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热门专业到底有哪些?十年有哪些变化?你喜欢自己的专业吗?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2-18
手机版

  文|冷丝

  栏目|高等教育改革

  顾名思义,“热门专业”就是受到万千家长及考日韩综艺生青睐,以及报考率极高的专业。从专业的统计中来看,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热门专业”的范围也在不断的变革和发展。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新生入学,一些专业开始走向热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也成为众多考生关注的新焦点。人们对一些热门专业的看法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新设的专业通常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设立的,反映了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现实需要。

  先来看看10年前后高校理科类热门专业有哪些变化?

  根据教育在线提供的这张统计表格,可以发现:10年前后,部分热门专业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比如计算机科学、经济学、金融学和土木工程等专业。

  看样子,理工类专业,部分行业的人才需求量一直较大,过去是这样,现在依然如此。

  再来看看文科类的专业,看看有没有变化?

  依然可以发现:经济学、金融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专业依然是最为热门的专业。当然,冷丝要提醒,有些传统专业,比如中国语言文学,这类专业一直有较强的师资,也是各大高校开办最多的专业之一,它们成为热门专业,这也不足为奇了。

  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不同时代的不同热门专业呢?

  冷丝认为,有的高校新开专业甚至是超前或预见了未来人才需求的趋势。大学本专科热门专业往往跌宕起伏,有些专业则是冷热交替。所以,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不仅要看专业名称是否新颖动人,更重要的还是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因为时代发展变化越快,未来机遇越是难以预测,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高校在设置新专业时,不仅要看专业是否能抓眼球,更重要的是赋予新专业科学周密的规划设计和根底深厚的内容供给,毕竟专业不是办得越多越好,办好办强了,这才算是取得了成功。

  因为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在变化,2019年4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通知中指出,为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能力,将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在2019-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该通知面向各类高校,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面向全部专业,覆盖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分年度开展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

  有关大学学专业,冷丝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提及:专业办得再怎么好,最重要培养人才,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同。但是,我国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同感强吗?又该如何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

  这就涉及到高校专业的品牌化建设,这是一个被社会逐渐认可的过程,更是被在校学生认可的必然结果。

  “一考定终身”是我国高考制度的弊端,也暴露了高校专业管理的突出问题。学生在对社会认识有限、个人兴趣缺乏充分展现的背景下,一旦被高校录取,就意味着某专业成为学生在大学的“终身事业”了。这虽然方便了学校的管理,但对于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特别是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很不负责任的。相对于传统的强制学生专业服从的“堵”,积极引导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与爱好,变堵为疏,应是我国高校专业管理的重要变革方向。

  你喜欢自己的大学专业吗?很多大学生其实难以回答这个问题。冷丝认为,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充分尊重专业的自主选择,这是大学的基本办学规律之一,也是高校学生很重要的一项权利。

  兴趣是个人最好的导师,学生兴趣是高校专业建设的基石。虽然高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学生“调专业”的权利,但还做得远远不够,学生专业不自由的无趣与无奈的学习状态需要引起关注。高校需打破现有的专业成见与僵化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学分累积制”专业建设改革,即以专业学分的累积作为学生毕业的依据。

  某位学生入学时在数学学院,他热爱化学,修读并积累了相关学分,完全有资格申请化学专业毕业。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专业选择或调整的壁垒,赋予了学生最大的专业选择自主权,这也是对学生学习自由的最大尊重一一应当成为高校专业建设试点的改革方向。

  举报/反馈

上一篇:天津大学研支团227名志愿者接力服务西部20年
下一篇:大国良师 || 顾明远:一心教育功业,一身学者风骨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