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第三场采风活动正式启动 作家们这样说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4-13
手机版

  

  第三场采风活动正式启动。

  4月11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牵头,中国诗歌学会、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云南网、云南省作协承办的“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文学采风活动(第三场)在昆明启动。启动仪式现场,包括曹宇翔、梁尔源等多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在内的省内外15位著名作家与主办方进行了座谈。

  王山:每次来云南都有新鲜感和收获

  王山 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中国作家》原主编   “七彩云南太美丽了!”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中国作家》原主编王山说,虽已是多次来到云南,但每一次到云南,都会有新鲜感和收获。   对于即将启程的采风之行,王山认为,这将为广大作家提供创作的土壤和氛围。“诗歌不能仅仅停留在象牙塔中,应该和社会各界发生更紧密的联系,去跨界、去破圈。”王山表示,在充分尊重文学创作规律的基础上,中国诗歌学会有责任和义务,以自己的专业态度和水平,引导文学工作者的创作,真正让文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曹宇翔:云南的山水人文深深打动着我

  曹宇翔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云南的山水人文深深地打动过我,我与云南的情谊和缘分很深,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了。”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曹宇翔对此次行程充满了期待。   云南的山水秀丽、云南的人民群众热情好客,曹宇翔曾把对云南的这份喜欢写进了诗歌里。“我用诗歌赞美云南,把云南的温暖和亲切寄予文字来表达。”曹宇翔已多次来到云南,腾冲的火山口、丽江的蓝月谷,无一不吸引着他。此行之前,曹宇翔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了条充满期待的动态,他说:“再到云南来,我们将开启一场美妙的学习之旅。”

   

  田禾:带着敬畏之心感受云南、书写云南 田禾 湖北省作协副主席、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在湖北省作协副主席田禾眼里,云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诗歌的沃土。“云南不仅盛产诗歌,诞生了无数的优秀诗人,云南还养育了无数的文学奇才。”田禾说,他喜欢云南,喜欢这里的山川河流,喜欢这里的文人墨客。在云南写诗,诗是从生活里来的,也是从土地上来的,充满浪漫和力量。   云南是一首诗,云南也是一首歌,“这次来到云南是带着敬畏和学习的心态而来。”田禾表示,通过此次文学采风活动,他将走进云南昭通,感受昭通,好好走一走、看一看,看云南、听云南、欣赏云南,书写云南。

   

  梁尔源:云南有看不完的惊喜

  梁尔源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诗歌学会首任会长   “云南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云南有看不完的惊喜。”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诗歌学会首任会长梁尔源说。

  对于即将启程的采风之行,梁尔源充满期待。他说:“这次写红军的历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创作主题。作为诗人,我们带着一种感情,要讲好党和国家的故事。”他认为,诗歌一定要展示社会,深入社会,让人民群众来读诗歌,也要跨界,不要让诗歌成为小众的,更不能把诗歌做成费事难懂的。

   

  熊育群:云南是个很有灵性和风情的地方

  熊育群 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我几乎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熊育群回忆起了自己与云南的缘分。   在熊育群关于西藏的长篇散文作品中,云南占了很大篇幅。而他在怒江的见闻体悟则化作《怒江·澜沧江:给我一双目光》等作品,以生动流畅的文笔、细腻入微的叙事向读者展示了云南的丰富魅力。   “我觉得云南是一个很有灵性和风情的地方。”熊育群表示,期待在此次昭通采风之行中获寻更磅礴的文学力量。

  吴少东:云南的山水有舒解和修复的作用

  吴少东 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安徽省当代诗歌研究会会长   “我第二次踏上七彩云南,云南美得让人感觉很‘虚幻’。一路上到处都是叫不出名的鲜花,感觉像假的,但它又确是真实鲜活的,给我的感觉就是既美丽又神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安徽省当代诗歌研究会会长吴少东说,在当下,云南的山水有一种纾解和修复的作用,可以抚慰心灵,可以提振信心。这次采风,要写出自己心目中的云南,一定要突破原先的思维框架,用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出云南山水与历史的教诲,不辜负美丽而神秘的云南。

   

  田湘:学习云南讲故事的能力 田湘 广西作协副主席、诗歌委员会主任、广西民族大学名誉教授   云南有很多优秀诗人,比如雷平阳;云南还有好的文学杂志,比如《边疆文学》《大家》——云南做得这么好,其实就是故事讲得好。

  我是广西人,广西山水跟云南山水很接近,但云南旅游远远超过了广西,也是因为云南故事讲得更好。

  这次我也是来云南学习取经,通过采风创作出一批好的作品,以回馈云南。  

  王顺彬:书写云南不仅是写山写水

  王顺彬 重庆作协主席团成员、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学会理事   一说起云南,多数人只知道风光秀丽,其实云南是多方面的。比如云南这些年的经济发展迅猛;中国56个民族,云南就有26个,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云南还是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因此,我们书写云南不仅是写山写水,而是要挖掘具有特点的东西。“尤其是此次红色之旅,让我热血澎湃。我要用满满的激情去写,才能对得起云南这片热土,对得起云南这片热情。”

   

  金铃子:我的骨血里就是个云南人

  金铃子 重庆市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我每年都要在云南买鲜花、吃鲜花饼。”重庆市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金铃子说,她每次到云南都有说不出来的激动。   诗书画三修的金铃子与云南的情感联结是多方面的。她喜欢曲靖爨宝子碑的端朴典雅,曾经每天要花5-9小时研习爨体书法;凭借组诗《你太阳般发亮的眼睛》,她曾摘得《十月》杂志第二届“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年度大奖……金铃子也因此感慨道:“我是最有理由爱上云南,深切抒发云南情怀的人。”   金铃子表示,比起川渝地区,她更喜欢云南的深邃。“我觉得我的骨血里就是个云南人。我相信这次的昭通行也会给我带来更深的感受,让我写出更好的作品,满足我这颗云南的心。”

   

  胡性能:云南是看了58年都百看不厌的地方

  胡性能 云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在云南生活了58年,云南的神秘和美丽至今我都没有看完。”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胡性能在云南生活58年,在他看来,云南依旧神秘,依然充满吸引力。“你能在这里看到雪域高原,能看到热带雨林,能看到最为壮丽的山河,还能看到最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呈现出的无限美景。”胡性能说,云南就像一个“多棱镜”,外来的朋友每一次都只能看到云南的一个侧面,是看也看不够、看也看不完的存在。   除了气势磅礴的山川和悠远流淌的河流,云南还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可以在云南澄江探索生命的起源,可以去扎西会议会址探访红色基因,更可以去昭通大山包寻找生态之美,“云南的神奇就在于它的丰富。”胡性能希望借此次“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文学采风活动,邀请和欢迎更多的作家和诗人朋友到云南来,一起来寻访山水人文。

   

  潘灵:昭通是一片有血性有诗性的土地

  潘灵 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边疆文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这次去昭通,对于大家来说是采风,对我来说是还乡。”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边疆文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潘灵先生如是说。

  对于即将启程的采风之行,潘灵表示,重返扎西,令他非常激动!昭通位于云南的滇东北,是文学之乡。昭通是壮美的,那里有大山大川,人是有血性的,敢说敢做敢想。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有血性有诗性的土地。期待大家写出像翡翠、珍珠一样的诗歌。

  云南网记者 赵岗 彭锡 李熙临 龙彦 通讯员 高伟 摄影报道

上一篇:故事:将军刚想拒绝父皇赐婚时,看见我走出来,瞬间脸红答应了
下一篇:刘备和吕布,为何被称为瘟神?看一看这两人经历就明白了!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