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课程秋季入中小学课堂,智能教育低龄化已成趋势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2-11-16
手机版

  近日,武汉市教育局发布通告,2020年秋季,武汉将在部分中小学试点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目前正在面向社会遴选,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材。

  据悉,相关单位可在8月14日前向市教育局提供材料。下一阶段,市教育局将请各区教育局申报试点学校,初步计划设约100所试点中小学,还将邀请专家进行教师培训。

  这个消息一出,对于人工智能课程学什么?怎么学?很多家长肯定是一头雾水。日前,国家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标准》。

  人工智能课程学什么?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发展性课程,旨在为培养符合智能化社会需求的、具备良好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一方面帮助中小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关注相关前沿知识,发展人工智能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增长技术应用技能,激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建美好世界的情感。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熟悉概念知识,了解原理结合实际生活应用的作用;要求学生,对于基础应用要学会掌握图像识别、文本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等人机交互知识并能实际应用;要求学生,要学会掌握人工智能在智能生活、智慧城市、智能生产服务等其他方面的应用和原理;要求学生,要学会掌握智能化编程和智能机器人开发的知识和应用。

  人工智能课程怎么学?

  首先在教材编写方面,要遵守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及适切性五大原则,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要包括通识知识、实践体验、应用创新三个板块,并围绕这三大板块内容进行合理设置深广程度和难易程度,在内容编排和呈现上,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设置数量合理、灵活多样的栏目,注重情境、活动和问题的整体设计,重视教材助读系统的设计,注重教材的物理形态设计,注重研究创新,打造教材个性化风格。

  其次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遵循立体化、适切性、主动性、创新性四大原则,进而开发教材辅助材料、开发教材配套资源、开发硬件资源、提供开源性网络(软件)资源、构建人工智能教学环境、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社会教育资源。

  最后在教学实施方面应该围绕核心素养目标开展教学、创新学生主体的多元教学方式、注重多技术整合应用、创设智能化教学环境、加强教学研究与培训。

  另外,在教学评价方面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开展表现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评价激励作用等。

  我们应该怎么做?

  通过对《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标准》的解读可以看出,人工智能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寻求解答,在不确定情境中进行问题解决,利用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判断结构帮助学生进行方案规划、模型调整和深度学习。

  简单来说,就是把学生从记忆、重复计算中解放出来,转而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思维,如何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早让孩子接受编程教育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编程,作为一门面向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世界性的语言,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编程的本质,正是一套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编程的过程中,孩子需要把一个复杂的大问题,拆解成一个个可以解决的小单元,逐步解决整个问题。因此,编程是极佳的思维训练方式。孩子学会了编程,也就学会了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已逐步成为连接未来的重要桥梁。秋季人工智能课程入中小学课堂试点项目的启动,更是表明人工智能教育低龄化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一篇文章带你了解蒙氏幼儿园的特点!
下一篇:江南大学085801电气工程(专硕)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