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贵阳市各科中考试题解析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1-12
手机版

  语文篇

  还语文之本色 添生活之清雅

  贵阳市第十六中学 邱勇军(正高级教师、特级老师)

  2019年贵阳市中考语文卷与时代脉搏相系,与学生生活相关,与传统文化相承,取材范围广,题型灵活多变,考查角度新,切入点活,有利于命题者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考查学生可持续学习的基本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主要呈现了三个特点:一是顶层设计,追求语文知识、能力与素养的融会贯通;二是整体布局,萃聚古今,引导考生增长学识见识;三是情境创设,凸显应用,厚植家国情怀,培育追梦赤子。

  整套试卷充分体现了以素养立意的命题原则,很好的从命题立意、情境创设、题型设计等方面,与语文核心素养无缝对接。其中,立意是灵魂,情境是载体,题型是样式,立意、情境和题型既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

  一、命题立意:立足文化导向,考查学科素养

  整套试卷以传承与理解传统文化为导向,旨在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还有特定情境下的语言建构和分析推理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文化热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主要表现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传统文化外在样式和浅表性特征的认知,试卷关注了“五·四”运动100周年、“一带一路”的倡议等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关注了“中国天眼”“北京世园会”、“安六(安顺至六盘水)高铁的建设”等时代热点话题;同时,还关注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责任与担当。从古代作家到当代诗人,充分体现了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注重对学生语言建构和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卷中的第10、11、13、14、15题均着眼于此。既有对文段内容的推断,也有对重点语句的赏析;既有对作者意识的关注,也有固定句式的补写,这就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语言的构建与运用能力。

  二、情境创设:联系文化热点,关注学生生活

  阅读材料的选择,《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联系了文化热点,让我们缅怀一颗翱翔宇宙的智慧之星的同时,又考查了学生对文章、文学的相关知识,南仁东那一份“干干净净地来,默默无闻地走”的淡泊风骨、崇高信仰、伟大精神、高尚人格和光辉事迹凝结成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激励着考生,从而达到寓教于考的目的。《如何欣赏音乐》关注学生生活,做题的同时,学会了知识,陶冶了情操,让学生沐浴了音乐之清辉,抒写了人生之真情。

  语言运用试题,情境创设是最重要的一环,一般从文化热点、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取与语文核心素养关联的元素创设情境。今年的语言运用试题“数博会”这一情境,契合的是2019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成功的在贵阳召开这一文化热点,以会议活动为情境,有序设计了【话数博】【观数博】【访数博】三项活动,紧贴学生的语文生活,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行了考查。

  三、题型设计:凸显命题立意,提升设题精度

  整套试卷在题型设计上,着眼于试题的立意、难度与梯度以及呈现方式,着力提升命题的精度与效度。

  凸显素养立意。试卷力求避免以往语文教学与测评常出现的“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园”等非语文元素涌现的现象。比如:语言运用题设计3道小题,没有一道小题单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每道小题学生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对比分析、提炼探究,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解答。

  科学设置难度,合理安排梯度。试卷的难度呈现出低起点、缓坡度的特点。基础积累部分学生只要平时注意积累,稍加对比,就能选出正确答案,难度系数较低;阅读能力部分难易交叉,很符合学生做题心理;作文越来越重视对考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这真让人两难啊》继续采用了适应性考试的关系型命题形式,既可褒贬一方,亦可水乳交融,有一定难度,但能确保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总之,2019年贵阳市中考语文命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充分体现中考语文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鲜明导向。试题以德育为魂,积极回应时代重大主题,突出建国70来的辉煌成就,发掘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试题以智育为基,持续深化新时代中考改革,精准落实中考评价体系,紧密衔接高中课程;试题助力体美劳教育,精心撷取素材,科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育人理念。

  数学篇

  立足数学本质 凸显学科价值

  考查学科素养 落实立德树人

  贵州省特级教师、省级教学名师、正高级教师、贵阳市市管专家、贵阳市花溪区教育培训研究中心数学教研员 杨海莲

  中考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评价测试,它既承担了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任务,又具有高中阶段招生的选拔功能,是具有综合性和权威性的学生学业评价工具。2019年贵阳市中考数学试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引,借鉴PISA理念,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的评价要求,在考查学生主干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融会贯通,以及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发现新问题、得出新认知的能力。试卷在内容比重、呈现方式、难度比例等方面延续往年特点,但稳中有变、稳中出新、稳中求进。全卷知识点覆盖面合理,一级指标(知识领域)覆盖率达100%,二级指标(大单元)平均覆盖率达97.3%,三级指标(知识点)平均覆盖率达88.6%。无论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性题目,还是考查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的题目,试题的设计都更加注重数学内涵又留有空间,全面落实了《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应该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为一线教学提供了很好导向。

  1.创设合理情境,凸显教育功能

  精心创设试题情境素材,全面开阔学生视野。比如第7题,此题虽然知识点单一,但基础性强,学科育人价值高,试题将统计图的应用融入到“学习强国APP”这一时代背景,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又考查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同时还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关注现实生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充分体现学科育人的价值。又如第19题,紧密联系时政要求、结合社会现实、贴近实际生活,反映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既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试题的思想教育功能,将德育融入数学教育中,在考试评价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21题,试题以我国古代城市用以滞洪或分洪的局部截图原理为背景,不仅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古代科技文明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试题通过提供材料,考查学生对运算法则、运算算理和概念的理解掌握,既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又考查学生在材料中甄别、获取有用信息的综合能力,解决了不能使用科学计算器的问题,提高了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2.关注发展基础,夯实必备知识

  考查内容比较稳定,从不同角度把初中主要内容、数学思想方法、核心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合到类比与探究中进行考查,有理数的算理、三视图、整式运算、菱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简单事件的概率、圆与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统计图、数轴、尺规作图、二次函数的性质、分式、二元一次方程组、频率估计概率、函数表达式、圆的有关计算、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等内容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得到有效考查,在解答题中重点考查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的性质、图形与坐标、图形的变化、抽样与数据分析、事件的概率等主干内容。例如第5题,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简单事件的概率两个核心知识为基点,考查学生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利用核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并为学生的高中学习作良好铺垫。第9题,试题通过尺规作图情境的创设,融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综合能力要求高,在考查学生对尺规作图原理理解的同时,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发现、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数学学习经历过程和数学思维培养过程,此题的设置有利于学科素养的考查,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发展性”的评价要求,对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把尺规作图与几何推理结合起来,既体现尺规作图的逻辑确定性这一本质特征,又凸显试题结构从碎片化到整体化,试题要素从单一到复合的命题评价导向。又如第17题,通过学校开展禁毒教育的真实背景,经历统计全过程,考查对根据数据背景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等数据分析核心素养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这些试题紧扣“课程标准”,关注“四基”,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内化和落实,既着重考查了核心知识,突出数学本质特征,又考查了学生的数形结合、划归、建模、数据分析、运算求解、推理论证、合理决策等思想和能力。凸显以核心知识为基点;关键能力为基准;通性通法为基石;平稳难度为基调的命题原则。

  3.加强全面考查,落实关键能力

  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强化经历数学化的过程,突出数学思想内涵。比如第8题,依托数轴,在比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考查了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凸显了突出内容主线,强调数学应用,注重数学内涵、落实关键能力。又如第10、12、22、24等试题,从不同侧面,立足“四能”,比较全面、系统地考查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下,合理构建函数模型,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研究现实中的运动变化过程,既综合考查了函数的表达式、图象和性质等知识,在这些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还考查了模型思想、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以及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等学科核心素养。并且还凸显函数是研究变化过程的重要数学模型,其核心价值是研究变化过程、探索变化规律、把握变化趋势、预测变化结果,凸显学段衔接。落实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运算求解、信息处理等关键能力,提高了整套试卷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4.注重思维品质,考查学科素养

  坚持教材为源头,课标评价要求为主线,尊重学生认知,科学严谨设计,合理有序安排,关注学生终生学习必须具备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注重思维方式与思维品格的形成,彰显学科素养。既关注试题的基础性、联系性、整体性和探究性,又注重对阅读与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知识应用与模型建构的考查,不少试题有新意、有特色、有亮点。例如第15题,以动态问题不仅考查学生的操作探究能力、想象推理能力和运动变化观点,还考查了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学科核心素养。又如第23、25题利用图形的变化,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对这些关联性质的考查,评价学生对知识体系和结构化的认知水平。这些试题在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的同时,更注重对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掌握的情况,以及对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充分体现“回归教材,能力引领,素养立意,淡化压轴,分散难点”的评价理念,还体现照顾全体,入口宽,方法多,有梯度的命题原则,使试卷具有较好的评价与选拔功能。

  总之,2019年的贵阳市中考数学试卷,通过精选素材、创新情境、巧妙设问、科学整合,利用横向联系、纵向贯通,考查学生从日常生活和身边事物中思考、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强调数学应用,考查关键能力,又凸显学科价值,考查学科素养,引导初中数学教育改革方向,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突出体现了“评价、激励、选拔、导向”的功能,全面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要求。

  英语篇

  贵阳市云岩区教师进修学校 施娟

  01

  注重“语用”考查 落实立德育人思想

  2019年贵阳市中考英语试卷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以《Go for it》教材为基础,坚持学科立德育人的命题思想,突出“以生为本”试题通过情境创设,有机渗透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今年英语试题既注重考查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注重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试卷中70%的基础题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体现了初中阶段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无偏题、怪题。旨在引导教学多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尽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更宽广的平台,增强学生的信心。如: 33题通过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考查学生对介词的掌握,35题通过王阳明文化,考查学生对定语从句的掌握,36题通过低碳环保生活这一话题,考查了非谓语动词的运用,37题通过“朗读者”这一话题,考查了人称代词的用法。43题通过中国科学家颜宁当选外籍院士,考查感叹句的用法等。89题和90题通过中国的发展和家乡贵阳的发展体现了家国情怀,同时考查了名词和副词的用法。94题通过传统文化节日中龙的象征,考查了名词短语的用法。学生只要有平时知识的积累,做这些题目都能得心应手。

  02

  注重情境创设 凸显学科核心素养

  今年英语试题设计注重情境创设下的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命题在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在阅读材料的选取和问题的设计方面,体现了多模态的理念,且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及阅读策略的渗透,更加注重选取不同的题材和体裁,考查学生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试卷中涉及我国70周年庆典、24节气、王阳明先生等话题,渗透了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A篇阅读话题为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B篇阅读话题为未来的生活,均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体现了人文性的关怀。这些部分分别考查了学生的细节理解、词义猜测、推理判断和总结归纳等阅读技能。学生需要运用各种技能对阅读文本进行综合分析和加工,从而正确地输出,完成答题。

  03

  注重选拔功能 引导学科教学方向

  本套英语试题图文并茂,难易适中,考点分布全面,设问梯度与呈现方式布局合理,并运用多模态文本帮助学生理解并顺利答题。命题组老师在试题设计中科学而巧妙地考查了本学科隐性育人目标,也体现了人文关怀。如:38题通过“世界粮食节”的纪念,引导学生对饥饿和贫困的关注,懂得珍惜粮食,珍惜当下的生活。完形填空A篇谈论青少年应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完形填空B篇谈到了人们应对残疾人给予更多理解和关爱,体现了人文性的关怀。语篇的选材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全面育人的要求,既具科学性又具文化意识性的培养。如:B篇任务型阅读通过当前热点话题:如何对待历史教学的辩论,聚焦了社会的热点、焦点和痛点问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文章既有信息查找、表层理解转换的细节题,也有一定难度的推理判断和概括提炼的考题,体现了学科知识的融合,也体现了良好的区分度,具较强的选拔功能。特别是书面表达部分,引导学生分享其在处理学习困难方面的经验,并对未来生活或学习作出规划。

  整套试卷试题设计融合了多模态话语的教学理念,涵盖了文学艺术,家国情怀,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知识的学科融合,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等,又体现了课程标准五级要求中的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树立文化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有机渗透了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彰显教育性和人文性;信度效度非常高,能够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符合选拔考生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正确引导中学教学回归基础,回归教材,回归课堂。试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物理化学篇

  物理

  贵阳市第十八中学高级教师 于茜

  2019年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以下简称中考)理综科目在6月22日下午准时开考。两个半小时的考试时间中,孩子们要完成物理和化学两个科目的试题,实现思维转换,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从试卷上看,今年的物理试题思路新颖、题目灵活,体现出物理学科的特点,能够考查出学生的能力,凸显学科核心素养。现对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作如下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题型。物理卷包括选择、填空、简答、作图、实验探究及综合应用六种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既能考查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能凸显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例如科学探究题,第25题和26题是对物理教材中两个实验进行考查,25题完全尊重学生的实验过程,体现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问体现了对学生操作能力、评价能力的考查。26题则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拓展,在试题中贯穿注重科学探究这一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第27题实验素材新颖,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并能通过所学知识结合题目条件进行分析,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例如第(3)问,学生要利用力和运动的知识结合一定的数理推导,才能得到正确答案。试题能够筛选出能力较高的学生,具有良好区分度。再比如简答题,考查了学生能否用准确的物理语言对某些物理现象进行描述,既是对物理知识的考查,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2.试卷难度。本次试卷容易题、较容易题、较难题按照7:2:1的比例进行分配,7部分的容易题落实到位,但比适应性考试略为灵活,能够考查出学生的基本学业水平,为绝大部分学生提供了展示学科基础知识、核心知识的学习水平的机会;1部分的较难题素材新颖,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既能为在物理学科有较突出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才能的空间,也能够为普通高中的招生提供甄别标准。

  试卷不设“压轴题”,9分的较难题分别分布在填空、简答、作图、实验探究及综合应用几个主观题的最后一问或最后一空中,难点分布与往年相同,分布合理,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快速判断答题顺序、决定取舍,以考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从今年中考开始,不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物理学科有一定的计算量,从今年的命题来看,物理考查更注重的是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数理的推导能力,没有涉及太复杂的运算,不用计算器对答题不会造成影响。

  二、试卷特点分析

  1.今年的试卷命题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思想。例如简答第18题,以建设“公园城市”为素材,考查学生的环保意识,设问要求学生以执法者的角度,提出制止破坏环境行为的具体措施,培养了学生主人翁的意识,体现了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这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再比如实验探究题,利用评价性的设问,让学生对于实验操作过程、器材的使用、结论的获得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答题过程让学生接受一次再教育,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善于总结与反思等科学精神。

  2.试题凸显了物理学科的课程价值。例如简答题第20题,要求学生具备能量守恒和转化的观念,并用准确的物理语言对各能量之间的变化进行逻辑分析,体现了对物理观念及科学思维的培养。实验探究题中,通过不同的设问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这一核心素养进行了考查,包括操作技能、发现问题、获取及处理信息、分析论证等能力。

  在学科知识方面,试卷关注了学科基础知识、核心知识体系的考查,内容覆盖八、九年级两册书的核心内容,考点分布、难度设置合理 ,既有对碎片化知识最基本的识记水平考查(例如选择第7、8题,填空第13、14、15题等),也有对学科核心知识建构水平的考查(例如选择第12题,简答第20题,实验探究26题,综合应用29题等)。

  在学科综合能力方面,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考查方式在各个题型中均占比很大,达到50%以上,说明物理学科的学习不能以机械的记忆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重在理解和运用。例如综合应用第29题,应用了高中的斜抛运动作为素材,关注了初高中的衔接。但创设高中的问题情境,并非机械植入高中知识,而是以生活中踢足球这一熟悉的场景作为引入,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利用高中素材,也并非是在考查高中知识,而是考查学生能否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初中阶段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考查的是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3.试题实现了对学科教育教学的引导作用。例如填空第14题,以中国青年科学家曹原发现的石墨烯超导材料为素材,考查对焦耳定律的理解。这样的考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发现其实高端物理科技离我们并不远,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就能够解释其中的原理,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充满热情和兴趣,并愿意进行思考甚至拓展。再比如选择题第8题,虽然放在客观题第二题的位置,但并不是对简单物态变化现象的记忆性考查,学生要做对此题,必须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物态变化的条件及当时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比来做出判断。这说明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哪怕对于简单的知识点也不能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教学上,而要深入知识的本源。

  4.试题体现了对全体考生公平的原则。首先,试题命制均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目标明确,以课程标准对相关知识水平的教学要求为考查目标,突出对学科核心素养、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进行考查,符合当今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其次,素材的选择及情景的创设公平,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及阅读习惯,没有偏、繁、怪的试题要素,文字流畅、逻辑清晰,给所有学生提供公平的答题平台和机会。在试题的应答规定上,也体现了公平性的原则,设问明确,没有故设“陷阱”,体现出了激励学生,而非“考倒”学生的命题思想,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均等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试卷从卷首的提示语,到每个大题的文字说明,再到每个小题的陈述性要求,无不渗透着命题者对未成年考生的人文关怀。例如实验与科学探究题中的温馨提示,放在试题进行了一半的位置,让学生在紧张的答题氛围中,感受到了命题老师的关怀,使他们能够舒缓心情,沉下心来认真思考、沉着答题。

  总之,今年的物理试卷,结合我市的教学实际情况,命题以学科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等具有学科价值特点的能力素养,积极发挥了中考试题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导向作用,有利于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试卷从排版、插图,再到文字的描述、情景的创设,均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理解习惯,并给人以美的感受,是一套高质量的试卷。

  化学

  突出学科素养 落实立德树人

  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黄莘然

  2019年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为命题依据,充分发挥了试题的激励、评价、选拔和导向功能。从化学整卷可以看出试题面向全体学生,以能力立意为前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在注重考查核心主干知识的同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凸显学科核心素养,彰显了本学科的育人价值。另外试题还关注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发展、渗透禁毒教育、生命教育等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试题难度来看,整体适宜,布局合理,学生容易入手,在问题的设置上兼顾各层次学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

  从试题的题型和内容来看,仍然延续了以往中考试题的特点。

  (1)关注核心主干知识,突出能力考查。

  学科主干知识是学科知识的基本骨架和主线,核心知识是构成骨架和主线的基石。所以,试题将学科主干知识的强化作为首要任务,有利于引导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如试卷中第3题基础实验操作、32题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33题溶液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用途、34题金属的化学性质、35题酸、碱、盐的性质,这些试题既体现了对化学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又着重考查了学生观察、描述与解释简单化学现象的能力,初步运用所学知识从化学视角对有关物质的性质、变化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化学用语的识别与运用能力,简单化学问题的探究能力。

  (2)关注学科价值,落实立德树人。

  老师在教学中会经常提到“化学是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未来”。这句话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对化学的重要性和价值的揭示。如试题中第1题有关习近平主席在今年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提到的有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话题、第2题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涉及到的蚊虫叮咬、家用电器着火等、第30题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科技中提到的骨质疏松、食醋和鸡蛋、2022年冬奥会使用的新型材料、我国将可燃冰进行二次能源的开发、第36题我国深海探测器“蛟龙”号使用的金属材料等,这些试题情境的创设都加强了考试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热点,感受国家的进步与变化,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借此弘扬化学的学科价值,与此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调“国家认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关注学科特点、培养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体系是由学科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构成的,其中学科思想方法是化学学科体系的灵魂,这也是我们一线执教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努力实践的方向和目标。选择题第5题从化学的思维角度来立意、第6题利用电导率传感器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非选择题31题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运用、35题实验探究题都要求学生能运用化学的基本观念来认识物质世界和物质变化,如转化观、守恒观、微粒观、结构观。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由“典型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的化学基本思想。通过这些试题的呈现体现了“宏观与微观的辨析”、“变化与守恒的观念”、“现象与本质”、“探究与创新的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除此以外,本套试题也充分考虑了学生今年不能使用科学计算器的情况,所以对计算的要求并不高,主要是考查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的能力。

  政治历史篇

  政治

  花溪区教育培训研究中心

  邢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今年虽然是初中政治理论课教材从《思想品德》变更到《道德与法治》后的首次考试,但全卷仍然以请你选择、请你参与、请你回答、请你评析、实践探究五种题型呈现,在题型上与往年保持不变。今年的试题只是在题量上略有点变化,一是将“请你选择”题由原来的十个小题增加到十五个小题,二是将“请你回答”由原来的三个题小题减为两个小题,由此带来的只是每个大题的分值略有微调。在这五种题型中,特别是实践探究题,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而请你评析题最具有思辨性,主要考查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综合能力。

  整套试卷难易程度与近两年的中考保持一致,容易题、较容易题、较难题的比例保持在7:2:1。试卷较难题是35题(参与题),既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又考查学生对知识学习后的总结归纳能力;其次是评析题,它需要学生要能读懂题,才能做出正确的思辨,然后再对观点进行评析,学生要既能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将分布在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能进行归纳总结才能正确作答;试卷考查的70%为基础知识,这为绝大部分学生提供展示学科基础知识、核心知识的学习水平的机会,也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考试提供依据;同时以1%的较难题为在本学科学习中有突出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才能的空间,也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提供依据,这样的命题体现了本次考试的性质。

  二、试卷突出特点

  1.落实全程育人的命题思想

  试题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华为自主研发的海思芯片、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首届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一带一路”、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美两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态度、叙利亚难民的遭遇等时政热点话题、科技发展、重大工程为素材来创设情景,有机渗透家国情怀、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接受再教育的“考试育人”功能。

  同时试题引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2017中国禁毒报告》等材料,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禁毒教育等育人价值的考查。

  2.突显学科课程价值

  (1)凸显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如:选取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中美两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态度、叙利亚难民的遭遇等材料,引导学生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道路,考查了学生政治认同素养;通过35题设置的问题“对学习压力正确、全面的认识”以及请你评析题,引导学生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突出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考查。

  选用《2017年中国禁毒报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材料来作为情景材料,引导学生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通过设置的“人大代表的组成、公民参与民主权利可以参与的公共事务、向联合国提出合理建议、如何加强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等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2)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 整套试卷考查的知识点涉及上、下两册教材的每个单元,覆盖面广,考查了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如: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一国两制”、中国梦、多彩的职业等。

  (3)体现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能力,是对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如,能列举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可以参与的公共事务、能面对全球性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正确认识学习压力和缓解学习压力等。

  3.注重学科教育教学引导

  试卷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整套试卷既体现了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课程性质,也给我们政治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深刻的启示。面对贵阳市的新中考改革政策,作为贵阳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思政教师的殷殷嘱托,努力具备六种素养,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不断创新思政课,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笃定前行。

  4.力求做到评价的公平性

  (1)整套试卷的命制是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为依据,考查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完全符合学科教育的基本要求。

  (2)试题的素材绝大多数来源于初中学生的社会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情景的创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文字流畅,逻辑清晰,这对所有学生提供了公平的答题平台和机会。

  (3)整套试卷体现人文关怀性。试卷从卷头提示语(考生注意事项),到每个大题的说明文字,再到每个小题的陈述性要求,都无不渗透着命题者对于未成年考生的人文关怀。

  总之,新形势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更加注重学科育人功能、彰显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为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人才根基。

  历史

  彰显立德树人 注重历史事件内在关联

  贵阳市观山湖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周祚沛 高级教师、贵阳市骨干教师

  贵阳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历史学科试题突出了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了历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彰显了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价值,发挥了历史学科对塑造合格现代公民的功能,有利于引导初中历史教学。

  试卷的题型、题量和分值较往年没有变化,结构稳定。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分值分布合理。试卷整体难度与前两年相当,较今年的适应性考试难度有所降低。

  试卷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抓住历史学科周年考点,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如第17题,切入的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30题,1949年“东德”成立,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第31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历史意义。这几道试题,都强调了对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二、突出弘扬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精神,激发考生的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如第18题以黄继光战斗英雄事迹的考查为素材,引导考生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第31题,从北大学生罗家伦起草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邓秉元的《新文化运动百年祭》等材料入手,考查五四运动的原因、性质、历史意义等。引导考生在五四精神激励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彰显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通过对历史上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个人事迹再现,激励考生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如第20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优秀干部事迹呈现,加强了对考生价值观的塑造。

  三、注重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试题较全面考查了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习应具备的能力。如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描述、阐释和归纳的能力。如第16题,考生需先将民国纪年转化为公元纪年,再调动所学知识得出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第32题第二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府正式开始贩奴活动具备的国际国内条件。”要求考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分析问题。

  四、试卷渗透命题者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如第31题和第33题,命题者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认知能力,对材料所呈现的“五四运动”和“自由放任”都做了详细的备注,有助于考生理解材料内涵和作答。第32题材料一,列出的英国奴隶贸易大事记和第33题列出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大事记。一个时间节点一行文字的排版,让考生对于历史事件一目了然。这些都渗透着命题者对未成年考生的人文关怀。

  五、关注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如第24题,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进程历史线索的考查。第32题,世界史和中国史的综合。特别是该题的第4问,分析“英国贩奴贸易→工业革命→鸦片战争”三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在本学科有较突出学习能力的考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才能的空间。两道试题意在引导历史教师要重视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发展的线索梳理,厘清重大事件的内在关联,注重历史横向和纵向间的综合,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学会用历史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教学中应教育学生求真、生智、向善,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关注学生情感的陶冶,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塑造。

  来源:贵阳市教育融媒体中心

  编辑:舒锐

  编审:吴亚鹏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1年高考体育类统考4月25日开始
下一篇:17年前花3万买房,房子拆迁得1135万,卖房大叔:钱和房子是我的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