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回个微信很难吗?”老师的回答让所有人沉默了……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4-17
手机版

  

  如今,微信已经成为老师课外工作的重要阵地。

  本来是方便家长和老师沟通孩子学习情况的主要渠道,但近些年来,因微信群引发家校矛盾、家长与老师间矛盾的事件时有发生。

  

  安徽蚌埠某小学,曾有一名老师被家长辱骂和殴打。

  原因就是,老师没有及时回复家长的消息。

  

  一个对教育事业尽心尽责的老师,仅仅因为没及时回复信息,就要遭受这种侮辱,何其令人寒心。

  不知从何时开始,微信成了绑架老师的一个工具,家长们命令老师必须准时回复,老师们可谓是不堪重负。

  总有家长说:“老师,回个微信很难吗?”

  回复家长的微信到底难不难?答案不言而喻。

  对不起,老师不是传呼机

  如今,家长们都习惯在微信上问孩子的情况。

  这个家长问:“老师,孩子的表现怎么样?”

  那个家长问:“老师,孩子有没有适应学习?”

  一两个家长问还好,可所有家长都问,哪个老师能一一回复得来呢?

  可家长总认为,我给老师发信息,就必须得给我回。

  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回复,吃亏就在眼前。

  曾有位教师朋友发私信向我诉苦,她说自己被家长骂了。

  原因就是家长在群里问了一个问题,但当天是周日,她正带着孩子外出,没及时看到,结果家长就在群里破口大骂。

  这让她感到十分难堪,又非常气愤。

  这位教师朋友无奈地说:“教师这个职业就是这样,家长有问题,老师自当认真解答,但家长也要体谅老师,老师又不是随时待命的传呼机……”

  希望家长理解,老师不是传呼机,不可能你随叫就随到。

  老师要上课,要生活,不可能24小时盯着手机。

  

  老师,回个微信很难吗?

  不难,但对不起,因为老师不是保姆

  每次下课打开微信,看到一整排红色的未读提醒,整个人就晕乎乎的。

  点开一看,80%都是家长发来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老师,我孩子今天忘记红领巾,我放门卫了,麻烦你拿给他; 老师,我孩子昨天作业写到了12点还没写完,你告诉科任老师别骂他; 老师,我孩子感冒了,麻烦你提醒他早读课下课吃感冒药; 老师,老师,老师,你怎么不回我消息......

  不仅扪心自问,我到底是老师,还是这50多个孩子的贴身保姆?

  学生忘带红领巾,校门口做好登记就能进来了,真没必要找我拿给他; 作业没写完,科任老师也会有自己的处理方式,我没有资格从中干预; 孩子生病了,各科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帮忙照应着,别担心太多。

  这些来自家长们的“家务事”,仿佛信息轰炸般,老师们真的没有心情一一回复。

  回个“好”?家长觉得我敷衍,对孩子不上心; 长篇大论吧,真没那个时间,也不知道回什么。 干脆不回吧,大家都讨个清净,你嘱咐的事,我做到就行了。

  老师的职责是向孩子们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孩子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当然也有责任照顾每一个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和生活。

  但这不代表,老师必须回复家长那些“鸡毛蒜皮”的微信消息!

  对不起,老师真的很忙

  经常有人说,教师是一份清闲的职业。

  “每天上一两节课,而且还有寒暑假,多轻松,多快活呀!”

  实际上呢?老师的工作真的不轻松。

  有网友在网上晒出了一位小学老师的作息时间。

  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到学校。

  上课、坐班、开教研会、上晚自习等,一直要忙到晚上7点钟才能回家。

  这还没完,回家之后还要备课、改作业、写心得体会、填表格、回复家长消息……直到深夜凌晨才能睡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研究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达到52.5小时,远超劳动法规定的40小时/周。

  其中,在校工作时间为44小时/周,而工作日晚上和周末加班为平均8个小时/周。

  老师的工作时长,绝不比其他行业少。

  希望家长理解,不是老师不回你的消息,是她真的很忙。

  老师的工作真的很辛苦,她们非常需要被理解。

  

  对不起,老师也有自己的生活

  曾有一篇文章叫《凭什么让老师讲奉献》,在教师圈里刷屏了。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令所有老师感同身受。

  “我在工作上把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学校和别人的孩子,没能多点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可老师只是一个普通人啊,工作之余,也有自己的生活。”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

  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寄托在老师身上,对老师寄予厚望,老师当然能理解。

  但现实却是,老师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要经营。

  下了班的老师,有各种各样的角色需要扮演。

  有年迈的父母要照顾,这是作为子女的身份;

  有年幼的孩子要教育,这是作为家长的身份;

  还有夫妻间的亲密关系要维护,这是作为伴侣的身份。

  希望家长理解,下了班以后,老师不是不回你的微信消息,而是有可能她正在为家庭准备晚餐,或是在陪伴自己的家人……

  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家庭,不可能一直拿着手机。

  作为家长的你,请多给老师一些私人空间。

  

  老师,回个微信很难吗?

  不难,但对不起,因为老师想和家长彼此信任

  老话长谈,不打扰老师的教育,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也请家长多给老师一些信任与信心。

  如今的教育,最好的模样就是家校合作、家校共育。

  孩子在学校,老师会对学生负起全部的教育责任; 孩子回到家,家长也该担负起教育好孩子的重任。

  家长不该把所有的教育重担,都压在老师一个人身上,老师教育孩子是1v40,而家长教育孩子则是2v1,谁都不比谁轻松。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深有感触:

  老师和家长,就像两支船桨,只有双方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驶去,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

  在家长眼里,遇到一个肯负责、会用心、能教出好成绩的老师,实属难得;

  而在老师的眼中,更难得的却是,遇到那个能理解并全力配合的家长!

  家长和老师彼此的信任越多,孩子的成长就会更加快速而坚

  而家长和老师在教育上的互不打扰,学会适当地放手,孩子才能逐渐成长为对自己负责任的人!

  

  教育里最不应该被苛责的是老师

  最不应该被娇惯的是孩子

  曾有篇文章,叫“困在厕所里的老师”。

  

  虽然是个段子,却道出了老师的痛点和无奈。

  管了怕惹祸上身,不管又被批不负责任,这大概是现在教育环境里最矛盾的地方。

  我们不可否认,现在的教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现在的教师队伍中确实有害群之马,但不能因为这个就否定所有的老师。

  绝大部分老师都怀揣着教育理想,为学生尽心尽力。

  这个世界上,最希望病人康复的就是医生,最想让孩子优秀的就是老师了。

  希望自己桃李满天下,是每个老师的理想。

  在这个父母舍不得管,老师不敢管,外人不方便管的畸形教育下。

  如果一位老师愿意顶着被处分的风险去管教犯错的学生,那说明老师真的是很认真负责,他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要知道,教育从来都不是放纵,适度地惩罚才会让教育真正变得有力量。

  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并济、奖惩分明的;

  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如果作为一名老师,连最起码的管教学生的权利都没有了,那么他又如何教出优秀的学生?

  只有负责任的老师才管学生!

  而且,管学生最严的那个老师,爱孩子最深!

  他期待孩子成才变好,才如此出力不讨好。

  所以,请家长有事情要尽量和老师多沟通,多理解老师,多尊重老师。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从来都不该是老师的对立面。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

  家长配合、支持老师,教育才会越成功。

  这个世界上,最不应该被苛责的是老师,最不应该被娇惯的是孩子。

  只有家长和老师站在统一战线上,携手成为同盟军,一起发力,孩子未来才能更出众。

  所以,请家长善待老师,给老师多一点信任和理解!

  你怎么看待?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上一篇: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带来双赢格局
下一篇:夕光江摇鱼尾红,何处扁舟开晚蓬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