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如炬人生中汲取奋进力量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2-03
手机版

  记闵恩泽院士纪念室暨石科院院士馆红色教育基地

  杜诗画/文 刘亚楠/图打开北京地图,目光锁定海淀区一条南北走向的主干路,它南起学知桥,北至清华东路,因高校聚集而闻名,这条路就是学院路。学院路西侧18号,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坐落于此。66年的风雨兼程,石科院人以知识报效国家、以创新振兴石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现代炼油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追赶到超越、由跟跑到领跑。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为了引导激励干部员工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石科院充分发掘、保护和使用内部资源,深入挖掘提炼红色文化内涵,讲好红色故事,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凝结形成闵恩泽院士纪念室暨石科院院士馆。

  

  闵恩泽院士的如炬人生闵恩泽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走进闵恩泽院士纪念室,映入眼帘的各类荣誉证书及奖章,令人肃然起敬。纪念室由闵恩泽院士生前办公室改建而成,特别是办公区域基本保持原有格局,座椅上的靠垫、办公桌上的文件夹和笔筒,似乎可以想象出闵恩泽院士在这里伏案写作的场景,不禁又觉着几分亲近。纪念室内还存有大量具有纪念意义的闵恩泽院士私人物品,例如他在求学时期的成绩单、硕博士论文原件,在美国工作期间的工作日志和收集的文献,以及在过去50多年的工作中保存下来的证件、资料、书、笔记本、手稿等。展柜中一张字迹歪歪扭扭的手稿在一众展品中格外引人注目,这是闵恩泽院士生命最后时期在病榻上所写。那时,他已经无法说话,但仍然关心着企业如何调结构、提质量,挂念如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小小的一间纪念室,浓缩了闵恩泽院士一丝不苟追求真理、锐意进取不断开拓、淡泊名利坚韧执着、同心协力提携帮带的如炬人生。

  

  石科院人昂扬的精神风貌走进石科院院士馆,“与石油同行,与科学相伴,与祖国共进”的主题大字格外惹人注目。漫步在馆内,“历史沿革”“新中国炼油科技的开端”“起跑奠基,艰苦创业”“改革开放,跟跑提升”“迎接挑战,并跑赶超”“文化与传承”等10个版块依次铺陈开来。从临危受命解除“两弹一机”燃眉之急,到特种润滑油品服务大国重器;从“五朵金花”竞相绽放,到以全流程炼油技术全面支撑千万吨级现代化炼厂建设;从首开技术、产品出口之先河,打造炼化技术亮丽的“国家名片”,到步入国家最高科学殿堂、接连斩获多项顶级科技奖励……这些浓墨重彩的历史事件,通过3000余张珍贵图片、200余件典藏文物、80多个科研成果样品得到生动呈现,全面再现了石科院人艰苦的奋斗历程、丰硕的科技成果与昂扬的精神风貌。人物墙上挂着9名两院院士及11名知名科学家的照片,下面写着他们的科技人生感悟。侯祥麟院士的“八小时出不了科学家”,闵恩泽院士的“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就学什么,我就请教什么,就组织研发什么”,李大东院士的“我的科技人生目标是研制高效的石油炼制催化剂,为国多加油,加好油”等,给人带来极大的心灵震撼与精神洗礼。

  

  在历史中汲取不竭力量石科院红色教育基地的筹建,得到石科院干部员工及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响应,或提供有价值的故事线索,或捐出自己珍藏的物件。基地通过公众开放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宣讲百年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石油石化发展史,时常接待员工群众及离退休老同志参观。这里也成为新员工入职教育的重要基地。在观展过程中,老同志们从旧时光中找回了年轻时的记忆,那是一段为了中国现代炼油工业发展而燃烧青春、忘我拼搏的峥嵘岁月。年轻人在满墙的科技成果和奖励表彰中,找到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也蓄积了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底气。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精神是不竭的力量之源。如果前进道路中遇到迷茫,那就回头看看过去,历史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上一篇:倒计时1个月!北京秋季私立学校展,找到最合适的教育!
下一篇:军改后,考军校值得吗?43所军校咋选择?有得有失,注意3个方面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