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去世前,让儿子蒸了几个馒头送到床前,背后原来有深意!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0-01-20
手机版

郑板桥(1693一1765)孩子,被称为祖国的花朵,他们阳光、纯洁、可爱,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期许,和祖国的希望。孩子的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就有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明理”的说法,也留下了很多教子佳话。今天,我们通过清代一位书画家故事,了解下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这位书画家叫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三绝”。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晚年署作板桥老人,江苏兴化人。三岁丧母,生活贫困。五十岁以前,读书、教书、卖画,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考中进士。在山东潍县、范县(今属河南)做了十二年知县。六十一岁,辞官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五十二岁时,才有了儿子,可谓老来得子。他给儿子取名小宝,可见有多么疼爱。他也知道,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在教育上可马虎不得,一定得让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他非常注重教育方法。

郑板桥虽然才华盖世,但仕途并不通达。他49岁时,才混得个七品芝麻官。1742年,他出任山东范县县令,1746年,又被调任山东潍县知县,因为勤于政事,为官清廉,所到之处,有口皆碑。

郑板桥在潍县做官时,没有带家眷,儿子小宝由妻子和弟弟郑墨照看。他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自己身在山东,鞭长莫及。后来,他琢磨出一个办法,不断地通过书信,把他想要跟儿子说的话,传回去,让妻子读给他听。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像这样的倡导节俭、反映民间疾苦和为人处世规则的诗句,是郑板桥经常书写在信中的。遵从夫训,妻子就带着小宝一遍遍地背诵、识记,并解释其中的含义。这种远程教育模式,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让小宝渐渐明白了很多人生的道理。

顽劣是孩子的天性,也会仗势欺人。小宝就经常以“官二代”自居,有时还欺负别人家的孩子。郑板桥听说后,赶紧传书给弟弟郑墨,郑重其事地说明利害关系,要求弟弟务必严加管教,不可以滋长他的这种优越感,更不能让他恃强凌弱,因为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骄横跋扈,就更难驯服了。

郑墨闻听,觉得哥哥所言极是,惯子如杀子这句老话他也明白,就按照郑板桥的说法,对小宝严格要求。果然,小宝一天比一天懂事,让大人省心了不少,郑墨就回信告知哥哥郑板桥。也没忘记奉承一下,说小宝这样下去会有出息,跟哥哥一样“学而优则仕”。郑板桥回复道:“孩子将来能不能当官是小事,重要的是能成为一个有品德的好人。”

6岁时,小宝来到了潍县,跟父亲郑板桥生活在一起。公务之余,郑板桥亲自教给儿子识字断文,每天读书、背诗、习字。虽为一方官员,郑板桥生活十分节俭,在生活中,他用一言一行,让儿子感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他还带孩子做家务,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锻炼他的自立能力。

有一年,适逢潍县灾荒,作为县太爷,郑板桥家里也没有余粮。一天,小宝实在饿得不行了,哭着跟母亲要吃的。母亲拿出一个窝头,递给他:“这是你爹中午省下的,拿去吃吧。”小宝接过窝头,咬了一口,连蹦带跳地出了门。在门口,有一个光着脚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盯着他吃,小宝赶紧掰了一半,送给她。这事传到郑板桥那里,他非常高兴,一把把小宝抱过来,动情地说:“宝儿,你这事做得好啊,爹喜欢你!”

郑板桥还有个女儿,对她十分疼爱,但对女儿的教育则是随性而为。女儿聪明伶俐,遗传了他的诗书画特长,只是对针线活一类的女红一窍不通。

女儿一天天长大,到了出嫁的年龄,但仍未遇到心仪的情郎,郑板桥也有些焦虑。后来,他的一位画友丧偶,郑板桥心想,这个人做我的女婿就很合适。于是,他就把这个想法跟这位朋友说了,并约定带女儿来相亲。

回到家,郑板桥对女儿说,明天带你去个好地方游玩。女儿高兴地应承下来。第二天,郑板桥来到这位朋友家,朋友炒了几个菜,两个人喝起了小酒。郑板桥对一旁的女儿说:“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了,你既来之则安之吧。”女儿马上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她对眼前这位夫婿也很满意,就留了下来。为了祝贺女儿的婚事,他特意画了一幅兰草图当嫁妆,上面题诗一首:“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妆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简单嫁女,没有彩礼,也没有迎亲仪式,很多人都为他不值。但郑板桥却说,钱财都是身外物,只要女儿女婿相敬如宾,比什么都强。我把你嫁出去了,以后的生活就要靠你们自己了,郑板桥同时也用这种方式,对女儿进行了一次自立教育。

郑板桥对子女的自立一直非常重视。他在临终前,让儿子小宝亲手做几个馒头送到他的床前。儿子不解,但仍然照办。馒头做好后,郑板桥满意地点了点头,合上了双眼。儿子强忍悲痛,为爹爹更衣,发现枕头底下有一张字条,上书:“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祖宗靠自己。”这则遗言,是对子女的嘱咐,也是他教育子女之良方。

上一篇:乡村振兴 亮身份作表率“我是党员,看我的”
下一篇:乡村教育出路在哪里?从一线校长视角看到乡村教育的希望与改变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