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也有“大机遇” 冲刺工农百亿镇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4-18
手机版

  罗纳绿美,源远流长。罗源镇位于肇庆四会市的北部,三面环山,形似盆地,罗纳壮坑、诗坑、黄背坑、长美坑、公谭坑五水之源,故称罗源。

  罗源是肇庆市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最小的镇,当前小镇迎来了发展大机遇。“罗源镇制定了‘强镇兴村富民’目标,成立了‘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罗源镇委书记焦亚邱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该镇将努力打造工农业总产值“百亿镇”,为全市乡镇高质量发展作出罗源贡献。

  ●南方日报记者施亮通讯员刘伟良

  实施“强镇兴村富民”工程

  南方日报:当前,广东省正如火如荼推进“百千万工程”。罗源镇将如何落实“百千万工程”?

  焦亚邱:罗源将通过实施“强镇兴村富民”工程,让“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

  一是三产融合走好强镇路。要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培育乡村文旅业,走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全面推动产业振兴。以党建引领,深入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立镇、文旅兴镇、生态美镇、民生稳镇”的发展策略,广泛开展招商引资,谋划实施20个以上产业项目。

  二是做强特色走准兴村路。把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列入实施兴村战略的重点工作任务,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做强做大兴村产业,全面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三是两手都抓走好富民路。要坚持党建引领,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根本,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抓“富口袋”也抓“富脑袋”,让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南方日报: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罗源镇的优势与短板在哪里?应该如何突破提升?

  焦亚邱:罗源镇区位优势明显,毗邻四会市奇石河景区和清远市清新风景旅游度假区,连接广佛,省道S354线横贯其中,汕(头)湛(江)高速横穿而过,距离清新三坑、四会地豆两个出入口约5公里。

  罗源镇自然环境优越,2017年,罗源镇成功遴选成为第四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2018年被省林业厅认定为“广东省森林小镇”,2019年入选“广东十大绿林小镇”。罗源仁面荣获2021“粤字号”百县百品县域公用品牌“优秀品牌”称号。

  罗源镇最大的短板是土地面积小,各方面可利用的资源有限,要发展规模经营存在一定困难,城镇化程度不高、人口外流、医疗等公共服务问题凸显。

  虽然有这样的短板,但是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力求做出精品,做出质量。如引入龙头企业,通过盘活流转土地、改造废旧老屋等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民宿+”新业态。我们将持续挖掘特色经济增长点,相信小地方也可以写出高质量发展的好文章。

  制定“一三五”发展目标

  南方日报:罗源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

  焦亚邱:罗源镇围绕“强镇兴村富民”目标,坚持制造业当家,以工带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培育乡村文旅业,走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全面推动产业振兴,建设绿美罗源,努力打造示范镇。

  南方日报:罗源镇要努力实现哪些目标?

  焦亚邱:罗源镇明确“一三五”发展目标:

  2023年(一年),全镇总产值预计达70亿元以上,各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5万元以上,其中洞心村20万元以上,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四会市标准;

  到2025年(三年),全镇发展活力得到新释放,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成效,全镇工农总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百亿镇”;

  到2027年(五年),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工农总产值要实现翻一番,实现“再造一个罗源”,圩镇功能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成为示范镇。

  ■一线案例

  罗源镇走好产业强镇路

  以工业为基、农业为根

  在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资源通过多道环保工序,实现回收利用,成为标准阴极铜、精制硫酸镍等多项产品;乌石岗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连片水稻田间农民劳作,一条条休闲栈道贯穿其中,站在瞭望台上,怡然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工业为基,农业为根,一幅幅工农并举的发展图景在四会罗源展开。

  2008年,飞南公司落户罗源镇,成为当地工业产业发展的军。自创办以来,该公司重视环保和科技研发,生产基地使用先进的环保治理设备,并积极进行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带来了资源循环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2年,飞南公司实现产值62.3亿元,并先后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肇庆市纳税大户”等荣誉称号。目前,该公司增资扩产、技术改造等项目正在开展中。

  在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飞南公司大力支持当地工作。飞南公司于2019年成立了肇庆市飞南乡村振兴公益会,至今已为乡村振兴各项事业捐资近2000万元。

  近年来,罗源镇还引进了四会市禾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已建成400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和200亩垦造水田项目,以方式种植“伯父丝苗米”优质水稻品种,生产无公害“优质水稻”。

  此外,该公司与罗源共同打造“稻鱼共生”示范项目,建设稻鱼综合种养基地,实行水稻种植与养鱼、养虾、养蛙综合种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约150亩已投资130万元,建设稻鱼综合种养基地,共投放鱼苗2.6万尾。

  拥有“古文化、古村落、古建筑、古树群”等元素的罗源镇文旅资源丰富。该镇还计划利用“稻鱼共生”示范项目,对标“中国田鱼村”浙江青田龙现村,开发农文旅新场景。

  “罗源将以工业为基、农业为根、文旅为路、生态为先、民生为本,走好产业强镇之路。”罗源镇委书记焦亚邱表示,该镇将以党建引领,深入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立镇、文旅兴镇、生态美镇、民生稳镇”的发展策略,积极谋划多个工农产业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实现100亿元以上。

上一篇:为什么课本上没有关于“田忌赛马”的后续内容?愚蠢的胜利
下一篇:什么是大学语文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