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亲述:我们的兴趣是如何被兴趣班磨灭的?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2-11-16
手机版

  原创 eva 爸爸真棒

  最近电视剧《小舍得》很火,尤其是剧中田雨岚为代表的"鸡娃"派,小升初从娃娃抓起,奥数、英语、逻辑写作一门都不能落下,不少身边的爸妈们直呼"内行"。

  其实呢,在更真实的北上广妈妈圈中,田雨岚最多只能是"学科鸡",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发展,双语学校、国际化教育的热潮,越来越多家长开始"素质鸡",从小辩论演讲,音乐、美术兴趣班更是少不了,钱包分分钟在燃烧。

  但与此同时,哪个孩子不是哭着弹钢琴、小提琴,半途而废的更是一抓一大把。为什么重金砸出来的兴趣孩子都不喜欢呢?

  今天,我们邀请了从国内双语学校到慕尼黑工业大学的eva同学,从小练芭蕾的她对于兴趣和兴趣班有着自己的观点。

  兴趣班这个东西全世界的小孩都会上,但是上兴趣班上的苦大仇深,亲子关系恶劣等等,这似乎就是中国或者说东亚独有的一种现象。

  而且似乎还有一种怪像,小时候无比痛恨去上兴趣班,但是真的放弃了,长大之后很多人都会后悔。

  我自己也是,小时候学芭蕾压腿实在痛苦,哭着喊着放弃了,结果现在长大之后回想起来特别后悔,多希望我妈当时铁面无私硬逼着我度过最痛苦的日子。

  我身边也有很多人是这样的,有从小被逼着练琴,长大一旦自由就直接放弃,也有弹着弹着自己找到了乐趣,再也不需要父母逼了,反而很感谢父母的。

  而且就我的观察来说,长大之后自己想学钢琴的,因为纯属兴趣,非常乐意练琴,很快就能超过那些虽然从小学,但是毫无兴趣的孩子。

  我也有好些同学长大之后都希望父母能逼自己一把,相信这种现象是不少的,所以兴趣班这所谓的兴趣到底如何培养呢。家长到底是放任自流,还是要逼一逼。

  本文不讨论为什么要培养兴趣,这件事网上基本说烂了,本文着重讨论如何是兴趣以及兴趣到底是怎样丧失的,这样也许各位家长可以倒推一下该如何保护并培养兴趣。

  首先一点,小朋友是最不缺兴趣和好奇心的,这是身为人类的一种本能。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些实验来探究好奇心这件事,最终发现不论是动物还是人类,在完全自由的情况下,都倾向于尝试适度的新鲜和刺激。

  注意是适度,生物们会本能的躲避完全的陌生,因为那意味着未知和危险,但是也会远离完全的熟悉,因为那非常无聊。

  也就是说,小朋友们天生就会去积极探索未知,愿意去尝试一切的东西,但是步子不能太大,如果一下子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做陌生的事,那么整件事就会从激起好奇心变成激起本能的恐惧了。

  在小朋友表现出原始好奇心之后,如果引导得当是可以非常轻松的开始一个兴趣,并不停的探索精进,最终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但是现实完全不是这样,到底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出现了问题呢。要了解这件事,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兴趣这件事。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叫儿童兴趣层次说。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兴趣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感官兴趣、内在兴趣和中间兴趣。

  感官兴趣指的是儿童获得兴趣的来源全部来自外部,父母的夸奖、证书、不想受惩罚、同伴的崇拜等等,儿童本身是没有兴趣的。

  很多时候家长为了让孩子从事某一样活动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激励措施,比如承诺练完琴就看动画片这种,实际上都是在渲染感官兴趣。

  感官兴趣最大的问题在于,“当事物必须被赋予兴趣时, 那是由于事物本身缺乏兴趣。事物、对象并不比它原先更令人感兴趣。它的感染力只是被附加在儿童对某种其他事物的爱好上面” 。

  简单的说就是儿童永远不会注意到这件事物本身的乐趣,他的注意力完全在这件事过后的奖励上,比起对钢琴演奏本身的欣赏,他更关注的是事后那一个小时的动画片。

  这样最终的后果就是引起感官兴趣的阈值会越来越高,犹如毒瘾,直到父母再也无法满足或者说满足的代价过于大。

  至此,这项兴趣培养算是彻底失败,如果这是撤掉奖励开始进行惩罚的话,那么后果想必大家都能想到。

  与感官兴趣相反的是内在兴趣,顾名思义指儿童从活动本身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满足, 此时就不再需要各种形式的外部激励。

  儿童会自发的去探索这个领域,因为大量的探索使得他获得了足够的乐趣,会进一步加强探索,尤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当然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但是这里要特别注意一点,如果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内在兴趣,此时如果介入外部刺激反而会产生负面的效果,被称为“画蛇添足效应”。

  就比如说孩子非常喜欢弹琴,自发的乐于练琴,乐于探索美妙的乐章。此时如果父母或者老师突然要求孩子去考级,达到一种硬性标准希望以此来更加激励孩子,这就画蛇添足了,反而会毁了孩子的内在兴趣。

  “画蛇添足效应”的负面影响是,会逐渐侵蚀儿童原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 导致儿童的关注点从活动内容本身逐渐转向各种形式的外在“糖衣”, 并有可能最终导致儿童原本对活动的兴趣丧失殆尽, 由原来的内在兴趣最终转变为感官兴趣。

  这也就是为什么蒙特梭利提倡“废除外在奖励和惩罚”。

  但是现实中大部分孩子既不会完全依赖于外部激励,也做不到完全的内驱。这时候就引入了第三种兴趣:中间兴趣。

  顾名思义夹在上述两种状态之间的兴趣。这种中间兴趣是动态的,他可能会往偏感官的方向移动,也可能会往偏内在的方向移动。

  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观察,并且在需要的时候采取合适的措施推一把。例如发现小孩开始慢慢依赖外部的刺激,那么这时候就应该带着他去发掘一些内在的兴趣。

  例如平时弹琴枯燥,那么不如去看看音乐会,看看熬过这段练习期后可以有什么样的能力,俗称画大饼。更根本的是应该带着孩子发掘出音乐的乐趣。

  而如果发现小孩子开始渐渐往内在方向走了,那此时就要开始渐渐撤掉那些外在刺激,避免“画蛇添足效应”,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他的内在兴趣。

  例如欣赏音乐的能力,大音乐家的趣事,画画的话就多看画展,画家传记等等,总而言之,他喜欢啥,家长就在一定时间内尽量尽可能多的提供信息,他们自己会沉浸在里面的。

  这一番努力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中间型兴趣转化为内在兴趣。其实这一点不光是在兴趣培养上,我觉得这也适用于学习上。

  另外想补充一点个人观点,我认为家长要有画大饼的能力,众所周知小朋友注意力很短,延迟满足能力很低,同时思维跳跃,经常今天想学钢琴明天想学跳舞的。

  虽然是自己嚷着学的,但是常常会被眼前的一点小困难打倒。那么这时候家长就要出手开始画大饼,例如熬过这段艰苦爬音阶的阶段之后,就可以弹这些美妙的曲子了;腿再多压一点就可以跳出这种美妙的舞姿了等等。

  人类对美的追求也是天生的,不妨多展示一些美好来对冲现在的痛苦。让小朋友产生向往。

  在我们知道兴趣是如何产生的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兴趣是如何消失的,是什么让一个天生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开始抵制学习新事物?

  除了之前提到的画蛇添足效应,还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闲暇时间的丧失

  现在很多小朋友的时间表排的过于满,以至于他们没有了无所事事的时间,但正是在这些闲暇时间东摸西摸才能让小朋友发展出新的兴趣,而完全剥夺这些时间,孩子只能成为一颗算盘珠子。

  二是玩伴的缺失

  现在小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住在高楼里,为数不多的闲暇时光也许就献给了ipad和玩具。

  很多时候孩子的兴趣创造力等等都是在和玩伴的互动过程中激发的,上兴趣班确实是和同龄人在一起,但是上课的环境不是一个可以自由交流自由碰撞的环境,因而对于兴趣的激发没什么作用。

  三是对于兴趣班过于功利的追求

  比如为了加分,为了升学等等。这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感官兴趣,当这方面过于大的时候自然也就磨灭了孩子本身的兴趣。

  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路上的引路人,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自驱力、好奇心满满,那么如何保持并利用好这种天赋就是家长和老师的事情了。

  总在网上看到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是所谓的“普娃”,但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有天赋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都会拼命的探索这个世界,吸收一切的新鲜事物,乐意学习任何事,他们眼里都带着光。

  但似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眼里的光也消失了,曾经对世间万物的好奇被压缩到了小小的课本里,强烈的探索欲望被习题所掩埋。在觉得孩子这不如人那不如人的时候,也许可以反思一下孩子的“天赋”为什么被弄丢了呢。

  参考文献

  [1]秦元东.兴趣层次说与儿童学习[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4:42-45.

  [2]赵亚飞.儿童兴趣丧失的原因分析[J].教育观察,2017,6(2):63-64.

  原标题:《00后亲述:我们的兴趣是如何被兴趣班磨灭的?》

  阅读原文

上一篇:山东诚维律师事务所与菏泽电视台快手号“看菏泽”首创在线法律咨询服务栏目,受到全国
下一篇: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表,助孩子10分钟掌握计算技巧,收藏备好!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