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良师 || 顾明远:一心教育功业,一身学者风骨
顾明远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建设者,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教育家。他是至今仍坚守在三尺讲台、九尺书斋,扎根在中国大地上的教坛长青树。
2022年10月10日,周一。这一周,顾明远先生要参加每周二的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工作例会,要给北师大的干部做一次报告、要录一次课、要会见新加坡学者、要接受一次媒体采访,还要参加明远教育书院的工作会,有来自光明日报、中小学校的人士到访,还要抓紧时间审阅600多万字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大事记》一书的校样。这是先生平常一周的日程。因为月底要到外地,这周的工作安排还比平时减少了。
写文章、写字,则成了繁忙工作中的点缀和放松。先生刚刚写了2000多字关于智慧教育的文章,行云流水般地用毛笔写完了《学记》全文,又题写了《师说》全文赠送北师大裴娣娜教授,祝贺她80岁生日……连续站着写两个小时的字,成了先生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
10月14日,是顾明远先生93岁生日。先生思维活跃、目光敏锐、精神矍铄,这位为新中国教育奋斗了一辈子的教育家,满头白发,又仿佛正值青春,风华正茂。
奠基新中国教育学的开创者和引路人
江苏省江阴市,钟灵毓秀、人文渊薮之地。1929年10月,顾明远出生在这里。历经抗日战争期间的颠沛流离,经受了家国苦难,顾明远从小立下“工业救国”的理想。1948年,在著名的南菁中学读书的顾明远决心报考清华大学建筑系,却不幸落榜。遂经人介绍到上海私立荣海小学担任语文和算术课教师。一年的教师工作经历,让顾明远爱上了教师职业。次年,他便报考北京师范大学。自此,与教育结缘终身。
啃读经典,奠定教育理论研究基础
顾明远在北师大的学习只持续了两年时间。1951年夏,顾明远被国家选送到苏联去学习,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的学习生活紧张而辛苦,苦学俄语、啃读原著、开展课堂讨论、参加教育实习和各种校园活动。先生晚年回忆说:“认真阅读原著是我在苏联学习的最大收获,现在研究问题,写文章,还常常得益于当年读的原著。”
1956年7月,顾明远学成归国,被派到北师大教育系工作,讲授教育学、当班主任、带学生参加劳动。两年后,又被派到北师大附属中学做教学处副主任,历经了“教育大革命”、教育问题大辩论……先生说自己那几年里“做了很多蠢事”,但收获也巨大:亲身参与中学教育的实践,特别是通过反思悟出了一些道理,为后来进行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顾明远在中学听了几位优秀教师的课后,感悟到“教学真是一门艺术”。在与学生接触中,逐渐形成并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开拓创建,致力新中国教育学科发展
1962年,顾明远回到北师大,继续讲授教育学并担任辅导员,随后又担任教育学系副主任、外国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除了1972年到1974年短暂到北师大二附中之外,顾明远一直在北师大工作,先后担任过文科组组长、教务处副处长、社科处处长、教育系主任、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等职务。后来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教育学科召集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名誉理事长等。
顾明远是新中国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成员。在70多年的教育人生中,他既创建了多个教育学科专业、出版了多部填补空白的教育学术著作、推出了众多学科领域的创新,又培养了一批批教育人才。
顾明远是我国特殊教育专业的创建人。在苏联学习时,他目睹了苏联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在他的努力下,北师大教育系1986年设置了我国第一个特殊教育本科专业。
顾明远是我国教育管理专业的创建人。1984年,顾明远担任北师大副校长,有感于教育干部管理知识和能力的欠缺,提出要把教育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在北师大创立了我国第一个教育管理学院,并担任院长20年。
顾明远是我国外国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和比较教育专业的创建人之一。从苏联留学归来,顾明远就开始向国内介绍苏联教育。1964年,北师大的教师被派下乡搞“四清”运动,行前体检,顾明远被发现得了肺炎,于是留下筹备《外国教育动态》杂志,从此和比较教育结缘。1980年,顾明远牵头组织并参与主编了我国第一本比较教育学科的教科书《比较教育》,这本填补空白的著作至今仍被师范院校使用。
在顾明远的推动下,北师大和全国其他院校的比较教育学科蓬勃发展起来,培养出了一批批国际教育研究专业人才。1983年到2002年,顾明远担任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的理事长;1987年到1996年,担任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副主席、联合主席。今天,中国的教育发展更多被世界了解,我们既有教育自信,又有教育互鉴,顾明远功不可没。
顾明远在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均有所建树,他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创建与发展也有首倡和引领发展之功,强调技术要与教育、与哲学相结合。1983年,顾明远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提议把教材教法研究改为学科教学论,提高了教学方法的学术性,后来随着课程论的发展,形成现在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
顾明远完成了多项填补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空白的工作。1965年,创建《外国教育动态》。1981年,牵头为中等师范学校编写了首本《教育学》教材。1986年,受派主编《中国教育大辞典》,到1992年秋天出版12卷800万字,收录词条2.5万余;1998年完成第二版增订合编本。整整12年时间,这项工程浩大、填补新中国教育辞书空白的编撰工作才宣告完成。2001年,顾明远又开始主持编纂《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全书 4册25卷,汇集老中青三代学者,参与编写者多达600人,经过12年的努力,在2012年12月正式出版。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的教育专业百科全书。顾明远说自己“竭尽全力审阅和修改了几乎所有的条目”。
躬耕杏坛,培育教育学科专业人才
著作等身,文章传世,思想流播。顾明远是当之无愧的为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立德、立功、立言的教育家。先生也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人民教师,是一位让学生们受益终身、既敬且爱的恩师。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曾经评价说:“顾明远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教育家,学术无愧人师,德行堪为世范。”
顾明远是中国第一批比较教育专业硕士导师、第一个比较教育专业博士导师。1979年,他招收了第一批硕士研究生;1985年,招收了中国第一位比较教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就是后来成为北师大副校长的王英杰。顾明远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位比较教育学专业的博士和博士后、第一位在中国获得教育学科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先后培养指导了60多位研究生,很多学生如今已经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70多年来,他坚持讲课、坚持指导研究生,得到过他亲自指点的青年学者、校长、教师和学生,更是不计其数。顾明远给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中,哲学史、教育哲学是重点,他认为哲学是培养思维的学科,文科生必须具备这个基础。
如今,93岁的顾明远先生还在带博士生,新入门的学生才26岁;先生还经常给学生上课、给进修的干部教师讲课、给教育战线作报告,孜孜不倦,乐在其中。
站在教育一线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活动家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顾明远提出的这四句话,集中体现了坚持学术研究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和实践追求,也成为全国很多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信条。他不仅是一个研究教育学的学问家,还是一个推动教育改进的教育实践家、促进中外教育交流的教育外交家、教育活动家。
新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决策推动者
顾明远见证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又亲历了多次重大教育讨论和变革,一直既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也承担行政工作,是活跃在中国教育决策、教育研究、教育实践领域的教育活动家,也是“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改革开放后出台的重要教育法规和文件,几乎都征求过顾明远的意见。他判断问题的准确性、前瞻性和预见性令人叹服,提出的许多建议都引起了高度重视,被教育决策部门采纳。1979年,他对中小学学制发表意见,对各国中小学学制进行了比较研究,撰文提出:我国中小学学制九年不够,需要增加。1982年,顾明远发表《教育立法刻不容缓》呼吁教育立法。1985年,国务院制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顾明远主张义务教育应该免费。这一“先见之明”后来变成了现实。
1978年,在一次全国座谈会上,顾明远建议国家恢复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成立教育学会。今天,中国教科院和中国教育学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6年8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内容是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顾明远参加了集体备课,向党中央建言教育先行、增加投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些意见也成为后续教育发展的关键词。同年,顾明远应邀参加总理召开的座谈会,讨论基础教育改革。顾明远在发言中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教育的发展情况和经验、全球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向总理建议,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尊重教师;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建议师范生免费上学。师范生免费上学的建议随后得到采纳。
2008年,顾明远参与研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调研工作,并担任“推进素质教育研究组”的组长,小组提出的大部分意见建议都在纲要制定中得到了采纳。随后,顾明远又被聘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并担任第一组“素质教育组”的组长,他是年龄最大的委员,但热情不减,带队深入各省市进行调研,既看到了教育发生的巨大变化,也看到了还存在不少发展中的问题,他总是直言建言,绝不隐晦敷衍。
身体力行地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实践家
顾明远担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期间,几乎每周都要到高校、中小学去了解情况。在他的领导下,中国教育学会既对国家教育决策发挥了重要智库作用,又对基层教育实践发挥了巨大引领作用,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建设教育试验区、组织各种面向基层的教育教研活动,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0年以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国16个省份,先后到200多所学校参观考察。2008年9月10日,汶川地震后的第一个教师节,他到四川成都青羊区、都江堰和德阳什邡市的12所学校看望慰问中小学教师。2016年,他又亲自领导创建了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并直接参与工作,希望通过创新的组织形式,更好地服务教育实践。每次走进学校,他总要走进课堂认真听课,他特别关心教师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是否注意在言语上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深度思考。
顾明远的教育思想是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的“学生主体说”不仅在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更在实践领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实验,如北京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实验、江苏南京琅琊路小学“三个小主人”培养目标、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的“主体教育”实验等。裴娣娜回忆道:“顾明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学生是主体’的重要论断。1992年启动的主体教育实验,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如今,“学生主体说”已得到广泛认同并在新课标和课改中得到体现。
活跃在国际舞台的教育外交家、教育活动家
顾明远强调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工作,早在1974年就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后来,他担任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学研究会、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等国内外教育团体的领导职务,直接推动了我国教育对外交往和交流。近年来,他陆续与彼得·圣吉、佐藤学、苏霍姆林斯卡娅等世界各国教育学者开展对话,开启了中国教育学者与国外学者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的先河,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与十多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学者长期保持学术交往和联系,被美国、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地区多所大学授予客座教授、名誉博士等荣誉,文章和著作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窗口。
著名教育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许美德(Ruth Hayhoe)教授曾这样评价:“顾明远先生对中国教育和经济转型的首要贡献是将教育与西方的现代化经验联系起来,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爱满天下,深受大家爱戴的“三有”老人
“像松树一样做人,坚挺不拔;像小草一样学习,随处生根;像大海那样待人,容纳百川;像细雨那样做事,润物无声。”
这是顾明远先生自勉的人生信条。松树、小草、大海、细雨,这正是顾明远先生人格和风骨的写照。
“乃新中国当之无愧的人民教育家!”2014年颁发的第三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对顾明远先生作出这样的评价。但先生说:“我只是做了一些杂事,有如泥土、杂草、野花、绿叶,为教育百花园里的花朵增添一点色彩。”先生把自己的文章和随笔编辑成《杂草集》《野花集》《绿叶集》《泥土集》出版,说这几本书反映了自己70余年的教育人生。
顾明远的人生是中国一代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缩影:出生于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就学于国家民族需要之时,成长于国家民族发展和历史转折之中,成就于国家民族振兴的洪流之中。他历经风雨,堪称活的新中国教育史、活的新中国师范教育史、活的新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史。
像松树一样做人,坚挺不拔
顾明远到轧钢场、炼油厂和山西临汾干校劳动。在缺乏学术研究条件的情况下,他读起了《鲁迅全集》,越读越有兴趣,感觉“特别是在处境困难的时候,读鲁迅的书最有味道”,他发现鲁迅作品中有不少谈到教育问题,于是收集鲁迅从事教育工作的事迹、整理他的教育思想,写出《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一书,成为国内不可多得的研究鲁迅教育思想的著作。
顾明远一生经历了不少质疑和诘难。1950年代末,顾明远心中萌发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信念,这样的思想不被当时所容;1978年,顾明远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遭到一些人的批判;1981年,顾明远提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引起争论,批判者众多;进入21世纪,他建议取消“三好学生”评选、呼吁“奥数班该叫停了”“让懂教育的教育家办学”“不能任由培训机构绑架学校”“英语不能退出高考”……每发一言,必引波澜。尽管这些思想今天得到了普遍认同,但隔着历史的烟尘回望,顾明远当年所具备的学术勇气和真知灼见,更加弥足珍贵。
赤子之心,白首未改。2014年春节寒假期间,顾明远12天没有下楼,写下了7万字的《中国教育路在何方》,“搞了一辈子教育,肚子里有许多话,想一吐为快”。他用讲故事的方式谈了教育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前景。正是在这篇文章中,顾明远明确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像大海那样待人,容纳百川
对普通教师和学生而言,他是大海,是细雨。顾明远总是坚持为学生说话。他特别强调要平等对待学生,不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有一次,顾明远看到媒体曝光的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被老师认为优等生的孩子坐着吃饭,另一个被老师认为“差生”的孩子站在旁边侍候优等生。一向好脾气的顾明远很气愤,对笔者说:“怎么能这样干呢?这是反教行为!”他直言建议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取消奥数班”,都是因为他意识到这样的做法已经走偏,违背了教育初衷,影响了大多数孩子的全面发展。
先生总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受到最好的对待、拥有最好的未来。2022年10月16日,在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问题时,顾明远说:“我的管见是不要把创新人才等同于杰出人才,痴迷于一项专业,不断钻研,提出新观点,发明新技术,也是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志向、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才是当前教育最要重视的。”他还提醒说:现在大家盼望杰出人才,在普遍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必然会有杰出人才脱颖而出,要反对拔苗助长。
顾明远总是坚持为教师说话。早在1989年,顾明远就发表《必须使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文,提出教师必须提高专业水平,获得人们尊敬。他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议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于1996年得到采纳。后来,国家又设立了专业教育博士学位,全国教师有了更大的专业发展空间。“教育硕士专业的设立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也成为顾明远最为骄傲的贡献之一。2006年,参加总理召开的基础教育座谈会的时候,顾明远说:我只提一个建议,就是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不稳定,无疑是自毁长城,社会上还是要为教师树立正气,尊重教师。他还向总理建议师范生免费上学。总理回应:先从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试点。
到中小学考察,顾明远最喜欢与孩子们在一起、喜欢与教师谈谈。和孩子们在一起,他笑得像个孩子。和青年教师在一起,他随和得像邻家老爷爷。他鼓励孩子们要好好锻炼身体,要敢于表达观点,提出问题;他给教师出主意,鼓励青年教师要把课讲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既做经师,更做人师”。
像小草一样学习,随处生根
他读《鲁迅全集》,并对鲁迅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70岁开始学习电脑,微博、微信、抖音全会操作;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使用各种网络平台参加会议、自己录制视频,都不在话下。先生还学会了用手机拍出很好的照片,每到新年,会自制电子贺卡发给大家,祝福节日……最近,先生还准备开视频号,“讲讲当前教育中的问题”。
书法自不用说,绘画也是他的爱好。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徽、北京明远教育书院的院徽,都出自先生的构思和设计。2022年9月,北师大为了庆祝建校120周年,请顾先生担纲主编《北师大的先生们》一书,他还对书的封面设计提出了意见。看到的人,都说设计得好!
像细雨那样做事,润物无声
他像细雨,滋润天下、爱满天下。每年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先生总是有求必应;很多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都保持着和先生的联系,常常直接请先生去指导;教育界的中青年学者,更是以得到先生指点为荣。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说:“顾先生总是心甘情愿地为学术后继者充当指路灯和铺路石。”
1996年起,顾明远和夫人周蕖悄悄出资设立奖助学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大学生。先生数十年来荣誉加身,他将自己获得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一等奖、吴玉章终身成就奖、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等的奖金悉数捐出,资助青年学者开展研究……与顾先生共事和有过交往的人,无不对先生的为人高度评价。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回忆说:“我亲身从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分配给他的每项工作的执着和责任心中受益良多。北师大年纪稍大一些的教职员工像我这样,直接从他身上获益的人一定不在少数。”
93岁的顾先生思想活跃,步履稳健。政策咨询、讲课、做报告、课题研究、学术会议、下校指导,一样都不少。前不久,我们和顾先生一起闲话长寿秘诀,大家总结说,顾先生健康长寿的秘诀是“三有”:有爱心——爱满天下,仁者寿;有雅量——能容人,宽以待人者寿;有童心——对世界充满好奇,学而不厌者寿。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教师”,耄耋之年的顾先生曾多次书写这三句话,赠送给教育局和学校。这是这位老教育家的三个教育梦,也是他的毕生追求。
他的功业熔铸在中国教育发展的成就和丰碑中,他的风骨影响着每位后生学子。期待这位“三有”老人“三梦”成真。
(本文作者刘华蓉系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学术委员、中国教育报刊社编审)
上一篇:大学热门专业到底有哪些?十年有哪些变化?你喜欢自己的专业吗?
下一篇:国足抵达武汉人气不敌林丹 卡马乔国脚难掩疲态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