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講述新一代航空人的奮斗故事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1-14
手机版

  不久前,習主席給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沈飛“羅陽青年突擊隊”的隊員們回信,勉勵他們學習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建設航空強國積極貢獻力量——

  “你們以羅陽同志為榜樣,扎根航空裝備研制一線,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攜手拼搏奉獻,這種團結奮斗的精神非常可貴。”

  羅陽,“航空工業英模”。2012年11月25日,年僅51歲的他,倒在了殲-15艦載機成功起降航母遼寧艦的凱旋途中。國之重器,以命鑄之。作為國產殲-15艦載機研制現場總指揮,羅陽用自己的生命踐行著中國航空人矢志報國的錚錚誓言。

  今天,距離“航空工業英模”羅陽犧牲之日已10年。

  羅陽雖走了,“航空夢”仍在飛翔。2013年6月,中國航空工業沈飛成立首批“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平均年齡僅30歲。10年來,沈飛“羅陽青年突擊隊”參與青年累計超過4萬人次,解決各類生產技術問題千余項。

  習主席的回信,不僅鼓舞了12名寫信的第一批“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更讓成千上萬的航空青年以及航空人為之振奮。今天,讓我們走近4名第一批“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听他們講述這10年間新一代航空人的奮斗故事。

   

  走進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沈飛“羅陽青年突擊隊”——

  托舉戰機翱翔的青春力量

  ■解放軍報記者 劉 敏

   李曉丹在觀察產品加工過程。陳陽 攝

  航空工業一級技術專家、沈飛高級主管工程師李曉丹

  信仰雕琢青春歲月

  激光在空氣中閃爍,材料按照預設的模樣逐層累加,一件件形狀復雜的金屬零件被“雕琢”成型。

  這里,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沈飛工藝研究所。高級主管工程師李曉丹正在運用最新的3D打印設備,生產應用于戰機的零部件。

  10年前,懷揣著對航空事業的向往,從東北大學博士畢業的李曉丹加入航空工業沈飛。在這里,她認識了正在為解決艦載機攔阻鉤難題而費盡心思的羅陽。

  “羅總帶著技術人員一個個推敲細節,不斷調整主攻方向和研制模式。我與他只有為數不多的接觸,但他那股韌勁,我到現在也忘不了。”李曉丹回憶。

  2013年,隨著新型戰機對高減重、長壽命、低成本等方面的需求愈發迫切,沈飛公司開始挑戰創新難度極大的金屬增材制造技術。主動應戰,李曉丹受領了這項艱巨的任務。

  增材制造技術,就是人們熟知的3D打印。無論是全新的材料、陌生的工藝,還是高新的技術,在國內航空領域都是一片“空白”。李曉丹和隊友們必須加速突破技術瓶頸、盡快打通生產線。

  接受任務後,李曉丹帶領同樣來自“羅陽青年突擊隊”的7人團隊,同時開展了廠房改造和設備調試工作,每天加班到深夜。有時,李曉丹走出廠房,見到的已然是晨光熹微的黎明。

  “那時我們只有一個信念,就是搶時間。”李曉丹說。最後,她和團隊成員僅用28天,完成了典型工藝樣件的全流程試制。

  首戰告捷,並不意味著他們擁有喘息的空隙。從“產得出”到“用得上”,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8個月時間,李曉丹帶領團隊埋頭攻關。為了證明材料合格、工藝合格、零件合格,他們對所有性能數據進行了分析驗證。最終,那份800多頁的試驗報告,承載著他們8個月的心血,托舉著第一個增材制造零件飛上了藍天。

  10年,彈指一揮間。從設想到應用,從起步到成熟,李曉丹作為見證者、參與者、引領者,經歷了增材制造技術向前發展的每一步——

  2016年,某型飛機搭載著數十個增材制造零件首飛成功,標志該技術步入工程化應用階段。目前,我國已規模化地將該技術應用于飛機制造,技術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信仰不是一種學問,信仰是一種行為。只有當它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10年求索,李曉丹始終銘記著羅陽的精神。只有敢于攻堅克難,才能在航空技術創新的大道上一路前行。

   孫志強對產品進行調試。陳陽 攝

  航空工業特級技能專家、沈飛裝配工孫志強

  恆于匠心 技無止境

  閉上眼楮,將直徑0.2毫米、相當于3根頭發絲粗細的鐵絲,穿過相差無幾的針眼,孫志強只需要幾秒鐘。

  作為一名裝配工,十幾年來,孫志強每天都要練習這個技能。

  孫志強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戰斗機零部件的裝配、調試和檢修。現實中的工作遠比“鐵絲穿針”更復雜。戰斗機是高度集成的精密系統,操作空間往往只能容納工人的雙手,有的電路零件甚至無法直接看見。

  為了尋找高效的操作方法,孫志強開始有意鍛煉雙手的靈活度和配合度,也就是所謂的手感。憑借這份手感,他對零件的外形更加熟稔、操作更加自如,大大提高了裝配速度。

  孫志強的工作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了各式各樣的故障信息。同事們開玩笑,說他摸透了飛機的“脾氣”。他卻嚴肅地回應︰“我們的工作容不得絲毫差錯,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

  “一手托著國家財產,一手托著戰友生命。”這句車間中隨處可見的標語,也是深深植根于孫志強心里的座右銘。作為“羅陽青年突擊隊”的一員,他從榜樣羅陽身上深刻感受著作為航空人的使命之重。

  阻尼件,是艦載機獨有的一種長桿類零件。它的安裝調試及測量既耗時間又耗人力,一度成為裝配工作中的一道難關。

  孫志強帶領團隊經過多次現場調研和“頭腦風暴”,最終研制出兩種新設備,在減少操作者數量的同時,還提高了準確率和工作效率。

  翻看孫志強的履歷︰入職4年,他取得電工、裝配工技師資格,成為唯一一名連續兩屆獲得公司“一專多能獎”的復合型人才;入職7年,他取得兩項高級技師資格;入職11年,他成為航空工業特級技能專家;入職12年,他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表彰為航空工業勞動模範……

  恆于匠心,技無止境。從孫志強的足跡中,我們看到了一名新時代大國工匠的樣子。

  “有‘硬骨頭’就要啃,有難關就要上。這不僅是一名共產黨員的沖鋒,也是我們作為首批‘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根植于心的擔當。”孫志強說。

   劉艷梅進行技術研發。陳陽 攝

  航空工業特級技術專家、沈飛總冶金師劉艷梅

  向著夢想加速奔跑

  表情平靜,笑容溫婉。

  初見之時,人們很難將劉艷梅與焊接這個詞聯系在一起。

  如今42歲的劉艷梅,是沈飛總冶金師,肩負著技術與管理的雙重職責,時常奔波于辦公室和各個廠區。

  劉艷梅博士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剛來到沈飛,她主動申請成為制造工程部的一名焊接員。

  在人們慣常的思維里,焊接與女博士兩個詞之間,應該是沒有交集的兩條直線。可劉艷梅無暇理會他人的想法,以焊接技術員為起點出發,早就清晰地寫進了她的職業規劃里。

  劉艷梅深知,未來飛機構件會更趨向大型化、整體化,而飛機生產都是由零部件開始,要想把“骨架”連接起來,焊接技術不可或缺。

  “只有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劉艷梅感慨。

  深入火花飛濺的焊接生產一線,劉艷梅從不抱怨苦累,反而有了更多的奇思妙想。在一次次誠懇的請教與探討中,她將車間里的工人師傅變成自己的良師益友。

  在一線“戰斗”的經歷,讓劉艷梅將理論與生產實踐結合得愈發緊密。她協助專業主管領導,開展了多項課題研究︰實現某項焊接技術的推廣應用,解決某種焊接件的變形問題,有效提升了大型壁板件的生產質量……漸漸地,周圍的人們都開始對這位“焊接”女博士,投來了贊許的目光。

  入職僅6年,劉艷梅便成為沈飛焊接與增材技術專業總師。她的責任和壓力,也隨著身份的變化不斷疊加。制定專業發展規劃,進行專業人才培養,保障生產任務順利完成……她帶領著越來越龐大的團隊,向著未來加速奔跑。

  10年間,劉艷梅時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在“羅陽青年突擊隊”隊旗飄揚的地方,總有一種蓬勃向上的力量,指引著他們奔向遠方。

  2016年,一天下班後,剛剛擔任專業總師的劉艷梅接到生產一線消息︰某大型構件出現檢測異常。如果問題無法及時解決,將會影響後續的生產進程,甚至耽誤部隊接裝時間。

  劉艷梅當即返回單位,現場成立“突擊隊”,與技術人員、工人師傅、檢驗人員一起分析問題原因,制定解決方案。經過一個個連續奮戰的日夜,他們成功保障了產品的合格交付。在劉艷梅看來,或許正是那一面突擊隊隊旗,將所有人的心匯聚到了一起。

  “羅陽曾說,航空人的共同夢想是要讓中國航空工業在世界競技舞台上,能從望塵莫及發展到並駕齊驅。這也是我們所有‘青年突擊隊’隊員為之努力的方向。”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劉艷梅仍在加速奔跑。

   王剛(左二)帶領團隊研究產品加工方案。陳陽 攝

  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沈飛銑床工王剛

  千里之行 始于毫微

  “有任何技術難題,就找我們。”這句響亮的承諾,出自沈飛首個創新工作室——王剛勞模創新工作室。

  這是一個由工人領銜的工作室。

  王剛勞模創新工作室由“王剛班”發展而來,匯聚了公司10個生產廠不同工種的80多個技能精英,並通過會員制和淘汰制,保證大家持續提高創新能力。

  打造這一切的,是沈飛集團公司43歲的“王牌銑工”王剛。

  全國勞動模範、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國家專利獲得者……這是王剛身上一個個榮光熠熠的標簽。關于銑工操作的精度,國家相關標準在0.008mm到0.01mm之間。王剛憑借個人努力,將精度提高到了0.005mm。

  “相信創新的力量。”這是王剛的成功秘訣。為了研究銑工理論知識,他購買了一大堆相關資料,將自己扎到書海中去。

  經過鑽研,王剛改進了一系列傳統加工方法,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獲得榮譽,王剛並沒將技術私藏,他不但把自己購買的資料全都放在活動室,方便大家借閱,還通過授課交流將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大家。

  “王剛班”就此成立,成了沈飛首個以員工姓名命名的班組。後來的王剛勞模創新工作室,也成了沈飛首個創新工作室。

  一次,王剛勞模創新工作室接到緊急任務,要加工一套高端制造技術的產品組件。王剛第一時間組織工作室成員討論。

  建模、編程、加工……雙胞胎兄弟蘭天、蘭海受領任務後,大膽改進加工方法,靠著加工薄壁零件的獨門技術,大大提升了加工精度和零件表面質量。

  緊隨其後,增材制造專家李曉丹完成復合底座加工,數控車專業的領軍人才孫明制作關鍵輔助部件,鉗工大師方文墨進行精密拋光……在工作室的牽引下,沈飛多個專業工種相互配合,共同攻克了原本艱巨的關卡。

  “習主席回信中提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關于這點,我特別有感觸。”在羅陽犧牲10周年之際,看到習主席的回信,王剛心潮澎湃——

  “往小了說,一個班組、一個工作室要展開集中攻關,往大了說,沈飛公司乃至整個航空工業都要攜手奮進。只有‘聯合作戰’,才能凝聚起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強大合力。”

  

上一篇:201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分省录取分数线
下一篇:一家三口落水,一群热心人赶过来了!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