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一线科技创新 感受生态人文魅力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4-19
手机版

  近日,全国高校校媒精英特训营(联动港澳专场)在松山湖举行,来自港澳地区的大学生与内地高校学子共同组成30人的大学生记者团,用一周左右时间,深入走读松山湖科学城,感受松山湖“科技共山水一色”的独特魅力,以青年视角见证粤港澳大湾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一线图景。

  撰文:凌乐仪郑国豪陈雅靖张珊珊实习生麦晴怡

  统筹:陈启亮

  看大装置如何赋能产业发展

  “超级显微镜”长什么样?如何工作?4月10日上午,在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大学生记者们走进展厅、靶站谱仪大厅、谱仪控制室等区域,揭开中子散射的神秘面纱。

  “大家手中的相机可以记录美丽的名画,而咱们散裂的第十三号束线能量分辨成像谱仪则可以看到文物的内部结构。”中科院高能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研究员程贺介绍道,油画等艺术作品通常有很多颜料层,而中子的穿透力很强,通过利用实验装置中子散射谱仪,就连位于画作最底层、艺术家打草稿时留下的铅笔签名,也可以通过三维成像清晰呈现,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出新招”。

  程贺表示:“找到合适并且值得使用散裂中子源的科学问题非常重要,而大科学装置运行的原理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希望大家多思考,未来提出一些好的项目思路。”

  乘坐摆渡车,穿行于兼具现代与传统特色的建筑群中,大学生记者来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跟随松山湖材料博物馆里的多样展品“穿越古今”,探访轻元素先进材料与器件团队,品味从一杯咖啡开始的材料科学演讲。

  “成立短短5年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科研团队的研发成果就登上了一些顶级期刊。整个实验室的建设投入资金规模庞大,可以看出国家和地区对科技发展的支持。”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戚晨表示,对实验室的在研进入寻常百姓家充满信心与期待。

  湾区声学实验室坐落于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已经建成5间整体性能指标在大湾区处于领先水平的声学专业实验室,为东莞及大湾区电声产业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

  “一款‘靓音’耳机的诞生,是在声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使用材料、人体结构、工艺美学的结果,有些公司甚至还会邀请知名音乐家调音。”在湾区声学实验室,中科声学(东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恽毅介绍道,从“买手机送耳机”时代的不起眼辅件,到如今成为人们运动、休闲、开车时的“亲密伙伴”,声学产品在科学和商业的双重推动下,已经发展成为规模巨大的产业。

  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于2021年入选全省首批“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是松山湖引进港澳创新资源、吸引港澳人才来莞创业就业的重要平台。大学生记者了解港澳青年在松山湖发展的诸多政策支持和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并参与“相聚湾区”青年人才分享会,倾听松山湖港澳青年人才代表分享创业故事及成长历程。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刘汀滢表示,通过与港澳青年创业者交流,她感受到了不同体系下形成的不同思维模式,“相信这些差异能在松山湖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形成一股力量,更好地去建设我们的国家”。

  解锁松山湖别样新体验

  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前沿科技创新之外,松湖烟雨的山水风情与博物馆的厚重历史,也共同组成了松山湖的城市脸谱。在探访大装置、大平台之外,大学生记者们也深入松山湖城市生活,感受松山湖居民的幸福日常。

  4月9日上午8时,全程13.14公里的2023松山湖首届生态健步行活动鸣笛启动。800名健步者脚踏春风,畅快行走于松山湖生态园片区中央群岛公园与燕岭湿地公园绿道。30名大学生记者也加入了徒步的队伍,观赏松山湖生态美景,畅享低碳健康生活。

  “这里太适合打八段锦了!”来自兰州大学的牛可心刚迷上八段锦一个月,呼吸到园区含氧量极高的空气,她立刻联想到这个需要运用呼吸法的新运动。

  文物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实物见证。“昂首挺胸”的汉代石辟邪,造型纹饰精妙的唐代陶瓷,种类繁复、制作精巧的宋代茶盏……松山湖望野博物馆的丰富展品给不少大学生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来自香港大学的吴清华表示,从建立一个文化社区到助其蓬勃发展,无疑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工程。松山湖作为一个科创新城,能够积极向其他地区学习一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这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包容的表现,“想必未来在遇到一些跨区域合作或者是国际性合作时,这些历史遗产也能发挥其应有的一份作用”。

  博物馆参观结束后,随着夜幕的降临,“潮流东莞·火柴盒”音乐会在松山湖畔唱响,一首粤语潮流歌曲《分分钟需要你》将气氛推至高潮。参与活动的大学生记者们青春洋溢,跟随着韵律挥动手机闪光灯,尽情享受歌声的快乐。恰逢周末,音乐会现场还吸引来了众多围观的群众,部分热情的群众也在音乐会上一展歌喉,体现了松山湖不一样的魅力。

  “走在湖边迎面扑来了一股大自然的气息,耳边还会传来小朋友的嬉戏声以及鸟鸣声,呈现出一幅很和谐的景象。”来自香港都会大学的黄冰心说,“松山湖兼具优美的自然生态与高速发展的科技产业。我觉得在经历了一周忙碌的工作后,特别需要卸下压力,参加这样一场放松身心的湖畔音乐会。”

  约一半学员来自香港

  “本次校媒特训营活动很特殊,有约一半学员来自香港,而东莞与香港人缘相亲、血脉相连,关系向来密切。”在活动开营仪式上,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表示,希望各位学子能深入走读松山湖,探访松山湖大科学装置、大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社区,挖掘、传播更多松山湖科学城的好故事,带动更多优秀人才尤其是港澳青年来松山湖施展拳脚。

  而在4月13日举行的结营仪式上,各学员小组代表进行了特训营成果汇报展示,一系列兼顾传播力与影响力的融媒体创新产品亮相发布,并分别获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展现了大学生眼中松山湖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

  全国校媒精英特训营系列活动于2022年7月首次启动,前三期特训营期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知名高校数百名学生报名参加。参营学员探秘松山湖科学城如何抓住大湾区新机遇、谋划新发展,创作出上百个融媒体创新产品,在社会各界特别是重点高校学生群体中获得了广泛影响力,成功推广了松山湖科学城的城市品牌。

  第四期校媒特训营活动特别携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及香港内地学生联合总会等十余个组织、协会,设置联动港澳专场,进一步突出大湾区特色,收到了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十多所国内重点院校的近百名青年学子报名参与,并最终遴选出30名大学生记者。

  松山湖管委会总工程师冯瑜平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旅程,大家除了对松山湖、东莞留下好印象,还能从松山湖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中,对自身未来人生发展有更多的启发,也希望大家成为松山湖的校园推荐官,邀请更多的青年人才共同逐梦大湾区。

  近年来,松山湖科学城专门出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打造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等优质平台,为前来发展的青年人才提供贯穿发展全周期的全方位保障。

  “松山湖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科技共山水一色’形容得很贴切,这不仅有国家重点战略布局的科技产业,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宜居环境。”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副主席陈豪哲表示,希望各位学员在特训营经历中学以致用,把大湾区精彩故事传播好。

上一篇:9900K+750Ti是什么操作?最详细电脑搭配教程,让你小白变大神!
下一篇: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指导腾讯公司 做好重要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工作 坚决避免发生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