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北京各校出招应对新学期“双降”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2-11-26
手机版

  一节课的时间短了至少5分钟,该讲的知识点一个不能少;一学期到校学习的时间已减少两个多月,该完成的教育教学任务一项不能砍。最近,北京市中小学的老师们正在忙着将这两道“不等式”换算成“等式”,筹划下周一即将开始的线上学科课程教学计划。

  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如期完成育人目标是“北京方案”的关键,这次开展线上学科教学,不是简单地把课程搬到网上,更不是课时和教材的线性压缩和裁剪,而是形成教育新供给。即便未来疫情结束,这种线上线下混合供给的教学模式将持续发展优化下去,给线下课堂减负,激活更多教育能量。

  压缩“课时”提纯知识点

  下周一开始的线上学习,市教委明确给出的“课时”要求——学生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半天。小学阶段每节课不超过25分钟,中学阶段每节课不超过35分钟。

  与线下教学40分钟至45分钟一堂的课时相比,线上“课时”明显缩水。“更多的是希望学习可以加大课堂上知识讲授的‘浓度’,老师们务必字斟句酌。”李奕说,要以大概念、大单元、任务群为基本形式进行整合,突出基础、主干和核心课程内容,要对教材进行有机处理,确保学科育人目标。

  北京十八中早就开始着手按需“拆分”课程。“疫情发生初期,各年级备课组就达成了共识,改变按教材章节教学的模式,改成按单元主题教学。”该校校长管杰打比方,从当面听讲到隔空听课,老师从原本知识传授人变成送“梯子”的人。每周我们会给各年级学生设定任务清单,抛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知识的构建。从处处都讲,到讲关键点;从按科讲,到跨科“混讲”……一系列操作,自然节约授课时间。“而且养成了居家学习的好习惯,学生的学习时间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变得更充实。”

  共享名师“走班”听课

  给教材知识点“分类赋级”成为很多学校老师最近工作重点。比如按“适合线上教学”“不适合线上教学”“基本适合线上教学”等分类,并列出分级,划分出当下线上开讲内容。李奕说:“一些实验类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恐怕就要放到真正开学后讲。做好这一步分类,也是为了今后与线下课程有效衔接。”

  线上学科教学还突破了校园内外的“围墙”,老师们各展所长,把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到最大。北京十二中打造了线上“导师制”,在各个班级群里,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选导师”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各科学业、目标状态、兴趣爱好等做出选择。北京中学小学部学生的世界名画模仿秀,引发了不少同龄学生的奇思妙想。

  13日起,市级、区级和校级三级课程资源将上线,并不时更新,更多的名师资源实现了全市共享。学生可以按需“走班”选课,而不再是“大班听课”。目前,海淀区、通州区、门头沟区、西城区等均推出了区级的“名师课堂”,供全区学生选用。

  “作业”可变形不能省

  线上教学,并非光学不考。李奕说,全周期管理下的目标达成度的检测体系也非常重要。教师可以设置多种形式的、不同环节的检测,确保课标得到固化和落实,并留下痕迹。

  市教委表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其他年级按照精简分层原则,适量布置研究性、开放性的作业。尤其不能给家长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代批。十八中采取的方式是“互相监督”。管杰介绍,每周每个年级组会统一给学生布置一份任务清单。“各学科老师都要参与,自然会彼此做好磨合,避免某一科作业太多的情况。”朝阳实验小学则尝试花式交作业,比如语音回答数学作业,还有让学生体验“判卷人”。

  “不同环节都要注重目标达成度的检测。”李奕说,在部署疫情常态化基础上的教育教学任务的时候,我们有目标、有任务、有方法、有检测,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不仅保证本学期教育教学任务如期完成,还要如期完成全年育人目标。

  

上一篇:人教版新起点一年级英语(上册)视频微课 Unit 3 Animals
下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训练题练习题,家长收藏给自家小朋友练习吧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