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充分就业社区”故事多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4-13
手机版

  高台县新建东村社区依托与下岗失业人员接触最广泛、最直接的服务平台,通过开展失业登记、就业指导、就业援助等工作,推进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今年1-3月份,社区共登记下岗失业人员172人,现已实现就业148人,登记失业率达2.40%。

  2012年度新建东村社区被上级命名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今年我们走进新建东村社区,采撷了几则小故事。

  复工复产让夫妇重新上岗

  2022年,家住北河小区的低保居民王文明、张雪琴夫妇因疫情双双失业。“上有老下有小,工作没了,生活也没了着落。那段日子,我们俩过得比较颓废。”王文明告诉我们:

  这几年,孩子在外地上大学家庭开支大,他和妻子常年处于灵活就业状态,再加上受疫情影响,先后干过流动摊位卖小吃、帮人服装店卖衣服、工程队当安全员等三四个岗位,都因学历低、技能单一,收入低,没有稳定的工作,他所在新建东村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采取,发布用工信息让求职者自选岗位,强化技能培训让失业者提高市场竞争力、入户送岗位让实现再就业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新建东村社区聚焦居民的急难愁盼开展工作,如今王文明夫妻在社区倡导劳务输出新增就业中实现了稳定就业。

  今年,社区把辖区内的“大龄困难就业对象、单亲双失业人员”作为社区就业的重点对象,逐一造册登记,实行动态管理。与援助对象开展‘一帮一’‘一对一’的就业服务。目前,社区45名、15名,大龄困难就业对象、单亲双失业人员,全部实现再就业。

  返乡创业成了“小老板”

  2012年7月,靳建磊通过朋友推荐自谋职业在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上班了,几年的工作经历看上去少了几点嫩气多了几点成熟,性格外向志向远大的他,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已不是他所要的,一种回乡创业的念头在他内心油然而生,成了高台县城关镇新建东村社区第一批外出务工回乡创业实践者,为了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街头巷尾的广告信息,招聘海报前,他没少留恋徘徊过。开阔眼见才能拓展思路,他虚心求教从学徒做起先后自费走江浙下江南看市场学经验,从小做起稳扎稳打,在2017年7月由县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举办的自选企业项目大赛中,他以清晰的思路成熟的项目解说和县域经济劳动力市场用工前景及运营方式,获得了本次大赛的二等奖,梦想规划愿景绘就目标说干就干,在2021年初在政府的支持亲朋好友的鞭炮声中,靳建磊创建的天仁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如期开张。

  事业心强的他梦想自己在人力资源外包劳动力转移行业干出一番事业,公司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外包、劳动力转移、创业就业指导,涉及劳务市场拓展、人力资源派遣、劳务基地建设、对接用工单位条件四大板块,在公司管理上格外用心钻研,在经营过程中并提出“以诚信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的运营理念。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聚焦包容发展在同行业中成为一枝独秀,由普通创业者成长为出色的人力资源外包行业老板。“办公司后,社区不仅向我宣传优惠政策,还帮我办理了相关手续,让我享受了免税、补贴等优惠。”靳建磊说,目前,他的公司已正常运转,还吸纳了5名失业人员。

  目前,该社区累计已有134人自主创业,带动近80人就业,社区帮助他们办理小额担保贷款200万元。

  低学历当了保洁员

  今年52岁的韩媚,因初中未毕业,技能单一,年龄偏大就业困难。社区给他推荐了五六家单位,都因学历太低,没能被聘用。

  在韩媚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社区干部继续帮他四处打听招工信息。社区书记、陈晓燕告诉我们,听说县环卫大队要招保洁员,社区工作人员及时找到该队负责招聘的人员,好说歹说,终于帮他得到了这个就业机会。

  社区还在辖区里开通了求职热线电话,同时聘请社区内的老党员、楼院长担任劳务信息员,想方设法收集用工信息。

  去年社区共开发社区就业岗位35个,开展单位空岗调查,发布企事业单位用工信息67条。目前社区已做到对失业人员100%推荐就业,不等不靠,不挑不拣,保证上岗,再就业率达到96.8%。(郭 虎)

  举报/反馈

上一篇:4个信号暗示孩子智商高,中2个以上,恭喜生个“天才宝宝”
下一篇:一图一故事|山东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专项行动拉开帷幕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