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长安秋望》,写尽秋之俊美。一首意境清远,一首为秋之赞歌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1-31
手机版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写了大唐长安辉煌鼎盛、庄严华贵、大气恢宏的气象。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展现了大唐的自信、开放、大气、包容、向上的精神,铸造了永远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

  满目繁华的长安城曾是多少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地方,无数才子诗人为它留下千古传诵的佳作。

  两首《长安秋望》,一首意境清远,韵味无穷,优美如画,引人忧思。一首大气俊朗,谱写了秋之赞歌。

  

  ①唐·赵嘏《长安秋望》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简译:深秋时分的清晨,晨光熹微,云雾中已有丝丝凉意。古老的宫殿高高耸立,掩映在秋色中。鸿雁长飞,残星点点。此时有笛声传来,悠扬婉转,让人倚楼伫足。

  竹篱边菊花初放开得正艳,江上荷花已落残叶凋零秋意萧瑟。深秋时节家乡的鲈鱼正美,却不能回去享用,此时的自己就像戴着南冠的楚囚困在长安城。

  

  赏析:唐朝大才子赵嘏才华横溢,早年即诗名满天下。虽中进士,仕途一直不得意。这年秋天,诗人登高望远,写下这首七律《长安秋望》,此诗一出,广为流传,其中“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称为佳句,杜枚尤为欣赏,称之为“赵倚楼”。

  作者在一个深秋的早晨登高俯视整个长安城,晨光朦胧中,虽是秋意萧瑟凄清,长安城依然恢宏壮阔,秋色迷人。远处皇家宫殿威武庄严,天空中几点残星闪着余光,鸿雁排成队形一行行消失在天际。

  “长笛一声人倚楼”,是吹笛的人倚楼,是诗人倚楼,还是听者倚楼?这都不重要。凄清的秋光中,那笛子清越哀伤,听者断肠,引人愁思。是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还是因见归雁而引起思乡之愁?人生蹉跎,满腹才华还未施展,转眼已到中年,此时的秋光与笛声想必勾起作者无限愁思。

  

  天渐渐亮了,远处竹篱处一片秋菊开的正浓艳,江上已是红衰翠减,一片枯枝残叶。时光无情,好景易逝,只有那菊花傲然开放。家乡的鲈鱼正美,此时不如归去,悠然“采菊东篱下”,做一个自由自在的隐士。

  赵嘏的秋望,长安城秋色如画,肃穆凄清。高楼笛韵、秋菊隐逸、红荷衰减、莼鲈之思、南冠楚囚,一步步走来,归去已是必然。在秋望中,诗人与自然、与时空、与自己对话,完成了对人生对命运的思考。

  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意境清远,韵味无穷,优美如画,称得上千古佳句。

  

  ②唐 · 杜牧《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简译:楼阁高耸于满是秋意的树林上,遥望天空,清澈无云,高空万里,宛若明镜。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象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赏析:赵嘏的《长安秋望》美中含有忧思,而杜牧的秋望长安则极有气势,给人高直疏朗的美感。

  你看楼高于树,山高于楼,天高于山,树挺拔、楼矗立、山耸峙,一一立地凌空,直上九霄,大气浑厚。碧空万里无云,高远澄明辽阔,令人心旷神怡心情振奋。

  

  诗人轻笔淡墨地勾勒了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使人感到高得寥廓无极、深邃明净,虚无空灵,浩渺雄浑,若有若无。登楼极目,似与苍穹接轨,清新气流荡涤心胸,悠然脱俗,升腾化外。

  杜甫有诗“千崖秋自高”,一语领略尽秋色。杜牧的“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虽与之有相似的地方,但此句胜在格局与境界,正所谓“胸有正气格自高”,“秋色”的这种高远清明正是诗人胸襟、性格的外射。 #文学#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亚洲最大的单体图书馆,在珠海市这个独立院校,校园风景让人惊讶
下一篇:@选调生,还好吗?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