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 “竞”享课堂!曹妃甸初中学科优质课评比课堂别样精彩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4-18
手机版

  4月11日至14日,曹妃甸教育体育局组织开展了初中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活动以“立足课标,同课异构,提质增效,内涵育人”为主题,55名教师的课堂在语文、英语、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五个学科组的评比中展现出同课不同法、同课不同韵、同课不同效的别样精彩。

  

  ——“竞”理念,落实新课标各项要求

  本次优质课比赛坚持“学课标、思课标、依课标、践课标”的路线,将新课标的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业评价方面逐层渗透、落实和创新,实现了以大单元主题为引领,对教材内容深度解读与整合,创设真实情境,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深度挖掘育人点。做到从知识到能力,从内容到思想,从过程到方法的升华。比赛呈现出了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提升了课堂教学品质。

  

  ——“竞”设计,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

  优质课评比基于同课题的教学设计凸显了学科特色。语文学科从品读、赏读和鉴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走进诗词的情境,理解诗词的内涵,感悟诗歌文化,体味人文精神。英语学科通过对故事泛读和精析,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感悟人生哲理。地理学科在探究活动中去认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增强逻辑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政治学科以学生集体生活为内容,构建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必备品格。历史学科以点连线,从史料实证到家国情怀,每一个设计环节均彰显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搭建立德树人的阶梯。

  ——“竞”方法,做到课堂教学高质量

  课堂教学立足学生发展,结合学科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课堂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创设情境,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以思维导图的绘制为载体,梳理教学内容的框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问题链、案例分析、故事、歌曲、情景剧、创意板书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主题内容的逐层思考,实现深度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实现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高质量发展。

  

  ——“竞”内涵,落实活动育人的思想

  立德树人是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活动的落脚点从知识层面深化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三大主题当中。各学科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提炼教学的主题和内涵,贯穿到分课时的教学当中。通过学习理解类活动学习知识,应用实践类活动中运用知识,迁移创新活动中生成新知,积累学习经验,提高思维能力,感悟育人思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

  ——“竞”技能,彰显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理论、授课水平和技能是综合素质的整体展现。各位参赛教师在内容的分析和建构能力、教学设计和评价能力、师生互动和沟通能力、组织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能力等多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教师教学水平的呈现也是教师个人教学魅力的展现。教师们在教学中学习、实践和反思,做一位有学识、有经验、有能力、有思想的优秀教师。

  

  ——“竞”收获,积淀历练的反思成长

  曹妃甸第二中学教师康迪:“陌生的教材,随机的学生,最难讲的课型”这是我对这次区优质课评比最初的印象和感慨,但也许越是时间紧任务重,越是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经历了比赛后我感觉真的是收获良多。首先,讲好一节课必须有足够的理论基础作为框架,因此我会在构思课例之前研读新课标,相关主题的书籍和论文,有了理论的支撑,课才能够经得起推敲。其次,备课组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指点和帮助。让我能够更好的打磨这节课。她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鼓足勇气,相信自己。一个人只有走出舒适区才能够有所突破,有挑战才会有成长,我会继续努力的磨练英语基本功,提高教学水平。

  曹妃甸第八农场中学教师孟佳琳:一周紧张的备课、讲课结束了,我依然沉浸在课堂带给我的那份快乐与思考中。从自己接到讲课内容时的忐忑,到讲完课后的坦然,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正是因为准备这次公开课,我对英语新课标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学要立足于文本,深层次的挖掘知识,发掘文本的内在含义。要让自己的课有温度、深度与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次公开课送给自己的关键词:探索,突破自我,反思,总结,成长。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每一次磨课都是一场历练,每一次迈步都是成长,教育长路漫漫,唯有不断进取,初心方可安。

  曹妃甸第三完全中学教师魏齐齐: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有幸参与到这次区级优质课比赛,收获很多。在制作课件中,为了想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我努力搜集资源,精进动画效果,丰富课件色彩,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加互动性。在课程设计上,我吸取了很多优秀经验,运用到教学当中,思路更加清晰。在情境中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让学生随时关注课堂,让课堂更高效。在思维发散上,我努力挖掘材料背后的价值,通过角色扮演,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打开格局,获得启发,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

  曹妃甸区实验学校教师王媛媛:为比赛忙碌了一周,充实中夹带着压力,进步中实现蜕变。在反复研磨和改进中,思路逐渐清晰,课堂语言在逐渐丰富,过渡街接逐渐顺畅。我也从中领悟一些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学生生活的情境是课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有话可说。用好书本资源是扎扎实实教学的根本。借助教育的机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多角度细化问题,引导着学生投入学习,实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今后要多读书,多积累,多反思,知识的丰富能让课堂有深度,更精彩。

  曹妃甸第二中学教师朱红波: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材料的设计以及情境的创设既要源于课本,又要贴近学生。新课导入生活化,上课时要从学生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激发兴趣。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内容创设活动,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学情境生活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学活动生活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道法课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教师许月桥:每一次参赛经历都是教学路上的宝贵经验,是成长的必然,这次参加区优质课评比活动也不例外。在与校教研组备课、磨课的交流学习过程中,我对“以学生为中心”和“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正是从每一个知识点的打磨,再到每一个教学活动的锤炼,最后才构成本节完整的课程。本次备赛,不仅使我个人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有了提升,更让我明白将“学生”二字牢记在心,担起新时代教书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曹妃甸临港商务区实验学校教师李智:为参加区优质课比赛而准备,是最充实的一个星期,是压力最大的一个星期,却又是收获最大的一个星期。我一遍遍看着名家的讲课视频,在学习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教案,在反复的听课过程中,吸取优秀的经验,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增长了自己的见识。自己的教态不完美,慢慢改正,自己的语言不够简练,就尝试灵活贯通运用实用的教学用语。在反复磨课的过程中,受益匪浅。今后我要更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曹妃甸区的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曹妃甸第三完全中学教师李程程:优质课比赛是一个锻炼的契机,更是一种鞭策我们进步的动力,正是这种历练才让我们真正成长。我的课题是《游山西村》。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通过自主学习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诗人的情感。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教学中做为一个必须的切入点,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爱国主义情怀。见大然后知小,登高所以望远,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历练自己,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柳暗花明。

  唐山市冀东中学教师张雅香:这次区里的优质课评比,对于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挑战,陌生的班级、陌生的学生,陌生的课题。但是,庆幸的是,我长期在优秀作品的熏陶下,汲取了古今文人伟大的智慧,敢于直面挑战,并且善于思考,勇于自省。之后,再毅然决然的出发,向着更阻,更长,更跻之路行去。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初心,也是作为曹妃甸区青年教师的一份发自内心的使命感。

  曹妃甸临港商务区实验学校教师李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能够有这样的锻炼机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我认真研究了新课标和教参,也观摩了很多优秀教师的公开课,我的师傅张建辉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已经工作几年,但在地理教学经验上依旧是“小年轻”,还有很多学习探索的空间。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我将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以各位优秀的同行为榜样,做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

  

  来源: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

上一篇:国人移民美国热情攀升,过去6年,这类申请人暴涨245%!
下一篇:北京嗣莲心理咨询:提高心理免疫力 助心理成长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