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支持经济创新,需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创新商业银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廖丹    

  10月28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2中国金融发展论坛暨第13届金鼎奖颁奖礼”在线上拉开帷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发表主旨演讲指出,随着经济发展的成本提高,创新能否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而保证我们的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黄益平提出,从经济循环的供给端看,金融支持经济创新,首先要金融创新。他进一步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商业银行仍是我国最主要的金融渠道,我们需要创新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适应并支持经济创新。对此,在数字金融方面可以做很多探索。

  从经济循环的需求端看,金融也可做很多事情来支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面对新征程,金融如何支持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黄益平提到,我们正从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金融需发挥其应有作用,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黄益平提到,第一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益有所减弱,体现于边际资本产出率,即每生产一个新的单位GDP,需要增加投入的资本,在2007年,这个数字约为3.5,目前几乎翻了一番,换言之,我们的金融效率已经打折近半。

  金融效率若不能提高,那么即便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入到经济中,也难以换来以往的经济增长。这个局面如不扭转,将影响我们的经济可持续增长。

  第二是金融风险的问题。虽然我们过去维持了相对稳定的金融格局,但近些年我们看到在不少领域都发生了一些风险。

  “过去主要是靠两个法宝,持续的经济高增长,和政府兜底。”黄益平表示,但我们知道靠高增长和靠政府兜底来稳定金融体系不可持续,因此下一步要大力构建市场化体系。从支持实体经济的角度,则需要做的工作更多。

  国内大循环,抽象出来就是供和求的联动。

  黄益平指出,在供给端,最核心的就是增长模式的转变。随着经济发展的成本提高,创新能否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而保证我们的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其中金融怎么支持创新,可以作出什么贡献?黄益平认为有几大要点。

  第一是通过金融创新来支持经济创新。我们的金融体系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最大的市场参与者是商业银行。但对比来看,资本市场在支持创新方面有其先天优势,无论是在识别风险还是陪伴创业者一起成长的耐心方面,都如此。所以,金融创新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也许我们在将来很长时间仍然会是银行主导,但我们要大力提升资本市场的比重。这是我们已经在做的,将来还要继续做。”

  另一方面的创新内容是,既然在可预见的未来,商业银行仍是最主要的金融渠道,那么我们就需要创新商业银行的一些业务模式,使其适应和支持经济创新。

  银行业务模式的创新改革,其实有很长的路可以走。若要金融更好地支持经济创新,这便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还有一方面的创新是近年比较红火的数字金融,将数字技术应用到金融上面,可以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尤其是当前“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传统的金融渠道缺乏针对他们的有效风控手段,而大数据至少能部分地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黄益平提到,目前已有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新型互联网银行发放贷款,他们控制风险看数据不看抵押品,而且基本上不涉及太多的财务数据。“结果他们的平均不良率其实控制得比较低,说明这是成功的。”

  能否将这套方法推广到其他银行,甚至用这套大数据分析方法,来帮助我们对上市公司直接融资做投资分析?黄益平表示,如果可以,就走出一条新路来。即便是在国际上,用大数据分析来做信用风险管理,都是比较领先的。黄益平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其实有很多事情可做。

  除了这些金融创新,第二大要点就是市场化改革,其中一方面是要做市场化的风险定价。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帮助他们获得贷款非常重要,但与此同时要注重基于市场化的风险定价,商业银行才能把业务长期做下去。所以一系列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也很重要,有助于更好地支持经济创新。

  供求两个方面中,另一方面就是需求。消费难有起色,大循环就难以畅通。

  过去,我们投资和出口都很强劲,但消费相对偏弱,全球危机后我们的消费有所回升,但目前来看仍需加强,尤其在最近的经济复苏中。

  黄益平提到,生产投资和消费之间形成一定的比例可能是必要的。如果消费太疲软,很多产能就很可能变成过剩产能。目前,我们的消费占GDP比重大概仅在55%左右。

  从消费的角度看,居民收入占GDP比例不高,背后的原因之一在于,老百姓主要靠劳动收入而不是资产收入。

  第二是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较为突出,而收入分配不太平等就会压低总的消费需求。

  第三是社会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没有很好的社会保障,大家就对未来信心不是很足,有钱也不敢全部消费。

  “这些方面都需要花很大力气,如果做好了,将来的消费需求是比较乐观的。”黄益平表示,我们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就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当中的比重,第二是收入分配得到改善,最后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其中,金融也有很多事情可做,比如把金融体系效率提高,老百姓可获得除工资以外的资产性收入,就有更多的钱来消费。此外,收入分配尽管主要是政府的职能,但金融也可发挥作用,尤其是普惠金融的发展,让本来处于弱势的群体,比如小微企业、低收入家庭等,获得好的金融服务,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收入分配更加平等。

  社会保障方面,其实金融体系尤其是保险行业的发展,可以作为总保障的一个重要补充。

  因此,将供求两方面结合来看,把金融效率提高,同时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可以在支持双循环中发挥很大作用,从而有利于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上一篇:“十四五”时期江苏援藏项目聚焦“五个更加”
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精选练习题88篇,含答案,建议人手打印一份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