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名词解释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2-11-10
手机版

  (一)学前教育学

  1.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言语、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

  2.儿童观: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观点的总和,儿童观和教育观一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

  4.家园合作: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5.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

  6.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中教,在做中学。

  7.直观形象法:直观形象法是指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获得表象和直接经验的方法。

  8.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9.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10.常规:常规是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是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11.创造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12.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13.结构游戏: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

  14.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二)学前心理学

  1.幻想:幻想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2.个别差异:个别差异一般是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3.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们关系的认识。

  4.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5.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6.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7.游戏:游戏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8.关键期: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时期。

  9.规则游戏:规则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又称教学游戏。

  10.敏感期:敏感期是指个体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获得新行为模式的发展阶段。

  11.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13.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中与一定阶段的年龄相对应的相对稳定的一般的、典型的心理特征,称为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4.性格: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5.能力: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16.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17.思维: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而概念作为抽象逻辑思维的基本工具对于理解知识点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篇:52岁高校新生被质疑“浪费教育资源”,回应来了
下一篇:新津中学校长万远洪入选2021成都基础教育EPC年度盛典年度面孔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