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上海这所知名初中,孩子们不会抱怨作业多?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1-23
手机版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图说:延安初级中学学生在语文课上以小组讨论形式完成作业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除署名外下同)

  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喜欢做作业,玩,才是他们的天性。

  但是,在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学生却很少抱怨“作业多”“不想做”。在今天下午上海市教委组织的开学后作业管理工作现场走访活动中,记者发现了该校作业布置的秘密。

  谢女士的两个儿子都在延安初中就读。和很多“二宝妈”不同,谢女士觉得,自己并不怎么焦虑。很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孩子们每天回到家,最多一个小时内就可以把作业做完了。读8年级的哥哥小然热爱阅读和艺术设计,读7年级的弟弟小为则喜欢打篮球。高效的作业习惯,让他们有大量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发展特长。那种机械抄写、无效的作业比较少,作业很精炼。”拿着儿子们的作业单,谢女士琢磨出道道,“比如,数学学科作业是分层的,有的需要夯实基础,有的需要提高,上完一节新课,每个孩子根据自己水平,完成一张老师精编的练习卷就好。”谢女士说。此外,老师们每天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穿梭在各教室间,或是批改订正,或是个别辅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作业中的难题,做到不把难题带回家。

  图说:老师指导学生作业

  对孩子们来说,最期待的还是有机会因为平时学业表现良好,获得期末免试机会。校长许军介绍,每名学生都可以在考试前提出个人申请,去争取学科免试资格。但是,审批流程严谨、严格,需要经老师同意、备课组审核、张榜公示等各个环节。一旦审核通过,对孩子们来说都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励。

  图说:同学们的个性化作业展示

  在会议室内,科学课的自然笔记、英语课的新闻小报、语文课的诗文配画、物理课的N格漫画……各色各样的小报和手工作品在桌子上铺得满满当当。许军说,这里藏着延安的另一个关于作业的秘密——2016年起,长宁区教育局推出“作业开放性”研究,如今延安初中已初步形成“阅读与理解”“活动与制作”“小课题与实践”“参观与调研”“实验与创新”等五个模块的开放式作业群。例如,数学学科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玩24点、数独、魔方、孔明锁等数学游戏,动手动脑,培养数感;物理、化学、科学等理科实验性学科设计简单易行的小实验、小制作,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加强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如物理学科让学生学习声学的内容后设计制作竹哨、声音“大炮”、“橡皮筋吉他”,并设计了“学校噪声防治的调查”“民族乐器的简单声学原理研究”“探究水瓶琴发生原理”等探究课题。这些作业均为“长期作业”,给学生完成作业留下空间,也锻炼学生时间管理能力。

  图说:同学们的物理漫画 首席记者 陆梓华 摄

  “我们要给孩子们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帮助他们找到学习乐趣,带着期待来到学校。”在许军看来,让学生感觉作业不是一种负担,就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快乐的体验。去年,物理老师鼓励同学们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绘制一幅“物理N格漫画”,有人琢磨了抽水马桶的奥秘,有人研究了篮球进框的受力情况。男生小陆以爱因斯坦为主题绘制的漫画幽默可爱,充满巧思,经师生共同海选,被评为一等奖。这个结果,令老师都没有想到——在平时,小陆并没有展示出任何学科上的特长,甚至还有些弱,然而,这幅漫画却让老师看到,这个男孩也在用他的方式,努力地学习。许军说,老师们要做的是通过一份精心设计的作业,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灌输式学习到研究式学习,与他人、与自己不断对话、不断沟通。更重要的是,让更多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被肯定、被发现。

  最近,老师们正在着手准备一本本A3大小的延安初中《学生优秀作品集》。他们告诉记者,希望若干年后,当长大的孩子们“回家”时,能翻动书页,重温自己成长的印记。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陆梓华

  举报/反馈

上一篇:“华为杯”第十七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命题会召开
下一篇:为什么说只有曲昭伟才能让科学重回正轨?他有哪些重要学术成果?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