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这么开头,高分稳稳收入囊中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2-06
手机版

  在申论作文写作过程中,面对复杂的给定材料, 相当多的考生怵于作文开头的开篇破题。 俗话说: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凤头猪肚豹尾” 是古人对文章创作提出的六字法则, 其中的“凤头”, 顾名思义就是凤凰的头部, 这是对文章写作开头的一种形象说法, 即文章的起头要奇句夺目, 引人入胜,如同凤头一样俊美精彩。 这是强调文章开好头的重要性。

  申论作文的开头, 也就是文章的第一段, 通常需要开宗明义, 提纲挈领, 为全文定下总的基调。 倘若把申论作文的标题看成是眼睛, 开头就如同人的脸, 能够一下子抓住阅卷人的注意力, 吸引其去深入了解作文的全部内容, 从而建立起对该作文的良好印象。 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考生申论作文“破题”准、 新、 巧的基础之上。

  一、 认题清楚是申论作文

  “破题” 的先导申论作文写作“破题” 之前, 必须先把认题功夫做足。所谓“认题”, 顾名思义就是认清楚题目,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题”, 目的就是把题目搞明白, 理解题意。做好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找准思维方向, 下功夫揣摩和体会出题者的用意。 认题是申论作文“破题” 的前提, 只有把题目认识清楚, 明白题目的明确指向, 整篇作文才可紧紧围绕题目的重点和中心展开, 避免出现散乱或游离题目的现象。

  一般来说, 申论作文认题应从题面与题意两个方面着手。 题面就是申论题目的表面意思; 题意, 则是题目在题面之外所要表达的深层次意思。认题类似于我们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解词, 不仅要解释一个词的字面意思, 即原意, 还要解释词的引申义, 也就是这个词所隐含的深层次意思。 如“古董” 一词, 原意也就是字面意思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可供玩赏的字画、 器物等”, 引申义是“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 我们再结合申论作文题目来分析。

  《2019 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 (A 卷)》的申论作文是进一步思考“给定资料 5” 中划线句子“有事好商量,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 这句话中有三个关键词: 商量、 众人和最大公约数。 就题面意思来看, 商量就是“交换意见”; 众人, 是“大家” 的意思; 最大公约数,就是两个或多个整数共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

  由此可以归纳提炼出一个题目: 众人事众人商量, 追求最大公约数。 然后围绕这个题目, 在充分理解题面意思的基础上, 概括提升,作深入发掘, 可“破题” 如下: 商量就是交换意见, 这是有温度的传声筒和接地气的协商平台, 也是暖民心的民意通道; 众人商量, 就是大家一起交换意见, “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是汇集群众智慧, 阳光、 透明的体现。 众人事众人商量, 体现出“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 的气度, 这是“天下为公、 共进大同” 的追求, 遵循的是“忠恕仁和、 合群睦众” 的处事原则。 要找到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就必须众人事众人商量, 经过平等沟通与协商, 在倾听民众呼声的前提下, 汲取群众智慧,从而让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彰现。

  由此来看, 申论作文“破题” 之前的认题, 不仅需要考生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而且需要考生将自身拥有的社会知识与给定材料充分结合起来, 达到题面之意与题意最大限度的融合和提升。

  二、 咬破题目是申论作文

  “破题” 的关键任何文章都是由语言所构成, 积词成句, 缀句成段, 组段成章。 申论作文亦然。 题目是表达中心思想最直接的方式,可以帮助考生快速捕捉文眼。文眼是申论作文精神的凝聚点,眼为心灵的窗户, 透过申论作文的题目这扇窗户, 就可以透视其主题思想, 将全文的脉络理顺, 进而把握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抓住文眼, 将其点破, 就是“破题”, 是考生读懂申论作文的一个标志。

  申论作文的“破题”, 就是把作文题目咬破, 说清楚其要义。 题目二字包含两个字眼, 一个是“题” 字, 要求考生内心装着题目, 把每个字、每个标点看清楚、 弄明白, 甚至一个空格都不可疏忽; 另一个就是“破” 字, 这需要细心咀嚼琢磨题目中的每一个单词, 达到理解深刻、 准确, 不仅了解单词的原意, 还要搞清楚其引申义, 也就是言外之意。

  这个咬破作文题目的过程包含五个步骤: 第一步是破题, 就是对题目中的每个语素进行分解, 并作出初步的解释; 第二步是合题, 就是在解释每个独立语素的基础上, 将其合拢, 形成一个整体的理解; 第三步是聚题, 就是结合考生自身的虚拟角色, 进行自身立论底线的设计; 第四步是理题, 即针对所确定的立论底线, 对某些定义重新梳理和解释; 第五步是结题, 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 直接点出题目的要旨。

  在公考中, 若考生的申论作文开头能够开门见山点出题意, 并符合相关要求, 就极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 并以此判断考生写作水平的优劣。“破题” 到位, 会给人留下良好印象。 如 2019 年山西公务员考试 (县级卷) 的申论作文要求是: 参考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以“信与用” 为题目,联系实际, 写一篇议论文。 对于这篇申论作文, 第一步, 可先破题。 先分解语素“信与用”, “信” 是指诚信, 这是做人的基本品格和道德品质;“用”, 是诚信的使用手段和表现, 代表一种社会通行制度和规则, “用” 还有作用和效用的意思, 是对诚实守信产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强调。

  第二步,合题。 将语素分析合拢、 串联在 一 起 , 就 是 信 用 。 其 中“信” 就是诚信, 是做人的基本 品 格 和 道 德 品 质 之 一 ;“用” 就是诚信的手段和表现,体现的是公民在公共事务中的态度和做法, 是社会通行的制度和规则。 第三步, 聚题。 从考生作为一个公民的角度, 对诚实守信产生的价值与意义予以强调。

  第四步, 理题。 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当下更是中国建设诚信社会的关键。 第五步, 结题。 对上面的意思加以小结: 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 加大执法力度, 完善奖惩制度, 最终建立全方位的社会征信体系。 至此, 这篇申论作文的“破题”就算告一段落了。

  三、 准、 新、 巧是申论作文“破题” 的亮点

  申论作文的破题既有基本路数和一般规律, 同时也有一些高标准的技巧, 这些技巧的运用, 必须达到精、 准、 新之效。

  一是“破题” 要准。 破题要精准, 通常要抓住题眼, 达到一语中的的效果。 如2019 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 《申论》 真题 (B 卷) 的申论作文: 请结合对“给定材料2” 中“善治须达情, 达情始近人” 这句话的理解, 围绕“给定材料 5” 联系实际, 写一篇文章。 “善治须达情, 达情始近人”, 意思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 必须通晓民情, 通晓民情的人, 必定亲近人民。这句话就是强调践行群众路线、 了解民情民意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二是“破题” 要新。 破题要善于创新, 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发挥。 元代刘熙载认为: “余谓题出于书者, 可以斡旋。” “斡旋” 即在题目的限制下申发己意。 要遵循而不拘泥于题目,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 2019 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 “给定资料 5” 中提到“我们与世界相交, 与时代相通, 才能让一切保值增值, 更添赋流通的美”, 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自选角度, 联系实际, 写一篇文章。 这里可在“交” “通” “保值增值” 的基础上, 发散出去, 实现创新。

  所谓“交” 与“通”, 是空间和时间维度的全面开放和交流。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 敢于到大世界去历练, 谓之“交”; 顺应时代发展, 紧跟时代脉搏,与时俱进, 不断突破自我、 革旧维新, 谓之“通”。 从简单的流通延伸到开放和交流, 再推广到改革开放和与时俱进, 从而赋予创新的内涵。

  三是“破题” 要巧。 破题要破得灵巧。 破意而不破词,就是一种灵巧破题的技巧。 这是一种不破坏词语结构完整性的破题方法。 如 2019 年公务员多省联考 《申论》 真题 (吉林乙卷) 的作文: 给定资料 7中亚里士多德说: “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 我们是为了闲暇而忙碌。” 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结合给定资料, 联系实际, 自拟题目, 自选角度, 写一篇议论文。 那么怎么灵巧地破题呢?

  作家林语堂说过, 人生而追求闲适, 在闲适中追求自然之光, 人文之美, 生命就会充满幸福。 是的, 工作之余, 应该有闲暇。 如今的人们工作太累, 就如苦役, 生命就因此失去灵性和乐趣。 而休闲, 意味着自由、 创造、 多样选择……那是一种对理想生活方式和幸福体验的热烈渴望。这样破题, 句句不离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 我们是为了闲暇而忙碌”这句话, 也照应了题目 《有闲暇方能幸福》。

  欢迎关注作者!

  举报/反馈

上一篇: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简介(2022)
下一篇:信息量超大!多所高校发布招生简章、考试大纲、专业目录!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