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最怕周树人,中年后才知先生深刻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1-15
手机版

  都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这确实是语文学习路上的三座大山,尤其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虽然能读懂文章的表面意思,却始终没有办法理解语文老师所说的“内涵深刻,寓意深远”究竟是什么。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先生的地位不言而喻。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匕首,是投枪”,让敌人闻之色变,让国民振聋发聩;中学语文教材几经改革,但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一直是编者必选。

  有人说:鲁迅先生是那个时代的思想先驱,但并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可是,当你经历了人生风雨坎坷,痛苦无法排遣时,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个可笑的阿Q和他的精神胜利法;当你看到一个可怜又可恨的人事时,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当你为自己所做的某件事自责愧疚,希望得到他人宽恕而别人却没有给你这个机会时,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是的,鲁迅先生的思想,是要经历几番风雨坎坷后,才能彻底领悟的。

  上学的时候,读的都是故事;长大后,懂的才是人生。

  01《风筝》的故事

  《风筝》是鲁迅先生一篇比较温情的叙事散文。

  在成年人的眼中,小孩子的很多举动都是幼稚可笑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对于自己那十来岁的小兄弟由衷地喜欢风筝这件事,当时的“我”也是这样的想法。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这里的细节描写很有感染力,充分表现出了小兄弟对风筝的喜爱,惊呼和跳跃的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都能感受到这份充满童趣的快乐。

  但作为兄长,尤其是“我”本来就不喜欢风筝,认为这是极没有出息的事,小兄弟的“惊呼”和“跳跃”并不能让自己改变想法。

  当“我”发现小兄弟独自在杂物间倒腾一只蝴蝶风筝时,“我”完全沉浸在破获一件秘密和识破被欺瞒的满足感中,伸手折断风筝的翅膀,踏扁上面的风轮,傲然走了出去。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以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这一段话中有一个词很值得品味。“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不幸”是作者最真实的内心感受,倘若自己至始至终都没有看到这本书或者类似的书,那自己永远也不会产生这样深沉的愧疚感,也不会想着去祈求小兄弟的宽恕。

  这是真实的内心活动。人都是如此,在某些时刻,希望自己是一只鸵鸟,将头埋进沙堆,就可以假装外界的一切并没有发生。“我”也是这样,如果“我”没有意识到自己当年的行为对当时还是孩子的小兄弟有“精神的虐杀”这么严重的伤害,“我”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心理负担了。虽然这个伤害并不会因为“我”没有意识到就不存在。

  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深刻之处,把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现出来了。人大抵都是这样,不愿直面自己的内心,因为害怕那里的真实不符合社会道德的标准。而有勇气的人,就会率先喊出内心的话来,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有勇气的人。

  为了让自己内心好过一些,“我”想到一个补救的办法:去讨他的宽恕。甚至都想到了他如何大度且善良的回答自己,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不知道小兄弟对当时的事情是否真的全无记忆了,但“我”所祈求的宽恕却是再也不可能得到了,“我”的心也会一直在愧疚中煎熬着了。

  作者在这里并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感情很是克制,这恰恰说明作者内心有着无比深沉的痛苦和无奈。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当事人忘却了,也没有怨恨,这并不能消弥自己内心的悔恨和愧疚,因为事情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伤害是实实在在存在了的。

  02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鲁迅先生文风犀利,针砭时弊毫不留情、呐喊呼号不遗余力。而先生的伟大之处,更在于他对自己的剖析也是毫无隐晦,甚至更为决绝无情。

  先生思想深邃,对国民有着深刻认识,对人性更是洞若观火,将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奉献给深爱的民众。

  少年时,涉世未深、阅历尚浅,对鲁迅先生是“敬而远之”。中年后,看尽人事、历尽沧桑,对鲁迅先生是“既感且佩”。

  芸芸众生劳碌奔波多为一己之身或一家衣食,而鲁迅先生是为了所有国民的觉醒,是为了整个民族的振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

  在众人缄口、万马齐喑的时代,鲁迅先生像一个“真的猛士”那样,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振臂呐喊,唤醒民众。

  “铁屋子”会不会被打破?虽不可得知,但总要努力唤醒里面沉睡的人,让他们为此作出努力。

  鲁迅先生便是这样的先驱者。

  但鲁迅先生从不以此自诩,反而以更冷峻的语言解剖自己,以自己所存在的人性不足来警示世人。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称自己为“后死者”、“苟活到现在的我”,以此表达对青年学生的敬意,表达自己不能与青年学生一道从容就义的惭愧。

  《风筝》历来被认为是叙述亲情、反思童年天性,但这篇散文中,也有鲁迅先生对人性的洞察、对自我的解剖,这是再读《风筝》不能不领会的。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一图看懂」2021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下一篇:2022年高中志愿填报有技巧,指标生看校排名,统招生看县位次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