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试卷用繁体”是有益尝试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1-13
手机版

  期末考试又到了,笔者昨日在朋友圈看到一条吐槽:“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试卷,全卷繁体!我猜一定是杨雨老师要这么干的。”这是中南大学一位大一学生的留言,讶异中带有肯定、赞成的语气。据悉,该校的古代文学史、古文字学、古典文献学等课程,近几年都使用繁体字试卷。这种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值得借鉴。

  我们知道,使用简化后的规范汉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繁体字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很远了。识读繁体字,似乎已没什么实用价值。可对于研习古代文学、考古学或文博等专业的学生来说,认识繁体字应该是一种基本的专业素养,也是承续传统文化的需要。否则,那浩如烟海的经典古籍如何去识读、去研究?莫非都靠人工智能把它“翻读”过来?即便如此,认读繁体字,对于了解汉字的历史起源、造字原理乃至作品当时的语境,都有促进作用。一个中文系学生不识繁体字,也许社会上没人取笑他、歧视他,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他是存在缺憾的,有时甚至可能成为短板。正因如此,当前一些名校比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其古代文学试卷也都是采用繁体字。

  笔者以为,不只是中文系学生,对于普通社会大众也应提倡“用简识繁”。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使用规范汉字,这是为了交流和传播的方便,强调的是汉字的实用性,但认识繁体字对于我们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也利于培养我们的文化自信。一句话,我们不要求人人都认识繁体字,但认识终归是一种文化素养,尤其对于文化工作者来说,更要有一种“识繁”的自觉。

上一篇:【2022专业分析】环境工程及其联考专业:热度在,在扩招,公办比例大!
下一篇:“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十四季第十五期来啦!(附上期学习情况反馈)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