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金融学专业考博经验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1-24
手机版

  

  面试结束后旬余,社科大商学院终于公布了复试结果,同时公布了待录取名单,心中又激动了3日,恰逢本专业的学妹咨询社科大考博事宜,因山水相隔而不能面授机宜,遂沉淀成这些文字,若于人有一二益处,则为万幸之事也。

  我是社科大商学院的应届硕士研究生,但并非金融相关硕士,在准备考博期间并没有比其他人获得更多信息,且一直准备报考原政府政策系的国民经济学专业,去年科教融合后,政府政策系撤销,拟报考导师也不再招收国民经济学专业的博士,遂在2021年1月份招生专业目录发布后才开始准备金融学专业课。由于外语优势,最终笔试成绩总分前三,面试成绩也前三,算是有一个非常不错的结果。

  我们主要考经济学原理、金融学(财经系)、外语三门课程。经济学原理、外语由社科大统一命题,金融学由商学院命题,每科都为100 分。以下分科目谈谈的笔试准备经验。

  (一)外语

  社科大的外语考试水平基本决定了考博的总成绩,由于我本科学的是小语种,我博士考试也选择了用小语种参加考试,考试难度基本在专八水平(据说会比英语难度小一点,但自己没有研究英语无法判断),由于几乎找不到小语种的真题做参考,我主要以备考外语专八的思维来进行备考,包括参考书的选择和习题也是按照专八的范式来进行准备的,为自己重新找回语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最终考试是以 summary为主,考的是语言的理解和输出能力,对个人的外语基础要求高一些,建议读者在准备外语时,要强化阅读和输出能力的锻炼,很多解题套路在进入考场的那一刻,显得苍白无力。

  (二)3290金融学

  我们社科大商学院的公众号上在1 月份公布了金融学的参考书目,书目很多,主要以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为主,此书更多的是宏观金融范畴的内容,博迪的《金融学》可以作为微观金融部分的参考。我准备金融学的时间过短,基本只看了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的总结资料,书基本没翻,然后在淘宝上买了金融实事总结,对我帮助很大,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准备时间短且跨专业的考生算是非常好用。

  我们金融学考题主要以宏观金融为主,微观金融只有1-2 道常识题,我基本就没顾得上微观金融。我的答题经验是“理论--中国实践及问题--政策趋势及解读”来进行的,尤其是最后一道答题,一定要准确应用宏观经济和金融理论,紧密联系中国实践,用规范化、客观化的学术语言进行答题,切记不要用政论文的套话,最好不要用政府公文体来答题。

  (三)2001经济学原理

  在我准备的时候,圈内都在说主要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为主,加之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但社科院的考题却越来越偏,今年出现了多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问题,我特别推荐大家读读逄锦聚先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书有点厚,但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实践非常有帮助。

  经济学原理是我准备时间最长的一个科目(三科中分数最低),因为没有经济学基础,我从2020年 5月就开始看高鸿业的经济学原理,前前后后高鸿业的两本书我看了不下三遍,配套习题我也一题不落地做了两遍,所有涉及到图也画了不下三遍,算是稍微有点感觉了。2021年1 月份一位考友提醒我要看看政治经济学,我在匆匆忙忙在图书馆借了逄锦聚先生那本巨厚的书,对我帮助很大。

  师兄淘宝店“博雅考研考博”每年都会出经济学原理考博真题解析和经济学原理考博预测试卷,对于本科的考试非常有帮助,非常推荐,今年出的预测卷也压中了最后2道论述题原题和一道计算题原题。就我的观察,经济学原理考题中政治经济学的题目渐渐增多,一定要多重视。

  (一)进入面试规则

  面试是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尤其是本校考生,面试决定一个人是不是可以被录取。不过问题并不出在复试的程序和问题上,而是规则性死亡。举例来说,我们院主要取导师第一名进入面试,也就是说,你考的分高或低有时候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看报同一位导师的学生强不强,分即使再考不是导师第一名也会无缘面试。而经济所、数量经济所则采取总分排名进行录取,高分者具有优势,至少可控因素要强一些。

  (二)面试程序及问题方向

  一是外语。我们今年面试是全院考生一起面试,如果读者和我一样是小语种考生也不用担心,学院会安排一名懂这门语种的老师来现场面试,考试氛围轻松活跃不用紧张,以说为主。二是专业课笔试。专业课笔试真的专业,涵盖金融理论、金融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当年金融领域热点话题为主,自己知识结构不够全面,自己回答得不是很好。三是专业面试。专业面试基本集齐了本院金融专业的知名专家学者,问题涵盖金融基础理论、金融热点,以及硕士论文,研究计划书等有关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答就好,真要问道自己的知识盲区,建议不要用太肯定的词,谦虚严谨一点总是好事。

  (三)面试与笔试关系

  社科大很多专业面试后的成绩基本不会影响总成绩排名,也就是说好好准备笔试非常重要。这也可能是我们社科大魅力所在,即针对所有考生比较公平的地方。

  仔细研究了同届考博朋友的分数以及录取情况,再次唠叨三点:

  一是选好院所及招考人数对应的专业。院所面试规则不同会直接决定能不能进面试,有时候和绝对分数没有关系。招考人数这是容易被忽略的话题,今年一位考友考了 238没能进面,原因是只招一个人,而她排名第三。如果招5个,那么按照1:1.2 也有6 人进面试,考第六名总比考第一第二名从概率上来说机会要大一些。

  二是高分在专业,成败看外语。我周边很多朋友都因为外语成绩不过线而翻船,个人觉得决定分高看专业课二,决定是否进面试看外语成绩,我粗略看了看很多个所的成绩,外语考到70分的,几乎总分没有低于200 的。

  三是抓住社科院普通招考的机会。在北京稍微知名点的学校中,社科院是为数不多还在实行普通招考的,而今年历史学院已经在试点“推荐-考核”制,没有C刊或研究经历较少或跨考的朋友,估计没啥机会了。

  原本只打算写个1000来字交差给群主努力奔跑得了,仔细一看写了2000多字,阅读需要5 分钟,有点太长了,我就不再啰嗦了。按照金融从业者的惯例,再写几句免责声明。以上是本人备考的经验,仅仅是自己的经验,不敢好为人师,也不敢教人做事,依据我的经验而金榜题名者都是你们自己的努力和睿智所得,依据我的经验而留下遗憾者也不要骂人,毕竟环境不同运道不同。另外,以上经验仅作为交流所用,不得用于商业途径,谢谢。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1考研已来!7所院校公布MBA/MEM/EMBA提前面试时间
下一篇:七家醫院九個專科全國第一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