游戏、追星、打赏等内容,以及其他违法违规、不适应中小学生内容的情况。
调查表称,按照教育部和市教委有关通知要求,现开展关于小学学习类APP使用情况调研。调查的内容包括一周平均使用时长、App的使用是家长行为还是教师或者学校行为等,以全面调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使用学习类App的基本情况、对学生学习发展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对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四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中国手机在线教育课程用户规模为1.42亿,用户使用率为18.1%,分别比去年末增长19.6%和2.3%。
学习类App如何走进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学习类App的密集使用一度点燃在公立学校,不少在线教育机构及产品纷纷将公立学校作为发展方向,老师也是其一线使用者。
App捆绑作业变相强制下载
来自徐州的张先生10月11日向南都记者表示,自己的孩子刚就读小学一年级,学校开学就要求安装一款知名学习类App,“老师留的家庭作业很多都是在这里面的,因此每个学生都要使用。”
使用这款学习类App需要输入老师申请的邀请码。南都记者在下载该款App老师版本后,输入手机号进行注册,即可填写老师姓名及所在学校班级,无需验证生成“老师号”。在随机创建班级后,系统自动生成一串邀请码。
一款学习类App的用户评论。
这意味着,学生要想开通账户,首先要输入“老师给的号码”,否则无法注册使用,而老师通过App布置作业的教学方式变相强制令学生都下载该软件。
通过老师带动学生使用学习类App的例子并不少见,深圳一所高中的英语任课教师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高一有两个班正在试点“XX作业平台”,如果好用可能整个年级都会采用。
南都记者看到,在苹果手机的应用商店中,该款软件的简介显示为“全国百所名校师生常态化使用的学习软件”。评论中不乏有“学校强迫使用的软件”“老师说寒假用这个提交作业”、“学校强制安装,总有bug上传不了,老师还说没交作业”等一星评论。
对于App捆绑作业的教学方式,家长喜忧参半。
来自南昌的曾女士向南都记者表示,自己的孩子正在读初中,所在班级的老师要求每人下载一款名为“口语XX”的学习软件,每天需在上面完成一定的练习和在线时长,App还会统计班级学生的练习成绩排名等。曾女士认为,随着孩子的年级越往上升,很多作业自己已经无法辅导,通过学习类App的练习确实能够帮助孩子学习。但另一方面,“中小学生的自制力还是比较薄弱,孩子总是以查资料为名玩游戏,家长也很难监管。”曾女士告诉南都记者。
老师是使用产品的第一步
除了学生,公立学校的教师也是学习类APP使用人群中的庞大一环。
根据作业盒子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作业盒子累计注册学生用户已经超过2700万,教师用户超过200万,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400多座城市的70000所学校,日均采集学习行为数据超过1亿条,每天活跃用户超过370万。
“作业帮”创始人侯建彬在今年8月曾对外表示,“作业帮一课”的班课学员中有2%的比例来自公立学校的老师。“纳米盒”公号文章中介绍,老师可以通过App发布重要通知、布置作业、直播讲题等。
通过多种方式,学习App渗透到各大公立学校的老师群体中。
一款学习类App的相关负责人就告诉南都记者,广告宣传、学术会议、展览等都是教师推广渠道,同时一些正在使用的老师也会向其他老师推荐。
南都记者发现,多个学习类App的招聘岗位还设有校园地推一职。
在学习类App“猿辅导”工具应用部招聘栏中,显示正在招聘校园地推高级经理,岗位职责为“负责小猿口算进校推广,为App下载激活负责”,并要求“有在线教育产品成功地推经验者优先,熟悉校园市场推广,有相应的渠道和代理资源”。在“作业盒子”的招聘岗位里,设有BD经理一职,负责“管辖区域内教育资源拓展工作(包含不限于学校、教研、教委等资源)”。
广州市黄埔区一所小学一年级教英语的刘老师10月24日告诉南都记者,近日就有“作业登记簿”等学习类App的工作人员去学校推广。
“工作人员应该有提前联系学校,直接进入班级挨个找老师,先找班主任,再找数学老师、语文老师,问使用情况。”刘老师称,工作人员可在老师端的后台查看哪些老师已经注册但未使用,会追问老师为什么不使用或者使用感受如何,“其实就相当于市场营销员的角色”。
刘老师表示,学校并未强制使用某款学习类APP,有的老师个人认为不错,会推荐给学生共同使用,此类软件主要用于日常的习题训练,平时的月考或测验还是由教师自己出题。
学习App被列为学校评估目标
在线教育赛道中,不少头部App也选择直接和学校、当地教委、教育部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全方面覆盖当地中小学生的教学。
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通过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融合,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服务与支持。
早在2014年,“作业帮”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在全国十余个省建立信息化试点教学,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偏远地区提供学习工具。
2015年10月15日,四川省崇州市与“猿题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在全市所有中学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猿题库”,老师和学生将通过在手机上使用猿题库,来完成课前预习、随堂测验和课后作业等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能力评测、作业布置和批改等方面的个性化和数据化。
在崇州市教育局编制的《崇州市教育信息化应用考核方案》中,“猿题库”的使用被列为针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的年终责任目标评估。这在当年被称为国内公立学校首次大范围推行在线教育。
2018年4月,“作业盒子”的创始人及 CEO 刘夜在受访时表示,目前作业盒子已经组成了一个 300 多人的地推团队,计划深度服务学校,将会为学校、教委提供数据化服务和智能作业解决方案。
家长质疑学习App变味
与学校深度合作的背后,学习类App也多次引发家长的质疑。
一篇家长所发的《关于小学生使用作业盒子的利弊,请教育局的回复》帖子今年3月18日发布在四川省广元市人民政府网站的政务互动栏目中。在帖子中,家长表示,大石小学要求家长们安装“作业盒子”,布置的作业必须在该软件中才能看见。
“现在孩子放学回家就是抱着一个手机做作业,手机屏幕那么小,字体那么小,手机抱着就是几个小时,你们学校是在培养近视眼嘛?”除了对孩子视力的担忧,家长对于此款APP是否真的能达到辅助学习的效果也表示质疑,帖子中称,“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婆婆爷爷根本不会使用这些功能。现在家长都尽力控制孩子少玩手机,你们这么弄,是不是鼓励孩子去玩手机,还是明目张胆的玩!而且里面还加入了充值的功能,学习的东西都可以充值,是不是把书香气给弄电影先生得变味了。”
对此,广元市利州区大石小学附上一则广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文件并回复称,此次使用“作业盒子”只是用作一次全国小学生春季学期测评活动,由各级教研部门发文组织,由“作业盒子”“小象数据研究院”联合组织实施,活动为全免费并自愿参与。
广元市利州区大石小学附上一则广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文件并回复称,此次使用作业盒子只是用作一次全国小学生春季学期测评活动。
关于家长提及的小学生使用软件将会使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该小学并不认同,“孩子在完成作业盒子上作业完全是在家长监管下的一种测评行为,而且并没硬性要求全体学生参加,只是家庭条件(比如父母在家监管)允许的前提下去完成的测评活动。”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软件平台虽然只是一个网络服务提供者,但其面对的使用对象是未成年人,因此应该承担更高的注意义务。对于使用者发布的内容,软件平台具有审查义务,尤其是面对未成年使用者,更应当把审查放在重中之重。此外,跟帖评论的内容也是软件平台内容提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包括在审核范围内。
2018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要求控制中小学生电子产品教学时长比例,中小学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采写:南都记者 张雅婷 见习记者 詹晨枫
南都系列报道
学习类App乱象调查:内含游戏还“氪金”,发明星排行号召追星
学习App不学习?又有知名学习App广告、娱乐内容有点多
“互动作业”内置86款游戏!微信号向中小学生推大量性暗示内容
“互动作业”App下架游戏中心!公号删除性暗示文章,被封3天
全国“扫黄打非”办回应教育APP乱象报道:企业自重!查实严办
教育学习类APP乱象调查引发全网关注!看看各媒体如何追踪点评
“猿辅导”以高考状元为噱头营销,有老师向小学生求粉个人抖音号
“纳米盒”也含大量性暗示内容,有小学生聊滚床单!曾获老师推荐
“互动作业”将永久关停涉黄微信公号!向公众致歉,取消游戏板块
全国“扫黄打非”办对“互动作业”涉黄内容部署核查!公号已关停
北京市教委面向家长调查学习类App使用情况!此前多款被曝乱象
中国教育报评“学习类App乱象”:为青少年成长营造洁净天空
部分学校指定使用学习类App,教师考职称要查课程视频上传情况
纳米盒关闭社区功能称升级改造!曾被曝涉黄,实测仍可在线聊天
编辑:张亚莉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